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问策(1/2)
“二弟,倘若是我真的成为了皇帝,以现在的局势,应当如何做?”
福王朱由崧的确是想要成为大明朝的皇帝,成为万人仰慕尊崇的对象,同时完成自己老爹未完成的夙愿。
只是他一向志大才疏,吃喝玩乐倒是样样精通,可是对于治国却是一窍不通。
要是真的成为大明皇帝,该做些什么,如何当好皇帝,他现在心里一点策略都没有。
好在他有一个能谋善断的胞弟朱由榘,所以直接开始问策了。
“大哥,你可信得过我?”
朱由榘并没有直接的回答,而是端起酒杯抿一口酒水。
“你是我的二弟,我倘若是信不过你,那还能信谁?”
朱由崧也是忍不住的翻了一个白眼。
别看大明朝皇族开枝散叶,现在宗室子弟足有十多二十万人。
那些宗室子弟别看和他朱由崧也是同出一脉,流淌着老朱家的血,按理说是一家人。
实际上他与这些皇家宗室子弟并不熟悉,甚至许多人见都不曾见过。
现在他唯一能够信得过的,只有自己这个从小在一起的胞弟朱由榘。
要不是朱由榘在后边出谋划策,他压根得不到路振飞和马世英的拥护,与那皇位隔着十万八千里呢。
“既然大哥信得过我,那我就实话实话。”
“倘若是有说的不对之处,大哥不要怪罪。”
既然朱由崧如此的信任自己,朱由榘也没好顾忌的了。
“你有什么好的建言,但说无妨,我谢你都来不及呢,怎么会怪罪与你。”
朱由崧自己心里对于治国没有任何的主见,但是他却是信任朱由榘的。
他觉得以自己这位胞弟的才干,必定是胸有韬略,所以才唤他过来问策的。
“现在当务之急的有两件事。”
“第一则是稳定朝局,定人心。”
“第二则是征调兵马,据贼南下。”
现在京师沦陷,皇帝没了,大明朝已经是人心惶惶了。
在这个关键时刻,新皇帝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将局势稳定下下来,改变目前人心惶惶的局面。
现在别看大明朝占据着江南的半壁江山,实际上各地的守军官吏对大明朝实际上已经是离心离德了。
特别是京师都沦陷了,李自成成为了新的大顺政权的皇帝。
在大多数人看来,大明朝气数已尽,他们应该改换门庭,去新的大顺朝廷谋取职务,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面对这样的形势,大明朝的新皇帝倘若是不能尽快的稳定局面,收拢人心的话,那么情况会变得越来越糟糕。
新皇帝必须要拿出铁血的手腕,要树立一个新的形象。
让惶恐不安的臣民看到朝廷还是有希望的,愿意继续跟着大明朝干。
要是新的皇帝属于扶不上墙的烂泥,那么观望的臣民势必会失望至极,转而投靠李自成。
“那应当如何做?”
朱由崧思索了一番后,没有想出什么头绪。
“稳定朝局很简单,要自上而下,首先朝廷自己要稳定下来。”
“朝堂团结一致了,各地督抚大将自然也有了主心骨,百姓也就不会再惶恐了。”
“现在留都是以史部堂在负责,他的威望很高,也掌握实权,当为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
朱由榘建议让史可法入内阁当大学士,也是为了稳定南京方面朝堂大员。
毕竟史可法现在可是名义上的领袖,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29章 问策(2/2)
要是进入了内阁,成为了核心成员之一。
那么他身后站着的一大帮南京方面的朝廷大员,自然也不敢阳奉阴违。
要是史可法都没有入内阁成为核心成员,那么那帮东林党势必不会善罢甘休。
他们非但不会帮新朝廷,还会各种使坏,帮倒忙,不利于团结。
史可法虽然也是东林党人,可是比起那些沽名钓誉的人而言,好很多,而且顾大局。
最关键的是,他能力虽不是一流的,对大明朝却是忠心耿耿。
有他在内阁,东林党人就算是想搞事情,也得有所顾虑。
“可是我听闻,他对于我为新君的事情,颇有非议。”朱由崧有些不满的道。
史可法作为兵部尚书,现在的南京方面的实权人物。
他不愿意拥立福王朱由崧,自然惹得福王朱由崧心里不满。
在朱由崧看来,这样的人,还给他高官厚禄?
想得美!
在历史上也的确是如此,朱由崧当了皇帝后,立即将史可法给踢出朝堂,弄到江北去当什么督师了......
“大哥,我知道你对史部堂不满,可是他毕竟名望很高,一旦他不入阁的话,不利于团结,许多大臣也不会真心的办事。”
“要是史部堂成为了内阁大学士,谁不尽心办事,让他去敲打即可,以他的威望和资历,谁敢不从?”
“那行,届时让他当东阁大学士就是了。”
虽然朱由崧心里对兵部尚书史可法不满,可是他觉得自己胞弟的话没错。
要稳定朝局,要稳定人心,还非得用史可法不可。
“马总督和路总督都是拥护您的,也理应入内阁,当大学士。”
“他们可都是手握重兵的地方督抚大员。”
“一旦他们入内阁,一是对他们定策从龙之功的褒奖,二则可以钳制朝中的东林党人,三则调离地方,避免拥兵自重。”
路振飞和马世英那都是手握兵权的封疆大吏。
现在马上又有从龙之功了,要是继续留在地方的话,有实权有威望,容易指挥不动。
要是入内阁的话,则是好处多多,既给予了嘉奖,又避免他们拥兵自重。
其实朱由榘还有一个重点没有说,那就是他想将路振飞等人调到南京去内阁当大学士。
路振飞等人走了后,他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接手他们留下的这些东西,包括钱粮兵马地盘......
朱由崧看到自己的胞弟说得是头头是道,理由充沛,也是佩服不已,当即点头同意。
“二弟,我要是当了皇帝,你想要什么?”
自己的胞弟为自己出了这么多的主意,可以说是将自己推上皇位的第一功臣,他自然是不会忘记的。
“大哥,我其实对那些权位没有任何兴趣,只是想替大哥守住这万里江山而已。”朱由榘回答说。
朱由崧摇了摇头:“那怎么行,你可是从龙第一功臣,我到时候要是不赏你,岂不是让人戳脊梁骨?”
“要不给你册封一个亲王,然后当咱们大明的摄政王怎么样,继续辅佐我?”朱由崧想了想后提议说。
朱由榘却是摇了摇头。
“有内阁的大臣为大哥分忧,我当什么摄政王,不当,不当。”
“要是大哥愿意的话,不如给我一个尚方宝剑,再给我一个督师的名号,我愿意冲锋陷阵,替咱们老朱家夺回被闯贼占据的大好河山......”
朱由榘站起来,望着厅外,豪气万丈地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