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梦入红楼之薛蟠 > 第153章 贤后

第153章 贤后

   第153章 贤后(1/2)

有的时候,其实薛蟠也在想。

既然大家都知道气运是一个好东西,公门之中好修行,为什么,除了钦天监,很少有修行之人。

甚至就算是钦天监的人,也很少会出现在大众面前。

后来,还是通过和马道婆的聊天,薛蟠才明白过来。

虽然官位,爵位,甚至皇位,都可以给人带来气运加持。

但是同样,这些气运很难帮助修行之人修炼。

因为官气,龙气对法力的禁锢之力很大。

一般人根本就不可能如同薛蟠这样。

其他修行之人,若是想要借助公门之力修行,除非是走国师,或者钦天监这些路线。

其他正常的官员,爵位,根本就不可能有所帮助。

不然,皇帝,宰府等人,都不想修炼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自古以来,帝王将相,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那都是层出不穷的。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哪一个不是如此?

可惜,亘古以来,除了上古流传的,人皇之外,其他帝王,根本就不可能修炼。

这也算是天地的一种限制吧。

皇帝如果能够修炼了,那还了得?那就是上古人皇,人王啊。

而上古人王,人皇,那都是和天帝平起平坐的存在。

甚至,人族被誉为三界共主,人皇比天帝还要更胜一筹。

而现在的皇帝叫什么?叫天子,上天的儿子。

传旨都说奉天承运。

这搁在上古,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皇帝根本就不能修炼。

官员也是一样。

官员若是能够修炼了,那么他还会听皇帝的话吗?

因此,薛蟠便是一个特例。

所以,他一直都不想暴露自己修行的事情。

一方面是闷声发大财,不想招摇。

在一个,就是他的特殊。

万一引起了有心人的关注,恐怕就会横生枝节了。

至于马道婆,那是一个意外。

她已经薛蟠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情况了。

薛蟠出了事情,她就算是不死,恐怕也不好过。

毕竟,她现在就如同依附在薛蟠这棵大树上的藤蔓一样,需要借助薛蟠的气运修炼。

这样固然进步如飞,但是一旦薛蟠崩盘,她也会被反噬。

所以,她恐怕会是除了薛蟠之外,最不希望薛蟠出事的人了。

至于说万一?

哪里有那么多万一!

就算是真的如此,薛蟠也只能认了,谁叫他运气不好呢?

更何况,也有可能,等万一的时候,他已经足够强大,可以应付麻烦了。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了。

......

宫中,坤宁宫。

皇后漫不经心的端着茶盏呷了一口。然后对一旁的嬷嬷问道,

“凤巢宫哪里什么反应?”

“回娘娘的话,她能有什么反应,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一旁的嬷嬷淡定的回答道。

贾元春本来是想要求皇后给贾宝玉指婚一个皇室中人。

她也并不求王子皇孙,只要一个郡主就可以了。

可惜,皇后最后却并没有让她如愿以偿。

当然,这倒不是皇后不愿意成人之美。

而是人家女方不愿意。

皇后要指婚,自然不能乱点鸳鸯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153章 贤后(2/2)

虽然说,雷霆雨露,都是君恩。

只要她下旨了,想来除了薛蟠这种头铁的人,其他人就算是不愿意,也只能打落牙齿活血吞。

不过,皇后显然不会这么做。

她只是帮贾元春的小忙,可不愿意舍了自己的名声来拉郎配。

因此,指婚之前,皇后询问了许多郡主家的人的意思。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和贾宝玉缔结连理。

按理说,如今贾元春封妃,贾家也是老牌勋贵,贾宝玉相比其他纨绔弟子也好得多。

这样的人,不说是良配,但是凑合一下,还是可以的。

然而,事实上却是,几乎没有一个皇室中人愿意的。

如果皇后直接下旨,他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但是既然只是询问意见,那自然是有一个算一个,都将头摇成拨浪鼓。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还是身份的缘故。

他们虽然不是嫡系,却也是正宗的王子皇孙,底气十足。

贾家就算是有了一个贤德妃又如何?

外朝无人,根本妨碍不到他们。

至于说王子腾?在他们和薛家撕破脸之后,和王家也不过是剩下面子情了。

如果贾宝玉不错,那他们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但是关键是相比其他一直惹祸的纨绔弟子,贾宝玉似乎的确要好一些。

只是,这种好也只是贾家,以前的薛家人看到的好。

在其他人看来,还不如那些纨绔弟子。

之前就说了,贾家如同筛子一样,四面漏风,根本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再加上他们自己还经常四处炫耀。

所以,贾家一直都是京城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口头的谈资。

自然,贾宝玉如何,大家也都一清二楚。

是,人长得不错,家势也还行。也没有其他恶习。

配一个普通的官宦人家小姐却是不错。

但是想要配郡主这个级别,显然就不够了。

贾宝玉不差,也谈不上好。

毕竟,荤素不忌,又很博爱,关键是立不住,还将文官得罪了一个遍。

作为郡主,什么好男人没有?何必要在贾宝玉这棵歪脖子上吊死?

尤其是,作为皇家中人,他们自然更加清楚,皇帝对勋贵的不爽。

贾家看起来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却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啊。

因此,自然就没有人将女儿送入贾家受苦。

见此皇后能怎么办?

如果她强行下旨,根本就不会问了。

既然问了,人家拒绝了,她自然就不会再逼着人家。

最后,还是身边的贴身宫女给她出了一个主意。

贾家内部不是一直流传着木石前缘,金玉良缘吗?

反正都是成人之美,索性就送佛送到西。

金玉良缘,因为贾家和薛家闹翻了不提。

这木石前缘倒是可以再续前缘嘛。

而且,人家林黛玉家势也不错。以前也是五代列侯。

林如海也是能臣干吏。

最后,皇后就向皇帝讨了一个乡君。

这样既解决了林黛玉身份的缘故,没有辜负贤德妃的托付。

同时,也为皇帝讨了一个好名声。

毕竟,一个孤女皇帝都没有忘记,又是封乡君,又是赐婚。

其他人还不得勤劳王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果然不愧是贤后,一举多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