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大宋好武夫 > 第767章 再有乱军心者,格杀勿论

第767章 再有乱军心者,格杀勿论

局势有些变化了。

第一个感受到变化的人是赵滋与苗继宣,他本以为当面的辽人骑兵会与自己对峙许久,至少两三天时间,因为要掩护辎重部队从容拉开距离。

却是没想到,第二天傍晚,辽人骑兵就开始北撤了。

赵滋还以为其中有诈,与苗继宣说道:“苗相公,此事有点不对劲啊……辽人如此就退了,就不怕我等再追上去掩杀他们的辎重部队?”

苗继宣也在思索,也点着头:“是有些不对劲……但此处往燕京,多是一马平川之地,就算有诈,就算设有埋伏,也……不太可能成功……”

这也是军事常识,在比较广阔的平原区域,大军作战,其实是难以设置陷阱埋伏的,因为无处可藏。

古代战争中真正的埋伏作战,主要还是要依托地形地貌。唯有真正有远距离通讯的时代,才可以靠着调度运营来打大规模的埋伏围歼。

除非,除非有一方军将是傻逼,连伺候游骑都不会用。

至于那些故事里的剧情,什么两军对峙阵前挖坑,敌人一来就掉下去了,什么在路上准备引火之物等着,敌人一来就烧死了,大多只能当故事听,但凡正史里的战争,就没看到过有这种战争记载。

这都是有些一厢情愿的事情,这不是在显示自己有多少聪明,而是只把敌人当又瞎又聋的傻子。

所以,在这种局势下,苗继宣其实并不很担忧自己会陷入什么巨大的陷阱之中,因为地形地貌不合适……

赵滋想一想,也道:“莫不是……莫不是小狄相公大军到了?”

苗继宣面色一喜:“拖住了,咱们这是拖住了,辽人腹背受敌了,哈哈……”

赵滋闻言也是大喜:“不枉我与相公一番亲自披挂上阵……那……咱们该怎么办?”

苗继宣已然不等:“你继续带骑兵追上去,得堵住他们,得真正困住他们,五万辽人大军啊,五万啊!哈哈……小狄相公真天才也!”

范阳城,范阳这个地方,如今不算大城,但历史上这个地方,实在太过有名了,有名到几乎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有一个人叫作安禄山,就是那个让盛唐分崩离析的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就是白居易《长恨歌》里那一句“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的安禄山。

安禄山就是大唐的范阳节度使,那时候范阳节度使权柄之大,河北北部,北京天津,乃至辽宁,以及如今从朝鲜部分。

而今的范阳城,不过只是燕云涿州治所,已然算不得大城池。

耶律仁先退到范阳城内,在城头之上茫然四顾,这回,天真的要塌下来了。

静塞铁骑已然在城外来回巡弋,寻找适合安营扎寨的地方。

河北宋军已经在视野远处可以看见,从南源源不绝而来。

这座曾经改变中国历史的城池,已然就要水泄不通。

城楼之上,无数辽人军将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焦躁不安。

“相公,此时此刻,唯有出城一战了,趁着宋人立足未稳,一战决胜啊!若是长久围困,城内并无屯粮,军心也易变化……”

“万万不可啊,宋军源源不绝而来,十几万之多,还有精锐铁骑之数,也远胜我等之数,若是出城,极有可能大败……此时坚守城池,只待援军一到,才是攻守易势之时……”

耶律仁先再一次陷入无比的纠结之中,口中只问:“归义城什么情况了?”

归义城在哪?就在雄州对面,本是耶律仁先此番屯兵演武的前线基地,那里才真正有大规模的屯粮。

而今退兵往燕京救援,耶律仁先也就没有顾得上归义城,也来不及带着大规模的粮食。

此时此刻,归义城,在苗继宣大军身后了,也就是说苗继宣是绕过归义城而来。

归义城内其实也有守军,虽然不多,也有四五千人。

耶律仁先想的还是破局之法,总想着能借用的一切力量,都要考虑一下,谋划一下。

却是有人答道:“相公,归义城怕也坚持不得长久……”

这场大战,一切都是有心算无心,才到的如此地步。真说起来,还是辽国犯了病,犯了“死于安乐”的病。

历史上的大辽,本该就死于这种病,历史上的北宋,也该死于这种病。兄弟俩,那真是连基因都一样了,病因都一样,两个天朝上国,实至名归。

耶律仁先在城楼上到处看,到处眺望……

还得安慰左右:“宋军越来越多了,来的这么多,也好也好,如此,宋军对燕京就没有多少威胁了,陛下那边,我等当是有功!”

本来都想着宋军会袭击燕京,都在为救援燕京做准备,如今宋军围困范阳,这兴许真是一件好事。

耶律仁先这么一说,左右果然安定了不少,也有人开口:“相公说得对,宋军主力皆在范阳,燕京无忧矣……也是好事!”

“就怕我等……就怕我等支撑不得多久啊……”这说话之人,显然也是吓坏了,因为城外宋军,越来越多,好似无穷无尽一般。

这些从来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军将,会被吓住,太正常不过,便是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大规模的军队。

就好似平常人第一次出去与人打架,自己这边七八个人,一看对面三五十人,胆气自消……

耶律仁先怒斥一语:“胡说八道,我有坚城,宋人岂能轻易破得?我大辽各处援军,百万之多,最多大半个月内,必然齐聚而来,到时候便是宋人末日!再有乱军心者,格杀勿论!”

范阳算是坚城吗?耶律仁先自己又看了看左右,不免心虚,这范阳城真不是坚城!早已不是几百年前的范阳城了。

城外宋人,已经开始安营扎寨了,土灶炊烟也起,四面八方都是!

甚至已经有人开始在城外挖那壕沟,这壕沟不是营寨壕沟,这是围城的壕沟,是防止城内之敌突围而挖的壕沟,防的就是城内突然一队骑兵冲出,飞奔突围而走。

这就是长久围城的必备手段。

历史里,被围困的城池,许多时候无数次突围而不得,靠的不是城外敌军真的人多到能把这城池围得水泄不通,还得日夜不睡觉时时围困,靠的就是工事。

这就是战争的枯燥。

局势有些变化了。

第一个感受到变化的人是赵滋与苗继宣,他本以为当面的辽人骑兵会与自己对峙许久,至少两三天时间,因为要掩护辎重部队从容拉开距离。

却是没想到,第二天傍晚,辽人骑兵就开始北撤了。

赵滋还以为其中有诈,与苗继宣说道:“苗相公,此事有点不对劲啊……辽人如此就退了,就不怕我等再追上去掩杀他们的辎重部队?”

苗继宣也在思索,也点着头:“是有些不对劲……但此处往燕京,多是一马平川之地,就算有诈,就算设有埋伏,也……不太可能成功……”

这也是军事常识,在比较广阔的平原区域,大军作战,其实是难以设置陷阱埋伏的,因为无处可藏。

古代战争中真正的埋伏作战,主要还是要依托地形地貌。唯有真正有远距离通讯的时代,才可以靠着调度运营来打大规模的埋伏围歼。

除非,除非有一方军将是傻逼,连伺候游骑都不会用。

至于那些故事里的剧情,什么两军对峙阵前挖坑,敌人一来就掉下去了,什么在路上准备引火之物等着,敌人一来就烧死了,大多只能当故事听,但凡正史里的战争,就没看到过有这种战争记载。

这都是有些一厢情愿的事情,这不是在显示自己有多少聪明,而是只把敌人当又瞎又聋的傻子。

所以,在这种局势下,苗继宣其实并不很担忧自己会陷入什么巨大的陷阱之中,因为地形地貌不合适……

赵滋想一想,也道:“莫不是……莫不是小狄相公大军到了?”

苗继宣面色一喜:“拖住了,咱们这是拖住了,辽人腹背受敌了,哈哈……”

赵滋闻言也是大喜:“不枉我与相公一番亲自披挂上阵……那……咱们该怎么办?”

苗继宣已然不等:“你继续带骑兵追上去,得堵住他们,得真正困住他们,五万辽人大军啊,五万啊!哈哈……小狄相公真天才也!”

范阳城,范阳这个地方,如今不算大城,但历史上这个地方,实在太过有名了,有名到几乎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有一个人叫作安禄山,就是那个让盛唐分崩离析的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就是白居易《长恨歌》里那一句“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的安禄山。

安禄山就是大唐的范阳节度使,那时候范阳节度使权柄之大,河北北部,北京天津,乃至辽宁,以及如今从朝鲜部分。

而今的范阳城,不过只是燕云涿州治所,已然算不得大城池。

耶律仁先退到范阳城内,在城头之上茫然四顾,这回,天真的要塌下来了。

静塞铁骑已然在城外来回巡弋,寻找适合安营扎寨的地方。

河北宋军已经在视野远处可以看见,从南源源不绝而来。

这座曾经改变中国历史的城池,已然就要水泄不通。

城楼之上,无数辽人军将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焦躁不安。

“相公,此时此刻,唯有出城一战了,趁着宋人立足未稳,一战决胜啊!若是长久围困,城内并无屯粮,军心也易变化……”

“万万不可啊,宋军源源不绝而来,十几万之多,还有精锐铁骑之数,也远胜我等之数,若是出城,极有可能大败……此时坚守城池,只待援军一到,才是攻守易势之时……”

耶律仁先再一次陷入无比的纠结之中,口中只问:“归义城什么情况了?”

归义城在哪?就在雄州对面,本是耶律仁先此番屯兵演武的前线基地,那里才真正有大规模的屯粮。

而今退兵往燕京救援,耶律仁先也就没有顾得上归义城,也来不及带着大规模的粮食。

此时此刻,归义城,在苗继宣大军身后了,也就是说苗继宣是绕过归义城而来。

归义城内其实也有守军,虽然不多,也有四五千人。

耶律仁先想的还是破局之法,总想着能借用的一切力量,都要考虑一下,谋划一下。

却是有人答道:“相公,归义城怕也坚持不得长久……”

这场大战,一切都是有心算无心,才到的如此地步。真说起来,还是辽国犯了病,犯了“死于安乐”的病。

历史上的大辽,本该就死于这种病,历史上的北宋,也该死于这种病。兄弟俩,那真是连基因都一样了,病因都一样,两个天朝上国,实至名归。

耶律仁先在城楼上到处看,到处眺望……

还得安慰左右:“宋军越来越多了,来的这么多,也好也好,如此,宋军对燕京就没有多少威胁了,陛下那边,我等当是有功!”

本来都想着宋军会袭击燕京,都在为救援燕京做准备,如今宋军围困范阳,这兴许真是一件好事。

耶律仁先这么一说,左右果然安定了不少,也有人开口:“相公说得对,宋军主力皆在范阳,燕京无忧矣……也是好事!”

“就怕我等……就怕我等支撑不得多久啊……”这说话之人,显然也是吓坏了,因为城外宋军,越来越多,好似无穷无尽一般。

这些从来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军将,会被吓住,太正常不过,便是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大规模的军队。

就好似平常人第一次出去与人打架,自己这边七八个人,一看对面三五十人,胆气自消……

耶律仁先怒斥一语:“胡说八道,我有坚城,宋人岂能轻易破得?我大辽各处援军,百万之多,最多大半个月内,必然齐聚而来,到时候便是宋人末日!再有乱军心者,格杀勿论!”

范阳算是坚城吗?耶律仁先自己又看了看左右,不免心虚,这范阳城真不是坚城!早已不是几百年前的范阳城了。

城外宋人,已经开始安营扎寨了,土灶炊烟也起,四面八方都是!

甚至已经有人开始在城外挖那壕沟,这壕沟不是营寨壕沟,这是围城的壕沟,是防止城内之敌突围而挖的壕沟,防的就是城内突然一队骑兵冲出,飞奔突围而走。

这就是长久围城的必备手段。

历史里,被围困的城池,许多时候无数次突围而不得,靠的不是城外敌军真的人多到能把这城池围得水泄不通,还得日夜不睡觉时时围困,靠的就是工事。

这就是战争的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