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 第909章 南巡到达金边府

第909章 南巡到达金边府

   第909章 南巡到达金边府(1/2)

这样做的结果还是很好的。

朱至澍发现,自己的施政理念和思维,已经对几位皇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几位皇子的意识里;

已经有了民贵君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为国本等理念基础。

同时朱至澍也能感觉到;

在自己一直的努力下,这些个皇子公主如自己所愿;

他们并没有成长为那种以高高在上的、冷冰冰的、毫无感情的视角看待这个国家、看待这些百姓,犹如天神看待蝼蚁一般的贵胄;

他们还都没有和百姓割裂、心中还都是有百姓的;

他们还都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被皇子、公主这种称呼,格式化了的权贵。

这让朱至澍无比的欣慰。

虽然在对实际事务的处理上,他们还依旧缺乏经验。

但这都是因为年纪还太小、历练不够的原因,不是什么大问题。

之后多学、多看、多历练,自然就会好起来了。

只要‘民为国本’这种理念基础在、只要将百姓和自己看成一样的群体的本性在;

他们就不会太出格、成为‘何不食肉糜’这种骂名千古的昏君。

大明的国本、就不会崩溃的那么快。

虽然这种让所有皇子都学习理政的方法,可能会导致未来的皇储之争、帝位之争。

但在朱至澍看来:

哪怕真到了争皇储、争帝位这一步,那也是能者居之。

对大明的长远发展来说,不见得就是件坏事。

至少比皇子们都是群猪猡要好。

再就是对于自己这种分封制,朱至澍很有信心。

等皇子成年之后,就将全部分封到海外去,而且每一块封地的面积都不会很大。

而皇帝,则是坐镇最为富饶、实力最为强大的中土神洲。

若是这样还能被分封在外的皇子翻了盘,那真就翻了比不翻好。

大位上坐着这么头猪,才是帝国真正的不幸。

除此之外,还有个很值得高兴的事情;

那就是途经交州布政使司的时候,正好赶上了第二季水稻的收割。

经略了很多年的交州,已经完全成为大明的一块熟地。

这块极为适宜耕种的土地,其上的农业已经非常的发达。

放眼望去;

金黄的稻田一望无际、仿佛整片天地都是这动人的金黄色。

细心嗅探;

稻香充盈天地、随便一口都是这醉人的芬芳。

微风徐徐;

吹起了一层层起起伏伏的稻浪,美不胜收。

朱至澍在这等无上的美景下,沉溺了好一会。

土地、粮食。

这就是大明的国本啊。

只要这两项不出大乱子,那帝国就能维持的住。

随后,朱至澍亲自下地,又一次亲身体验了农民的耕作之苦。

而且不只是自己体验;

还让随行的一众皇妃、皇子、公主、官员、权贵等等,都一起参与了这一次收割。

一起感悟何为真正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只有亲身体验了,才能有真实的感触。

才能真正的让这些高官显贵们体谅百姓们的不易、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909章 南巡到达金边府(2/2)

由此,才能真正的知道要爱护农民、爱惜百姓、保护百姓们赖以生存的根基。

“嘀嘀哒、嘀哒嘀、哒哒......”

今日,金边府的电报室内,迎来了一位前所未有的重要人物。

自然就是南巡至金边府的大明天统皇帝朱至澍了。

金边府的人,很多都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坐拥万里疆土的皇帝。

虽然这位传闻乃是天神下凡、真龙转世的皇帝,也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巴;

除了威仪不凡、气势逼人之外,看上去和自己这些凡人并无什么特异之处。

甚至在和善、亲和等方面,还要胜过自己那总是板着张脸的上官。

但依旧让接待的所有人,都感到无比的紧张。

尤其是那几名正在坐着收发报的工作人员,更是后背都已经被汗水打湿了。

连按发电报的手指都没以前那么灵活了,错误百出。

这倒不能怪他们;

重重压力之下,难免出现一些的失误。

“哈哈哈,别紧张,正常工作就行。”

朱至澍察觉到了这些工作人员的紧张,和善的安抚道。

但好像效果并不明显,工作人员依旧在出现着失误。

“呵呵,罢了罢了。”

“我们都出去、都出去,别影响他们工作。”

“等和京城通上信了,再来看就是。”

朱至澍笑着向一干陪同的大臣们挥了挥手,然后带头走出了电报室。

“不必处罚这些工作人员,不是他们的问题。”

“朕与诸位卿家在他们的身后看着,他们的工作会出现失误,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嘛。”

“他们已经做的很好了。”

走出电报室后,朱至澍对负责管理金边府电报室的官员吩咐道。

“微臣遵旨。”

官员哪敢说个不字?对朱至澍的宽容,感恩戴德还来不及呢。

真要受罚的话;

里面的工作人员要受罚,他这名管理人员也逃不了干系。

急忙答应着。

“嗯好。”

“史卿。”

“臣在。”

被叫到的电信部尚书史可法,急忙上前一步,行礼答应道。

“免礼。”

“如今京金线也通了,那这一路的电报,现在是往哪里延伸啊?”

朱至澍问道。

经过多年的施工,京城至金边府的电报线路,终于也全线贯通了。

标志着离京城足足有万里之遥的金边府、以及以它为代表的南疆,终于和京城建立了即时的、紧密的联系。

标志着中枢对南疆的统治和掌控,上升了一个巨大的台阶。

具有极为重大的战略意义。

今日,朱至澍便是来视察金边府电报室。

本来还想亲眼看着工作人员发报、联通一次京城的。

但没想到这地方的人,和京城那边的不一样;

从未见过朱至澍以及这么多高官显贵的他们,乍然之下压力太大,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了。

朱至澍只得出来等着。

但朱至澍并没有因此生气,还很是体谅的嘱咐官员不要处罚这些工作人员。

易地而处,自己也会紧张到如此,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