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既然是忠于金国皇室,肯定是宁死不降。
不降,那就要死战到底了。
燕军和金军双方在辽阳府城中血战三天三夜,完颜撒离喝和完颜斜也等金国大将相继战死,金国第三任皇帝完颜亶走投无路,只能点燃皇宫最后和三百多名宫人死于大火之中。
强极一时的金国正式宣告灭亡。
从他们崛起建立国家,到灭掉大辽,灭掉大宋,再到被燕军灭国,只经历短短的十八年时间。
自此,除了关胜和他儿子关岭开疆扩土的战役之外,中原的东北方向再无重大的战事。
新王朝花了很大的力气在近一百年内的时间把五百多万汉人移民东北,彻底把东北六路变成中原王朝的一部分,并且牢牢的控制在手中。
金国的灭国之战让各国观察使心情十分沉重。
燕军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实在太恐怖了。
马军与步军的配合,马步军与火器兵的配合全部无比的默契,令人惊叹。
还有燕军恐怖的后勤能力,除了有专门的马帮跑货之外还有辅兵营的运输大队,陆地之外还有水军,水陆并行以极快的速度补充前线需要的物资,他们的速度只能用恐怖来形容。
军事强大的战斗力再配上变态的后勤能力,没有哪个国家敢拍着胸脯保证是燕军的对手。
面对燕军强大的战斗力,简直就是令人窒息的。
别的国家不清楚,反正大理国使者已经有了回国劝说君主投降中原王朝的打算。
与燕军斗,无异于蚍蜉撼大树,螳臂挡车,根本就是自取灭亡。
当然,还有瑟瑟发抖的高丽使者。
燕军现在是大胜之师,只要挥师东进,就可以杀入高丽境内。
几乎所有到场国家的使者都有同一种想法,面对拥有这种军队的国家,只能交好不能与之为敌。
……
许贯忠可没有时间理会观察团的人。
他唤来神行太保戴宗,让他将辽阳府大捷的消息迅速传回东京城,同时等候新皇和摄政王的下一步指示。
很快,戴宗去而复还。
除了带回新皇和摄政王加官进爵的赏赐之外,还带来如何处理金国的圣旨。
圣旨把金国分为六个路。
黑龙江东路,黑龙江西路,吉林北路,吉林南路,辽宁东路和辽宁西路。
其中关胜和郝思文分别镇守黑龙江东西两路。
宣赞和苏定分别镇守吉林北路和南路。
徐宁和索超分别镇守辽宁东路和西路。
朱武,乔道清,杜壆,卞祥,石宝和黄信等人带领北方军团西归回到云中防线,主持蒙古高原的事务。
其中乔道清在半年后调回东京城,和公孙胜出任一品护国法师,肩负弘扬中华道教的重任。
朱武在一年后从北方军团调任,回到朝廷任兵部尚书一职,几年后进入候补内阁,内阁大臣。
卞祥和石宝则在一年后回东京城述职,并且进入中央军序列。
后来新皇进军西辽,卞祥和石宝二人随军作战,立下赫赫战功,最后无疾而终。
杜壆和黄信一直作为前线大将镇守在云中防线,替新王朝保境安民,成为北方擎天一柱。
杜壆在二十年后被朝廷召回,进入内阁任职,后来与进京养老山士奇,唐斌,杨雄等人喝得大醉而归,于睡梦中去世。
黄信镇守云中防线的时候,蒙古部落发生内部,他调停完蒙古部落的争斗后启程回云中的途中不小心坠马身亡,被家人送回老家安葬。
王彦,王禀,张俊和张孝纯等人一直坚守在河套平原,为经营蒙古高原立下赫赫战功。
北方军团除了在宁城激战中阵亡的马麟和雷横,其他人大都得以善终。
北方军团将领的后代们也大都接受过登州军校的培养,很多人都有所建树,并且对新皇忠心耿耿,成为颇有建树的官二代。
……
相比于北方军团,东北军团就显赫得多。
北方军团西归,许贯忠,岳飞,郭药师,高宠这几路大军休息半个月之后,三路大军留下一部分兵力驻守辽阳府,剩下的十二万精锐大军按照王铁密令以高丽国帮助金国进攻中原王朝为由挥东进,开始攻打东边的高丽国。
与此同时,燕军水师由渤海、海防城等地出发分成南北东三路登陆高丽国内将其切成三块,在水陆两军紧密的配合下,高丽国所有的重要的城市在两个月之内全部陷落。
公元1133年11月5日,高丽国王被叛将所杀、皇室大部分被叛军所杀,小部分被燕军俘虏,高丽国正式宣布灭亡。
高丽国所有土地正式并入中华帝国的版图,各地的百姓也正式并入中原王朝。
新皇和摄政王将下达圣旨,将高丽分成南北两路,南路设立三州七十五县,被设立四州七十六县。
命令韩世忠和梁红玉镇守高丽南路,魏定国和单延圭镇守高丽北路。
王破虏三十岁的时候,魏定国和单延圭先后在镇压高丽反民时战死,韩世忠和梁红玉以及他们的儿子但起重任,历经三个月的苦战终于彻底平定叛乱。
事后,并表章韩世忠和梁红玉二人的功绩,韩世忠被封为蕲王,梁红玉被封为一命诰命夫人,韩家永镇高丽半岛。
同时让韩世忠训练水师,进行水中大战,登陆作战,岛屿、山林和平原作战,以完成摄政王制定的百年大计。
……
时间回到金国和高丽二国被灭之后的两个月,除镇守各地的人马之外,其他将领则接到新皇帝的命令胜利班师回朝。
接受新皇和嘉奖之后,东北军团当中的精锐被抽调到岳飞旗下的第十,第十一中央军,其他的部队则继续镇守燕京一带。
东北军团的许贯忠成为内阁大臣,负责留守北京燕京府,直到终老。
樊瑞被调到东京公孙胜麾下,成为护国副法师,为弘扬中国本土道教付出了下半生的精力。
栾廷玉,杨志,韩滔,彭玘等人一直镇守在燕京府到山海关一线,直到善终。
这些人既然是忠于金国皇室,肯定是宁死不降。
不降,那就要死战到底了。
燕军和金军双方在辽阳府城中血战三天三夜,完颜撒离喝和完颜斜也等金国大将相继战死,金国第三任皇帝完颜亶走投无路,只能点燃皇宫最后和三百多名宫人死于大火之中。
强极一时的金国正式宣告灭亡。
从他们崛起建立国家,到灭掉大辽,灭掉大宋,再到被燕军灭国,只经历短短的十八年时间。
自此,除了关胜和他儿子关岭开疆扩土的战役之外,中原的东北方向再无重大的战事。
新王朝花了很大的力气在近一百年内的时间把五百多万汉人移民东北,彻底把东北六路变成中原王朝的一部分,并且牢牢的控制在手中。
金国的灭国之战让各国观察使心情十分沉重。
燕军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实在太恐怖了。
马军与步军的配合,马步军与火器兵的配合全部无比的默契,令人惊叹。
还有燕军恐怖的后勤能力,除了有专门的马帮跑货之外还有辅兵营的运输大队,陆地之外还有水军,水陆并行以极快的速度补充前线需要的物资,他们的速度只能用恐怖来形容。
军事强大的战斗力再配上变态的后勤能力,没有哪个国家敢拍着胸脯保证是燕军的对手。
面对燕军强大的战斗力,简直就是令人窒息的。
别的国家不清楚,反正大理国使者已经有了回国劝说君主投降中原王朝的打算。
与燕军斗,无异于蚍蜉撼大树,螳臂挡车,根本就是自取灭亡。
当然,还有瑟瑟发抖的高丽使者。
燕军现在是大胜之师,只要挥师东进,就可以杀入高丽境内。
几乎所有到场国家的使者都有同一种想法,面对拥有这种军队的国家,只能交好不能与之为敌。
……
许贯忠可没有时间理会观察团的人。
他唤来神行太保戴宗,让他将辽阳府大捷的消息迅速传回东京城,同时等候新皇和摄政王的下一步指示。
很快,戴宗去而复还。
除了带回新皇和摄政王加官进爵的赏赐之外,还带来如何处理金国的圣旨。
圣旨把金国分为六个路。
黑龙江东路,黑龙江西路,吉林北路,吉林南路,辽宁东路和辽宁西路。
其中关胜和郝思文分别镇守黑龙江东西两路。
宣赞和苏定分别镇守吉林北路和南路。
徐宁和索超分别镇守辽宁东路和西路。
朱武,乔道清,杜壆,卞祥,石宝和黄信等人带领北方军团西归回到云中防线,主持蒙古高原的事务。
其中乔道清在半年后调回东京城,和公孙胜出任一品护国法师,肩负弘扬中华道教的重任。
朱武在一年后从北方军团调任,回到朝廷任兵部尚书一职,几年后进入候补内阁,内阁大臣。
卞祥和石宝则在一年后回东京城述职,并且进入中央军序列。
后来新皇进军西辽,卞祥和石宝二人随军作战,立下赫赫战功,最后无疾而终。
杜壆和黄信一直作为前线大将镇守在云中防线,替新王朝保境安民,成为北方擎天一柱。
杜壆在二十年后被朝廷召回,进入内阁任职,后来与进京养老山士奇,唐斌,杨雄等人喝得大醉而归,于睡梦中去世。
黄信镇守云中防线的时候,蒙古部落发生内部,他调停完蒙古部落的争斗后启程回云中的途中不小心坠马身亡,被家人送回老家安葬。
王彦,王禀,张俊和张孝纯等人一直坚守在河套平原,为经营蒙古高原立下赫赫战功。
北方军团除了在宁城激战中阵亡的马麟和雷横,其他人大都得以善终。
北方军团将领的后代们也大都接受过登州军校的培养,很多人都有所建树,并且对新皇忠心耿耿,成为颇有建树的官二代。
……
相比于北方军团,东北军团就显赫得多。
北方军团西归,许贯忠,岳飞,郭药师,高宠这几路大军休息半个月之后,三路大军留下一部分兵力驻守辽阳府,剩下的十二万精锐大军按照王铁密令以高丽国帮助金国进攻中原王朝为由挥东进,开始攻打东边的高丽国。
与此同时,燕军水师由渤海、海防城等地出发分成南北东三路登陆高丽国内将其切成三块,在水陆两军紧密的配合下,高丽国所有的重要的城市在两个月之内全部陷落。
公元1133年11月5日,高丽国王被叛将所杀、皇室大部分被叛军所杀,小部分被燕军俘虏,高丽国正式宣布灭亡。
高丽国所有土地正式并入中华帝国的版图,各地的百姓也正式并入中原王朝。
新皇和摄政王将下达圣旨,将高丽分成南北两路,南路设立三州七十五县,被设立四州七十六县。
命令韩世忠和梁红玉镇守高丽南路,魏定国和单延圭镇守高丽北路。
王破虏三十岁的时候,魏定国和单延圭先后在镇压高丽反民时战死,韩世忠和梁红玉以及他们的儿子但起重任,历经三个月的苦战终于彻底平定叛乱。
事后,并表章韩世忠和梁红玉二人的功绩,韩世忠被封为蕲王,梁红玉被封为一命诰命夫人,韩家永镇高丽半岛。
同时让韩世忠训练水师,进行水中大战,登陆作战,岛屿、山林和平原作战,以完成摄政王制定的百年大计。
……
时间回到金国和高丽二国被灭之后的两个月,除镇守各地的人马之外,其他将领则接到新皇帝的命令胜利班师回朝。
接受新皇和嘉奖之后,东北军团当中的精锐被抽调到岳飞旗下的第十,第十一中央军,其他的部队则继续镇守燕京一带。
东北军团的许贯忠成为内阁大臣,负责留守北京燕京府,直到终老。
樊瑞被调到东京公孙胜麾下,成为护国副法师,为弘扬中国本土道教付出了下半生的精力。
栾廷玉,杨志,韩滔,彭玘等人一直镇守在燕京府到山海关一线,直到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