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忠心(1/2)
“殿下,我们,我们要去夺取漕粮......”
敢死营的中军大帐内,参军沈良听到朱由榘的话后,也是吓得声音都有些发颤。
要知道,夺取漕粮那可与谋逆无异了。
现在这位胆大包天的王爷,竟然胆敢去打漕粮的主意。
简直就是不想活了。
最关键的是,这位王爷还告诉了自己。
“对,漕粮存放在漕船上只会受潮腐烂,不如将其取来自用。”
朱由榘毫不掩饰自己要夺取漕粮的想法,这让沈良这位一向胆大的官宦子弟也是心里有些害怕。
“殿下,漕粮那可是朝廷的,夺取漕粮那是要掉脑袋的......”
沈良先前以为朱由榘是一名英明睿智的王爷,谁知道竟然胆儿如此肥。
“本王知晓是要掉脑袋的。”
朱由榘郑重其事的道:“可是要是不取漕粮,我们的粮食也吃不了多久,更没有多余的去接济那些漕军,更别说那些难民了......”
“所以我们夺取漕粮是为了救命,救漕军的命,救百姓的命,这是正义的!”
“可惜的是路府台想不通这些,所以本王只能自己夺取了。”
朱由榘说了一番义正言辞的话后,目光投向了军帐中面色阴晴不定的参军沈良。
“你敢不敢去,不敢去的话,我另择他人。”
让自己去?
沈良也是忍不住的吞了吞唾沫。
这是要将自己往火坑里推啊。
夺取漕粮几乎是与谋逆同等的罪名了。
一旦事情败露的话,自己估计要脑袋落地。
可是不去行吗?
自家王爷已经将如此机密的事情告知了自己。
一旦自己不去,势必自己小命难保......
“殿下,卑职愿意助殿下一臂之力。”
沈良在犹豫了片刻后,他发现自己没有退路。
一旦自己不答应,知晓如此机密的事情,估计等待自己的将会是死亡。
只有答应了,那么才有活路。
“本王果然没有看错你!”
朱由榘看到沈良答应了下来,也是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中满是信任。
“你放心,事成之后,本王必有重赏。”
“顺便告诉你一个消息,南京那边我大哥已经登基为帝了,而本王将要督师江北。”
沈良看到朱由榘那信任的目光后,心里也是安定了许多。
富贵险中求。
自己这一次要是办好了这一件事,那就真的成为颖王殿下的心腹了。
而自家王爷督师江北,那自己飞黄腾达,只是时间问题。
想通了这一层后,沈良心里的畏惧消散,取而代之的则是兴奋色。
这是他沈良的机会,他得抓住了!
“殿下,如何夺取漕粮,还请殿下吩咐。”
沈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已经决定要跟着朱由榘冒险一次了。
他现在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夺取漕粮,为自己赢取王爷的信任增添筹码了。
“这一次我们需要假扮闯逆夺取漕粮,将这个夺取漕粮的罪名推到闯逆的头上。”
朱由榘早就将夺取漕粮的事情计划想好了。
他们栽赃嫁祸给李自成的大顺军,丢了漕粮,朝廷总不能去找大顺军对质吧?
“我们虽栽赃嫁祸给闯逆,可是漕粮要从漕船上运下来,需要人手,储存漕粮也需要地方,你对淮安熟悉......”
朱由榘很快就将具体的计划讲给了参军沈良,将由他具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89章 忠心(2/2)
的负责去实施。
而朱由榘在说这话的时候,也是有意无意的告诉沈良,届时漕船上会有人配合。
朱由榘的一番话说完后,沈良也是心里震惊不已。
他没有想到自家王爷谋划的如此之精细,很显然漕军那边也有人配合。
“殿下,我们家在云河边上有一处庄子,可以用以存储漕粮。”
沈良现在也是决定跟着朱由榘冒险一试,说不定能够获得朱由榘的信任,博取一个功名富贵。
所以他也是积极的出言献策,帮着朱由榘这位王爷补充一些细节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
看到沈良这位参军很快就从震惊中恢复过来,还积极的帮着出言献策,朱由榘也是满意的点点头。
他欣赏聪明人,也欣赏识时务的人。
沈良能够如此短时间就做出正确的选择,让他很欣慰。
“行,你就先出营去准备,我会派几人协助你。”
在交代了一番沈良后,朱由榘就让沈良去准备了。
“殿下放心,我必定不负厚望!”
沈良也是豁出去了,决定跟着自家王爷一条道走到黑。
他走出了军帐后,有几名侍卫营的侍卫已经在等候他了。
沈良清楚,虽说这几人是协助他的,实际上也算是对他的一个监视。
要是自己敢去告密的话,说不定自己见不到明日的太阳。
不过他现在却没有去告密的想法。
告密的话又怎么样?
现在朝廷自顾不暇,哪有闲心管漕粮的事情。
更何况南京登基的那位可是自家王爷的大哥。
要是朝廷知晓了,肯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自己就算是告密得到了一官半职,估计也会遭遇到疯狂的报复。
在想清楚这其中的关节后,沈良愈发的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当沈良离开了中军大帐后,朱由榘又单独的召见了第一旗的旗官刘鹏。
刘鹏可是他朱由榘一手提拔上来的,对他朱由榘也是比较忠心的。
所以当刘鹏听到朱由榘关于执行这个任务的时候,刘鹏在震惊之后,则是表示愿意听从号令。
他刘鹏先前只是一个吃不饱饭的农家子弟而已,朱由榘赏识他,提拔他,他不能忘恩负义。
对于刘鹏而言,谁当皇帝他管不着,朱由榘对他好,他就不能辜负朱由榘。
在得到了刘鹏的肯定答复后,朱由榘心里也踏实了许多。
毕竟这个事情具体还是需要有人去执行的,而这个人选是最难选的。
他需要的是忠心靠得住的人,而刘鹏的表现,没有让他失望。
实际上对于这个时代的百姓而言,国家的概念很模糊,甚至是没有的。
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对谁好,这就是他们做事准则。
比如李自成打出了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他们就反大明朝,支持李自成,这就是原因所在。
朱由榘对刘鹏有赏识提拔之恩,所以刘鹏这位旗官也是愿意听他的话。
“你去挑选两百名信得过的弟兄,你亲自带队去做这个事情。”
朱由榘对刘鹏很满意,觉得忠心可用。
“殿下,我同乡的弟兄都信得过。”
刘鹏现在当了旗官,自然也成为了同乡兵的标杆,许多人聚集在他的身边。
“办好这件事,本王不会亏待你的。”
朱由榘也是点了点头,再次许下了承诺。
“殿下,您给了卑职一口饭吃,还让我当官儿,卑职这辈子难以为报,只有誓死相随。”刘鹏也是目光坚定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