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 第880章 斩鲸祭旗

第880章 斩鲸祭旗

   第880章 斩鲸祭旗(1/2)

郑森行了个捶胸军礼,满是自信的保证道。

自从郑家认清了形势、识时务的彻底归附了朱至澍之后,郑家中很多人都入了大明官场任职。

例如郑芝龙的四弟郑鸿逵,便是东海海军提督。

这一点,郑家人做的还是不错;

没有又投降又端着妄图割据的架子,蛇鼠两端、到头来里外不是人。

郑森也是如此。

只不过他不在东海海军,而是在北海海军中任职。

而这一次的对南洋群岛战事,将极度的倚重大明海军的运力,比南疆战事时,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不止是东海海军和南海海军要参战;

连镇守渤海、黄海的北海海军,也派出了绝大部分的家当前来助战。

郑森就在被派来的人员当中。

且郑森也是首攻人员;

袁宗第的第五军团,就有不少得乘坐着郑森的船队登陆。

“好。”

“好好干。”

“我们都老了,大明的以后,靠你们了。”

刘镇藩看着虽然年轻、但却一脸干练;

加之身世显赫、又和陛下有故交之谊,将来必定前途无量的郑森,脸上露出了慈父般的笑容。

两人也算是旧识了。

之前朱至澍还在成都的时候,和郑家的合作,就多是郑森前来商谈的;

所以郑森没少往成都跑。

相应的,也和刘镇藩碰过不少面。

“督帅,新年安好。”

“下官也敬您一杯。”

又是一名官员捧着酒杯走上前,对刘镇藩敬酒道。

“呵呵,原来是何侍郎。”

“新年安好,本督干了。”

刘镇藩和敬酒的官员碰了碰杯,再次一饮而尽。

侍郎是正三品文官;

但刘镇藩五方都督的职位,乃是正二品的武官。

加之朱至澍亲政之后,再也没有什么文重武轻、文官压武官一头、甚至是几头的说法了。

所以何侍郎在这里自称下官,合情合理。

“接下来的战事,得辛苦何侍郎了。”

“东路军二十余万将士的身家性命、整场战争的胜负得失,可就全仰仗何侍郎了。”

“拜托了。”

放下酒杯后,刘镇藩很是热情的和这名何姓侍郎攀谈了起来。

只因这何侍郎,乃是教育部派驻到东番、全权负责此次对南洋群岛战事、医护方面事宜的特使。

对东南亚的战事,难的不是如何击败那些国家的军队;

而是如何应对东南亚险恶的环境和气候。

所以;

对于这名承担着二十余万将士身家性命的当世华佗,刘镇藩也就格外的重视。

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到了正月十五。

这天;

海风猎猎的万年州港口分外热闹。

岸上是锣鼓喧天、旌旗招展,人山人海、兵甲森严;

水面上则是百舸如林、千帆如云,一眼望去、根本看不到头。

无数的百姓,兴奋的挥舞着手中的标语和彩旗,为这些即将出征的大明将士们送行、壮声势;

而被送的数万将士、过百艘海船,则是静静的肃立着,等待着出征的命令。

一静、一动。

这对比是那么的鲜明;

又是那么的协调。

就该是有人动、有人静;

整个社会才能和谐、才能携手往前。

就该是有人静、有人动;

百姓才能生活安宁、国家才能长治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880章 斩鲸祭旗(2/2)

安。

现在是百姓动、军队静;

等之后,就该是军队在前线动、百姓在后方静了。

“祭旗!”

主持出征仪式的礼官一声高喊。

“起!”

“起!”

“起!”

礼官一声令下,几名袒胸露乳、膀大腰圆的壮汉喊起了号子,利用滑轮,吊起了祭旗用的牲畜。

但却不是常用的牛或者马;

而是一条鲸鱼。

一条长近十米、水桶般粗的鲸鱼!

靠山吃海、靠海吃海。

内陆地区出征祭旗是杀牛杀马;

海边出征祭旗,自然就要杀鲸鱼了。

杀头牛,哪有杀条鲸鱼来的壮观?

杀头牛,哪有杀条鲸鱼鼓舞士气?

而等鲸鱼被吊起来之后,又是一名壮汉走上了高台。

这名壮汉一样袒胸露乳,但却比拉动滑轮的那几名壮汉,要更加的高大壮实。

粗略估计,怕是得有两米多高。

而且在他的肩膀上,还扛了把尺寸同样惊人、纵使在这边壮汉的手中也显得很是硕大的长柄大斩刀!

“哈啊诶!”

站定在鲸鱼脖子边后;

壮汉沉身运气、肌肉臌胀,蒲扇般大的手掌紧紧握住了大斩刀的刀柄。

一声如闷雷一般的呼喝声中,刀刃雪亮的大斩刀奋力斩下,带起一道耀眼的寒光。

“噗...”

刀落头断。

激射而出的血液犹如喷泉一般,劈头盖脸的糊了壮汉一身。

“好!”

围观送行的百姓一声整齐热烈的喝彩,更加的激动了;

手中的彩旗和标语,挥舞的格外有力,巴掌也拍的格外响。

“不错,是名好汉子。”

“回头把他调到本督的亲军中来。”

一身戎装、披挂整齐的刘镇藩看着这幕,满意的点了点头,对身后的亲卫统领小声的交待了一句。

然后才走到台前,朗声说道:

“备战一年、耗费无数;”

“想必诸君和本督一样,都已经按捺不住,恨不能即刻上阵杀敌、斩将夺旗、报效陛下了吧?”

“是!”

“是!”

“是!”

数万等待出征的将士振臂高喊,回应着刘镇藩的问话。

“好!”

“如今,终于到了开战的时刻,终于到了诸君可以大展身手、立功受赏的时候了!”

“目标:吕宋岛!”

“祝诸君旗开得胜、所向披靡,凯旋而归、加官进爵!”

“锵!”

刘镇藩拔出腰间的宝剑,斜斜的指向着南方。

那里,就是吕宋岛的方向。

“日月山河永在!”

刘镇藩高呼。

“大明江山永存!”

将士们、乃至于围观送行的百姓们,都齐声回应刘镇藩的呼应。

“日月山河永在!”

“大明江山永存!”

“日月山河永在!”

“大明江山永存!”

数万人齐呼的场景,是那么的壮观豪迈。

这一刻,连猎猎不止、呼啸不断的海风声,都被这一阵阵的齐呼声盖过!

无数的百姓和将士,也在这一声声的齐呼中触动不已、泪流满面。

在这一刻;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感受到了何为国、何为家、何为汉人。

家国主义、民族主义的萌芽,在这些人的心中滋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