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跟小皇帝商量了选拔户部尚书跟礼部尚书之后,朝中的官员们便行动了起来。
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选拔方式,他们连试卷都不知道该怎么出。
顾长留同样是不知道该怎么出,所以,他又特意找来了朝中重臣,让大家写出礼部跟户部官员的职责,越详细越好。
然后,他再根据这些条条框框,跟内阁几位阁老一起出题目。
像殷阁老,乃是三朝元老,这个时候,他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他对官场的事情,显然比顾长留要了解的多。
实际上,顾长留不太懂官场,他也没那么了解官场,很多事情,他都是一力破之,在这方面,还是殷阁老擅长。
在这几位阁老的配合下,再加上朝中各大臣的建议,顾长留这一套试卷总算是做出来了。
这一套试卷,涵盖了方方面面,比起科举来,他选拔的是官员,所以里面还涵盖了一些做官的学问,以及一些本朝历史,因为不是科举,所以跟注重实际,大家不必用八股文来做题,答题格式多样。
除了笔试之外,当然还会有面试,面试就是由内阁阁老跟皇上、太后几人共同打分决定是否任免。
除此之外,便是五品以上的官员皆可报考,报考的官员,每人得交五十两银子的考试费,若是暂时没钱、交不起的人,也可以在用以后的俸禄来充抵。
当然,五十两银子,好歹都是当官的,便是之前那个清廉的穷鬼甘唯道,若是真的想要参加考试,随便变卖变卖家产、字画什么的,也足够了。
这次考试,为了给外地的官员一次机会,时间便定在两个月后,也就是五月下旬,如此,外地官员也可以回来参加考试。
京中的官员,早就到了消息,外地的官员,顾长留也会发邸报,通过驿站告诉大家,不过不得不说,在外当官,在消息这一方面,的确是比不上京官的。
当然外地官员也有好处,那就天高皇帝远,更自由。
京中的官员确定了这个消息之后,大家都沸腾了起来,五品以上皆可参加,若是被选上了,那一下就是正二品了呀,别人辛苦数十年,如今有机会,只需要通过一次考试就能达到,可谓是一步登天。
谁愿意错过这个机会?万一他们运气好,就被选中了呢?
京中的官员,得知这个消息后,又活络了起来,到处都是走关系的,但凡之前被顾长留叫去开过会的那些官员,都是他们的座上宾。
他们想要从这些官员的口中,得知一些细微末节。
不过对于他们的询问,大部分官员都是守口如瓶,无它,他们害怕呀,顾长留的眼里可容不得沙子。
小部分官员,在金钱的诱惑下,还是透露出了一点考试内容,不过他们知道的也有限,顾长留之前既然询问他们,就不怕他们泄露。
很快,有关考试的消息,便在京城满天飞了,各种独家内幕消息,真真假假,让人无法甄别,可还是有些人,乐此不疲的收集这些消息。
殷阁老、王怀瑾跟乔松林三人家的大门都快要被人踩秃了,不过倒是没人敢来顾长留的门前,因为顾长留的规矩,大家都知道。
不过现在,殷阁老他们也学乖了,不敢再收贿赂,而是跟顾长留一样,将礼物都收下来,转天,就拉到了皇宫,送给皇上。
在知道他们这种行为后,拜访他们的人才算是少了一些。
不过,随着外地官员得到消息,陆陆续续的进京,京城又开始热闹起来了,甚至,京城从来都没有这么热闹过,这么多的官员,齐聚一堂,真是一棍子打下去,就能砸死四五个五品以上的官员。
京城刚开了恩科,春闱刚刚过去,一批新进士刚刚入朝,外地官员又不远千里,进京来考试,一时之间,京城真是热闹至极,摆摊的人多起来了,客栈房价翻了一倍。
要不是有官员上门警告,食宿物资涨价不允许超过一倍,京城房价的价格还能再高。
是的,作为国家,当然要管住这些商人,不允许他们随意涨价,米面、粮油,以后都会纳入国家的掌控范围之内。
其实对于这种战略物资,大月朝本来就有掌控,各地的常平仓就是最好的调控例子,无奈有些地方官员,没将常平仓当回事,或者拿常平仓当自己私人的粮仓,这才造成了一到灾年,粮食就疯长的现象。
以后,顾长留不允许这些奸商如此行事。
实际上,自打顾长留上位后,这种现象也少了许多,毕竟,他推广番薯、玉米,百姓的日子已经越来越好了,许多地方的百姓,已经能吃饱饭了,甚至还能有余粮,便是遇到灾荒,靠着自家的存粮,也能顶一顶。
而这些奸商,因畏惧顾长留的雷霆手段,也不敢触他霉头。
这就是上位者的作用了,以前朝廷官员尸位素餐,毫无作为,那上行下效,底下的官员自然也是如此,底下官员不管事,那些奸商,就更加不会将百姓的死活放在心上了。
但是现在不同了,这些奸商就是想要耍手段,也不敢明着来了,他们怕有人告发,怕顾长留知道此事后,会收拾他们。
顾长留为了让天底下的百姓知道,自己是能为他们办事的人,特意将自己的剑斩贪官的消息写成了话本,把自己塑造成了清正廉明、大公无私的忠臣良将,他这样做,不是要给自己扬名,而是希望,真的遇到事情了,大家愿意来找他。
为此,他还写了不少某某恶霸欺负良家女子,逼得人家家破人亡,然后这良家女子当街告状,最后清官为她伸冤的故事。
他让人说这些故事,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鼓励天下百姓,要勇于告状、敢于告状。
这时下,许多百姓是不愿意面见官员,他们谨小慎微,便是被欺负了,也从来没想过告官,顾长留让说书人到处说这样的故事,也是想要告诉他们,若是真的遇到这样的事情,他们可以告官。
便是大部分听了故事,也只将它当做故事,但总有人会受到影响,敢于反抗,只要有一人反抗,并且成功了,这对于朝廷来说就是一个进步,对于那些恶人来说,就是一个震慑!
去跟小皇帝商量了选拔户部尚书跟礼部尚书之后,朝中的官员们便行动了起来。
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选拔方式,他们连试卷都不知道该怎么出。
顾长留同样是不知道该怎么出,所以,他又特意找来了朝中重臣,让大家写出礼部跟户部官员的职责,越详细越好。
然后,他再根据这些条条框框,跟内阁几位阁老一起出题目。
像殷阁老,乃是三朝元老,这个时候,他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他对官场的事情,显然比顾长留要了解的多。
实际上,顾长留不太懂官场,他也没那么了解官场,很多事情,他都是一力破之,在这方面,还是殷阁老擅长。
在这几位阁老的配合下,再加上朝中各大臣的建议,顾长留这一套试卷总算是做出来了。
这一套试卷,涵盖了方方面面,比起科举来,他选拔的是官员,所以里面还涵盖了一些做官的学问,以及一些本朝历史,因为不是科举,所以跟注重实际,大家不必用八股文来做题,答题格式多样。
除了笔试之外,当然还会有面试,面试就是由内阁阁老跟皇上、太后几人共同打分决定是否任免。
除此之外,便是五品以上的官员皆可报考,报考的官员,每人得交五十两银子的考试费,若是暂时没钱、交不起的人,也可以在用以后的俸禄来充抵。
当然,五十两银子,好歹都是当官的,便是之前那个清廉的穷鬼甘唯道,若是真的想要参加考试,随便变卖变卖家产、字画什么的,也足够了。
这次考试,为了给外地的官员一次机会,时间便定在两个月后,也就是五月下旬,如此,外地官员也可以回来参加考试。
京中的官员,早就到了消息,外地的官员,顾长留也会发邸报,通过驿站告诉大家,不过不得不说,在外当官,在消息这一方面,的确是比不上京官的。
当然外地官员也有好处,那就天高皇帝远,更自由。
京中的官员确定了这个消息之后,大家都沸腾了起来,五品以上皆可参加,若是被选上了,那一下就是正二品了呀,别人辛苦数十年,如今有机会,只需要通过一次考试就能达到,可谓是一步登天。
谁愿意错过这个机会?万一他们运气好,就被选中了呢?
京中的官员,得知这个消息后,又活络了起来,到处都是走关系的,但凡之前被顾长留叫去开过会的那些官员,都是他们的座上宾。
他们想要从这些官员的口中,得知一些细微末节。
不过对于他们的询问,大部分官员都是守口如瓶,无它,他们害怕呀,顾长留的眼里可容不得沙子。
小部分官员,在金钱的诱惑下,还是透露出了一点考试内容,不过他们知道的也有限,顾长留之前既然询问他们,就不怕他们泄露。
很快,有关考试的消息,便在京城满天飞了,各种独家内幕消息,真真假假,让人无法甄别,可还是有些人,乐此不疲的收集这些消息。
殷阁老、王怀瑾跟乔松林三人家的大门都快要被人踩秃了,不过倒是没人敢来顾长留的门前,因为顾长留的规矩,大家都知道。
不过现在,殷阁老他们也学乖了,不敢再收贿赂,而是跟顾长留一样,将礼物都收下来,转天,就拉到了皇宫,送给皇上。
在知道他们这种行为后,拜访他们的人才算是少了一些。
不过,随着外地官员得到消息,陆陆续续的进京,京城又开始热闹起来了,甚至,京城从来都没有这么热闹过,这么多的官员,齐聚一堂,真是一棍子打下去,就能砸死四五个五品以上的官员。
京城刚开了恩科,春闱刚刚过去,一批新进士刚刚入朝,外地官员又不远千里,进京来考试,一时之间,京城真是热闹至极,摆摊的人多起来了,客栈房价翻了一倍。
要不是有官员上门警告,食宿物资涨价不允许超过一倍,京城房价的价格还能再高。
是的,作为国家,当然要管住这些商人,不允许他们随意涨价,米面、粮油,以后都会纳入国家的掌控范围之内。
其实对于这种战略物资,大月朝本来就有掌控,各地的常平仓就是最好的调控例子,无奈有些地方官员,没将常平仓当回事,或者拿常平仓当自己私人的粮仓,这才造成了一到灾年,粮食就疯长的现象。
以后,顾长留不允许这些奸商如此行事。
实际上,自打顾长留上位后,这种现象也少了许多,毕竟,他推广番薯、玉米,百姓的日子已经越来越好了,许多地方的百姓,已经能吃饱饭了,甚至还能有余粮,便是遇到灾荒,靠着自家的存粮,也能顶一顶。
而这些奸商,因畏惧顾长留的雷霆手段,也不敢触他霉头。
这就是上位者的作用了,以前朝廷官员尸位素餐,毫无作为,那上行下效,底下的官员自然也是如此,底下官员不管事,那些奸商,就更加不会将百姓的死活放在心上了。
但是现在不同了,这些奸商就是想要耍手段,也不敢明着来了,他们怕有人告发,怕顾长留知道此事后,会收拾他们。
顾长留为了让天底下的百姓知道,自己是能为他们办事的人,特意将自己的剑斩贪官的消息写成了话本,把自己塑造成了清正廉明、大公无私的忠臣良将,他这样做,不是要给自己扬名,而是希望,真的遇到事情了,大家愿意来找他。
为此,他还写了不少某某恶霸欺负良家女子,逼得人家家破人亡,然后这良家女子当街告状,最后清官为她伸冤的故事。
他让人说这些故事,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鼓励天下百姓,要勇于告状、敢于告状。
这时下,许多百姓是不愿意面见官员,他们谨小慎微,便是被欺负了,也从来没想过告官,顾长留让说书人到处说这样的故事,也是想要告诉他们,若是真的遇到这样的事情,他们可以告官。
便是大部分听了故事,也只将它当做故事,但总有人会受到影响,敢于反抗,只要有一人反抗,并且成功了,这对于朝廷来说就是一个进步,对于那些恶人来说,就是一个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