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激将法(1/2)
“你们不走,看来是不想当废物。”
朱由榘看到仅仅只有数名官宦子弟忍受不了废物的辱骂而离去,他也是很欣慰。
至少说明留下的这些官宦子弟还是有羞耻荣辱之心的。
他故意的辱骂刺激他们,也是想要唤醒他们,让他们振作起来,而不是混吃等死。
“本王就给你们一个证明自己不是废物的机会!”
朱由榘面对李兴腾等官宦子弟,伸出了自己的一根手指头。
“一个月,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
“要是一个月的时间还像如今这般懒懒散散不争气的话,都给本王滚蛋!”
“本王不养废物!”
朱由榘的话说得很是严厉,无疑也是激起了李兴腾等官宦子弟骨子里的争强好胜的心。
他们自认为不比任何人弱。
他们被敢死营的兵揍趴下了,被朱由榘辱骂为废物,那是他们活该,的确是不如人。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他们也是要脸面的。
如此的被人轻视,被人辱骂,这让他们憋屈,让他们难受。
他们自然也是想要奋发图强,要世人知晓,他们并不是不堪一用的废物!
朱由榘恶狠狠的训斥了一番这些不争气的官宦子弟后,看都懒得再看他们一眼,转身回军帐了。
面对朱由榘那轻视的姿态,也是让李兴腾等人官宦子弟紧攥着拳头,暗暗的发誓。
纵使是再苦再累,他们也要坚持下去,要让朱由榘知道,他们这些官宦子弟是人中龙凤,不是他口中的废物。
“你们没有完成今日的操练,继续罚站!”
侍卫营的指挥使赵廷光看到朱由榘离开后,则是下令让这些侍卫营的兵继续的罚站。
“都给老子站直了,歪歪斜斜的,成何体统!”
“大老爷们,就应该挺直脊梁!”
侍卫营的人被敢死营的兵揍了一顿,赵廷光作为指挥使,自然颜面无光。
他现在心里也是憋着一股火呢,这帮不争气的瘪犊子玩意儿,必须得好好训!
“这一次被敢死营的人揍了,没关系!”
“人吃饭都有被噎着的时候!”
“知耻而后勇!”
“都给老子拿出吃奶的劲,给老子狠狠的操练!”
“到时候再比试,将他们也揍翻,让他们知道,我们侍卫营的人不是废物!”
拄着拐杖一瘸一拐的指挥使赵廷光在队伍中走着,洪亮的声音响起在众人的耳畔。
“殿下骂咱们是废物,咱们就争一口气,让殿下好好的瞧瞧,咱们都是铁骨铮铮的好汉子!”
“当然了,谁要是真的想当废物,当软蛋,现在就收拾东西滚出我侍卫营,我侍卫营不要这样的懦夫......”
在赵廷光这位指挥使的吆喝声中,那些羞愤不已的官宦子弟一个个都是紧咬着牙关,不想让人看扁了。
“殿下,您这招还真不错,您看他们一个个挺胸抬头的,不像先前那般吊儿郎当的了。”
在一处军帐的旁边,朱由榘则是站在这里,远眺着正在罚站的官宦子弟。
伺候在一旁的贴身太监曹洪文看到官宦子弟被这么一刺激,一个个宛如打了鸡血一般,也是对朱由榘敬佩不已。
朱由榘故意的安排了这么一出,就是为了用激将法刺激他们的。
让他们改变往日那般混吃等死的态度,而是刻苦勤奋的操练。
朱由榘对于这些官宦子弟还是比较重视的。
他们这千多号人几乎是囊括了淮安府左近县的官宦富家子弟,他们的背后站着的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66章 激将法(2/2)
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朱由榘将这些官宦子弟放在自己麾下当侍卫,也是为了将这些家族绑在自己的战船上,成为同一阵营。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里,单打独斗势必难以成事。
他需要兵,需要人才,需要钱粮。
将淮安府这些官宦家族绑在自己的战船上,那一切都有了。
这些官宦子弟看似不成器,实际上他们家境优渥,好歹也是读过私塾,甚至一些人还有生员资格的。
比起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农家子弟还是要有优势的多。
他们就像是长得有些歪斜的小树,现在他则是要扭转他们的错误成长方向,将他们铸造成才。
他可是准备重用这些识文断字的官宦子弟的,而不是让他们去冲锋陷阵杀敌的。
现在让他们到侍卫营磨砺一番,也是磨一磨他们的性子,让他们学会一些规矩。
待他们真正的能够令行禁止的时候,届时他会逐个的考察他们的才能,量才使用。
现在他手底下缺的就是这一类识文断字,身后家族又有一定影响力的人。
这些官宦子弟现在还算不得他自己人。
他们的家族将其送到自己麾下,也是为了镀镀金,为升官发财考虑的。
他需要这些家族的拥护支持,这些家族需要他朱由榘的权势为后代子弟铺路。
实际上就是互相利用而已。
他则是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将这些官宦子弟彻底的变成自己人。
到时候就不是互相利用的问题了,而是站在同一阵营的问题了。
他朱由榘有匡扶社稷,重振大明的心。
只是他仅仅是一个郡王而已,没有大义名分。
他原本是想直接大肆的招募人才为自己所用。
最终他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一旦他胆敢这么做的话,必定被人弹劾,会被人打压的。
那些考取过功名的人才也不会投效到他这样展露自己野心的郡王的麾下。
因为这些人学的都是仁义孝道,忠君爱国,谁会去帮一个野心勃勃的郡王。
这不是毁坏自己的名声吗?
对于这些读书人而言,名声可是比性命还重要的事情。
朱由榘现在虽然很急缺各类人才辅佐自己,可是他只能徐徐图之,低调行事,不能展露自己的野心。
他现在需要将这一批千余人的官宦子弟培养成自己人,培养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
只是现在他们还需要好好的打磨一番,否则不堪大用。
“我让你寻的舆图可寻到了?”
朱由榘很快就从远处的校场上收回了目光,询问贴身太监曹洪文。
“殿下,您需要坤舆万国图,奴婢实在是寻不到,仅仅从路府台那边临摹了一份我大明的疆域舆图。”
朱由榘现在手头没有地图,所以吩咐曹洪文这位贴身太监去寻一份地图。
只是地图在大明朝那也算是较为机密的存在,数量不多,而且绘制的较为粗糙。
因为在这个没有卫星测绘技术的年代,要想绘制一份地图,可以说相当的艰难。
贴身太监曹洪文寻遍了淮安府,也仅仅从漕运总督路振飞那边临摹了一份大明疆域图而已。
“寻不到就算了,先将我大明的疆域舆图拿给我。”
他要匡扶社稷,兴兵北伐,自然也是需要知晓大明疆域方位敌情的。
他的记忆有限,对于大明朝的大致范围清楚,可是许多小地方的山川河流,却是是一片模糊。
要是没有地图作为指引的话,估计行军打仗走到什么地方都不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