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 第930章 五十知天命

第930章 五十知天命

   第930章 五十知天命(1/2)

而参战的将士们也意外的发现:

明明是死人最多的,但那些幸存的东瀛人,却是无比的恭顺。

比东南亚、南亚、西域、漠北、东北、高丽,这所有地区的土人,都要更加的恭顺。

死人越多越恭顺?这些东瀛人有受虐倾向?

无数参战的将士,心中涌现出了这些疑问。

但同时对于朱至澍的崇敬和膜拜,也更加的深厚了几分。

更加觉得朱至澍乃是真龙转世、神明下凡了。

不然,如何知道千里之外的东瀛人的这一奇怪的癖好?

天统十五年,大明伐灭东瀛,除东瀛国号、改设四个布政使司。

最北端的布政使司,和大明此前设立的库页布政使司隔海相望。

到了这时候,朱至澍属意的、要在自己手上征服的核心地带已经完成。

这一年,朱至澍四十八岁,来到这个时空已经二十二年。

在这之后,朱至澍就再也没有新起战事;

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建设内政、革新积弊,消化战果、休养生息这些内部事务当中。

巨大的精力、加上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之下,内政事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大明内陆以及南疆地区,已经实现了每个府都联通电报;

南亚地区和西域地区,则是实现了每个布政使司联通电报。

就连南洋群岛地区的苏门岛(后世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都通过海底电缆的方式,从南疆的丹那布政使司处铺设了电报线路过去。

同时无线电技术也在积极的探索之中,且已经有了一些眉目。

或许再有些年,无线电报也可以试用了。

火车项目也是如此。

除了最早的京保线、京津线外,还在开工建设另外数条线路。

例如京保线往南、也就是往真定府(今河北石家庄地区)、广平府(今河北邯郸地区)方向的延伸线;

京津线往南部的河间府(今河北沧州地区)、济南方向的延伸线。

但这些往南的延伸线,无一例外都止步于黄河以北。

因为以大明现在的桥梁技术,还无法修建黄河大桥这种伟岸的工程。

好在已经在尝试、且有很大的突破了;

此前那座长近三百米、由钢铁和砖石、水泥构造的永定河大桥,就是一次意义重大的探索。

除了往南的火车之外,往北的火车也在建设之中。

主要是连通京师和沈阳的京沈线,这条线路地势较为平坦,难度较小。

至于要穿越燕山的、通往宣化府的京宣线,则还是处于研究之中。

巍峨的燕山山脉,对于直来直去的铁路来说,难度实在是太大了,还需要好事多磨。

但就这也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起码北直隶一带的出行,较之前已经不知道快了多少。

一旦某处有风吹草动的话,借助已经初有成效的火车,中枢的兵马可以朝发夕至、迅捷无比。

而且有了这等基础;

更长、更远、更快的铁路,还会远吗?

再就是那些被征服的各地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930章 五十知天命(2/2)

也在这一年年的经略当中,变得越来越稳定、越来越繁荣,越来越成为大明、成为汉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这一年,朱至澍还正式立已经十八岁的皇长子朱平楷为皇太子。

让朱平楷正式在内阁中行走,正式参与朝政的署理、学习如何治国。

这不是朱平楷第一次参与到政事当中了;

甚至都不是其它皇子第一次参与到政事之中。

从十三岁开始,朱至澍便经常把每一位皇子都下放到基层参与政事。

或是安排到某个县、任主管刑狱诉讼缉盗的县丞的副手;

或是安排到某个县、任主管钱粮人口土地的主簿的副手。

或是安排到某个部门,任某个分支的主事的副手......

等等等等。

通过这种实践的方式,让皇子们知道基层是什么情况。

不求他们真的能在这种实践中成为一名治世之能臣,但却希望他们能在这难得的实践机会中,知道真实的社会和基层。

等以后外出就藩了,也就能少犯些糊涂。

同年,朱至澍将吉祥公主、邱皇后所生的长女朱平栩,嫁于中军都督秦翼明之子;

将如意公主、周贵妃所生的次女朱平樱,嫁于户部尚书刘之温之子;

将......

前所未有的辽阔的、强盛的大明朝,就此休养生息了两年的时间。

转眼就就到了开元4384年、公元1667年、天统十七年。

这一年,朱至澍五十岁。

圣人云: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到了这一年,朱至澍也已经明显的感觉到了自己身体机能的衰退,知道有些事情,自己要抓紧时间去完成了。

所以在这一年,朱至澍做了很多件大事。

首先是封已经十八岁的二皇子朱平栋为泰王、封三皇子朱平衍为安王,两人分别离京就藩。

不过这一次就藩,还都只是在离京城较近的地方。

其中泰王朱平栋就藩在长春、安王朱平衍就藩在宣化。

两位新晋王爷就藩如此之近,这和朱至澍此前制定的、大明本土不设就藩之地的规矩是相悖的。

朱至澍自然不会破坏自己定下的这个规矩。

之所以如此安排,是计划让两人学会如何署理就藩之地的事务后,再让两人就远、去边疆地带就藩戍边。

毕竟朱至澍要的是藩王也能有用,起码能做好中枢在就藩地的耳目;

而不是和之前的藩王一样,只需要去就藩地做一头吸食民脂民膏、混吃等死的猪猡。

所以,给予这些年轻的藩王们学习的时间是很有必要的;

暂时先放在这么近的地方就藩,也是便于朱至澍的监督和指导。

而这个学习的时间,朱至澍也划明了:

不早于二十五岁、不晚于三十岁。

七到十二年的学习时间,猪都能学会上树了,何况人乎?

除了亲手推动了自己登基后的第一次就藩、维护太子的帝位安稳之外;

朱至澍还放下了不少的事情、指导、甚至是亲自参与修撰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