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仲针回家了,其实今天,他就是带着情绪到狄咏这里来的,虽然不是什么仇怨之类的大情绪,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情绪的……
此时却又带着疑惑回家去,回家换了衣服,直接入宫。
赵曙坐在书房内,正在看诸般奏折,赵仲针站在面前,礼节之后,欲言又止……
真说起来,赵曙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人,人都是这样,不能用好坏来直接形容,就比如他此时对于处理政务,那真是认真非常,兴许动力也来自早日亲政的压力,也想好好表现,表现给太后看是其次,表现给百官看是主要,更也是想要多多积累理政的经验。
还有一点也是很有意思的,那就是赵曙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亲政不了,换句话说,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皇权会旁落,因为大宋就没有这个例外,太后临朝以往也不是没有,时候不会长久。
对于儿子站在当面,认真的赵曙甚至都没有过多的理会。
“父皇,儿臣有话想说一说……”赵仲针多少有些谨小慎微……
赵曙头也不抬,只答:“说来……”
赵仲针却又沉默了,质问父亲,质问一个皇帝父亲,还真不知道如何开口合适。
赵曙也不理会,继续干活,每一份奏折都看得极为详细认真,批注也不用红色笔墨,认真批注之后,也还会在末尾问一下太后与中书门下的意思……显得格外谦虚。
也就是说,赵曙是真长进了,亦或者说,赵曙本身虽然不是如何优秀,但其实也没有那么糟糕。
“父皇……儿臣想问一事……”赵仲针沉默许久之后,再开口。
“问,你问就是,期期艾艾,这是作甚……”赵曙依旧没有抬头。
“那儿臣就直接说了,还请父皇恕罪!”可见赵仲针此时心中的为难,年少本就存不住什么话语,不问他今天觉都睡不着,偏偏又顾忌良多。
赵曙终于抬头了:“你今天是怎么了?”
“父皇,儿臣今日听老师说了一句话,他说,天下任何人都可以有罪,独独天子不能有罪也,他说……他以自己之罪,换天子无罪!天子之罪,只在识人不明!儿臣就是想问这件事……”赵仲针终于是问出口了,问得隐晦非常。
“嗯?”赵曙再次抬头,看着赵仲针,乍一听,他没听懂,再一想,哪能不懂?
赵曙面色有变,问了一句:“他给你上的课?”
“嗯,老师说,这是他上的第一课……”赵仲针点着头,却又欲言又止,因为他还想问得更直白一点。
赵曙放下了手中的笔,身形坐正一些,靠着椅背,微微后仰,问了一句:“你是想问,朕是不是有罪?”
赵仲针不敢答,唯有沉默。
赵曙接着说:“哼哼……他教得好,朕无罪也!”
赵仲针明白了!瞬间就明白了!
“怎么?你是来兴师问罪的?”赵曙有些不高兴,儿子就是儿子,爹就是爹,古往今来,这般情况,当爹的必然不爽。
“儿臣不敢!”赵仲针与这父亲,也是典型的父亲与儿子的交流方式,纲常伦理,心中虽然亲密,但表面上却一本正经。
“你不敢?不敢也不是来问了?朕有罪吗?你说说,朕罪在何处?哪里做错了?旁人可以一片孝心,朕如何偏偏就不能了?人子孝父,人之常情!”赵曙对于这件事,他有自己的坚持。
赵仲针却也问了一语:“父皇,那老师有罪吗?”
赵仲针真的聪明,他不正面回答老爹的话语,用了一个问题。
赵曙立马答道:“他自是有罪!”
“父皇,那此事之中,老师有功吗?”赵仲针,有这个年纪所有的性格特征,打破砂锅问到底!
“他有什么功?引兵闯宫之功?”赵曙气不打一处来。
“儿臣也是不解,老师以自己之罪,换天子无罪……此语当真扰乱儿心……”赵仲针此时此刻,有一种我以为自己了解这个世界,但突然发现我其实不了解这个世界的纠结。
“他往自己脸上贴金,还想占个人情道义?还想让朕感恩戴德?岂不可笑?”赵曙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赵仲针点着头,他也无话可说了,感情上、理智上,都在纠结,却就是定论不了。
也许,这件事,一辈子也无法定论!
所以赵仲针再次沉默了……
赵曙来气:“还有什么话说?没话说早早出宫,时候不早!”
赵曙这个父亲,作为父亲,他感觉很难受,有一种受到挑战的感觉。
“儿臣……去了……”赵仲针慢慢退去。
赵曙心已然乱了,低头看了一眼桌案,未拿笔,慢慢站起,左右看了一看,叹了一口气:“还想让朕念你的好?笑话!当真歪理邪说,蛊惑人心……”
轻声说完话语,赵曙慢慢走到书房门口,只见李璋走来,身后带着一个人。
不等两人行礼,赵曙开口:“何事?”
礼还是要行的,李璋才答:“回禀陛下,此乃皇城司押班杨得忠,得太后令,特来拜见陛下!”
“新任殿前司指挥使?”赵曙问着,也上下打量着杨得忠。
杨得忠跪地而下,头已在地:“臣杨得忠,拜见陛下万安!”
这事,终究这么成了,归根结底,还是太后意见最重要。
“起来说话……”赵曙心情其实不太好,但这事情也没有他再发表意见的余地了,心情也就更有些不好。
李璋还介绍着:“陛下,杨得忠,祖辈功勋也,皇城老差事,本就是殿前司出去的人,对于皇城防务极为熟悉,他自己也争气,不论是剿贼,还是上阵,皆有战功无数,厮杀辈也,忠义无双,以军功累迁高位,胆气过人,不比臣一辈子没见过厮杀事……”
李璋很聪明,贬低自己,抬高他人。话语里其实是有暗示的,就是在暗示狄咏闯宫这件事,说自己无能无胆……若换成杨得忠这般厮杀汉,狄咏必然闯不进来……
赵曙果然也是眼中立马带了光,表情都不一样了,问了一语:“杀过多少人啊?”
杨得忠愣愣答着:“臣刀枪之下,当有三四十颗人头……”
赵曙废话没有,头一点:“随着走动!”
赵仲针回家了,其实今天,他就是带着情绪到狄咏这里来的,虽然不是什么仇怨之类的大情绪,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情绪的……
此时却又带着疑惑回家去,回家换了衣服,直接入宫。
赵曙坐在书房内,正在看诸般奏折,赵仲针站在面前,礼节之后,欲言又止……
真说起来,赵曙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人,人都是这样,不能用好坏来直接形容,就比如他此时对于处理政务,那真是认真非常,兴许动力也来自早日亲政的压力,也想好好表现,表现给太后看是其次,表现给百官看是主要,更也是想要多多积累理政的经验。
还有一点也是很有意思的,那就是赵曙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亲政不了,换句话说,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皇权会旁落,因为大宋就没有这个例外,太后临朝以往也不是没有,时候不会长久。
对于儿子站在当面,认真的赵曙甚至都没有过多的理会。
“父皇,儿臣有话想说一说……”赵仲针多少有些谨小慎微……
赵曙头也不抬,只答:“说来……”
赵仲针却又沉默了,质问父亲,质问一个皇帝父亲,还真不知道如何开口合适。
赵曙也不理会,继续干活,每一份奏折都看得极为详细认真,批注也不用红色笔墨,认真批注之后,也还会在末尾问一下太后与中书门下的意思……显得格外谦虚。
也就是说,赵曙是真长进了,亦或者说,赵曙本身虽然不是如何优秀,但其实也没有那么糟糕。
“父皇……儿臣想问一事……”赵仲针沉默许久之后,再开口。
“问,你问就是,期期艾艾,这是作甚……”赵曙依旧没有抬头。
“那儿臣就直接说了,还请父皇恕罪!”可见赵仲针此时心中的为难,年少本就存不住什么话语,不问他今天觉都睡不着,偏偏又顾忌良多。
赵曙终于抬头了:“你今天是怎么了?”
“父皇,儿臣今日听老师说了一句话,他说,天下任何人都可以有罪,独独天子不能有罪也,他说……他以自己之罪,换天子无罪!天子之罪,只在识人不明!儿臣就是想问这件事……”赵仲针终于是问出口了,问得隐晦非常。
“嗯?”赵曙再次抬头,看着赵仲针,乍一听,他没听懂,再一想,哪能不懂?
赵曙面色有变,问了一句:“他给你上的课?”
“嗯,老师说,这是他上的第一课……”赵仲针点着头,却又欲言又止,因为他还想问得更直白一点。
赵曙放下了手中的笔,身形坐正一些,靠着椅背,微微后仰,问了一句:“你是想问,朕是不是有罪?”
赵仲针不敢答,唯有沉默。
赵曙接着说:“哼哼……他教得好,朕无罪也!”
赵仲针明白了!瞬间就明白了!
“怎么?你是来兴师问罪的?”赵曙有些不高兴,儿子就是儿子,爹就是爹,古往今来,这般情况,当爹的必然不爽。
“儿臣不敢!”赵仲针与这父亲,也是典型的父亲与儿子的交流方式,纲常伦理,心中虽然亲密,但表面上却一本正经。
“你不敢?不敢也不是来问了?朕有罪吗?你说说,朕罪在何处?哪里做错了?旁人可以一片孝心,朕如何偏偏就不能了?人子孝父,人之常情!”赵曙对于这件事,他有自己的坚持。
赵仲针却也问了一语:“父皇,那老师有罪吗?”
赵仲针真的聪明,他不正面回答老爹的话语,用了一个问题。
赵曙立马答道:“他自是有罪!”
“父皇,那此事之中,老师有功吗?”赵仲针,有这个年纪所有的性格特征,打破砂锅问到底!
“他有什么功?引兵闯宫之功?”赵曙气不打一处来。
“儿臣也是不解,老师以自己之罪,换天子无罪……此语当真扰乱儿心……”赵仲针此时此刻,有一种我以为自己了解这个世界,但突然发现我其实不了解这个世界的纠结。
“他往自己脸上贴金,还想占个人情道义?还想让朕感恩戴德?岂不可笑?”赵曙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赵仲针点着头,他也无话可说了,感情上、理智上,都在纠结,却就是定论不了。
也许,这件事,一辈子也无法定论!
所以赵仲针再次沉默了……
赵曙来气:“还有什么话说?没话说早早出宫,时候不早!”
赵曙这个父亲,作为父亲,他感觉很难受,有一种受到挑战的感觉。
“儿臣……去了……”赵仲针慢慢退去。
赵曙心已然乱了,低头看了一眼桌案,未拿笔,慢慢站起,左右看了一看,叹了一口气:“还想让朕念你的好?笑话!当真歪理邪说,蛊惑人心……”
轻声说完话语,赵曙慢慢走到书房门口,只见李璋走来,身后带着一个人。
不等两人行礼,赵曙开口:“何事?”
礼还是要行的,李璋才答:“回禀陛下,此乃皇城司押班杨得忠,得太后令,特来拜见陛下!”
“新任殿前司指挥使?”赵曙问着,也上下打量着杨得忠。
杨得忠跪地而下,头已在地:“臣杨得忠,拜见陛下万安!”
这事,终究这么成了,归根结底,还是太后意见最重要。
“起来说话……”赵曙心情其实不太好,但这事情也没有他再发表意见的余地了,心情也就更有些不好。
李璋还介绍着:“陛下,杨得忠,祖辈功勋也,皇城老差事,本就是殿前司出去的人,对于皇城防务极为熟悉,他自己也争气,不论是剿贼,还是上阵,皆有战功无数,厮杀辈也,忠义无双,以军功累迁高位,胆气过人,不比臣一辈子没见过厮杀事……”
李璋很聪明,贬低自己,抬高他人。话语里其实是有暗示的,就是在暗示狄咏闯宫这件事,说自己无能无胆……若换成杨得忠这般厮杀汉,狄咏必然闯不进来……
赵曙果然也是眼中立马带了光,表情都不一样了,问了一语:“杀过多少人啊?”
杨得忠愣愣答着:“臣刀枪之下,当有三四十颗人头……”
赵曙废话没有,头一点:“随着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