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 第84章 川军团、出发

第84章 川军团、出发

   第84章 川军团、出发(1/2)

又是一晚的盘肠大战。

本来想睡会懒觉的朱至澍,却被王和用一个好消息喊起了床。

一早回报,灌县发生了盐井旷工反抗盐监收购政策,并且攻击盐监队伍、冲击盐监官衙的恶性事件。

参与暴乱的旷工多达3000余人,导致灌县巡检司伤亡六十余人,灌县的三监差役也伤亡了十多个。

眼下暴乱的旷工被心怀不轨之人煽动的围了县衙,叫嚷着要县老爷惩治三监恶吏、不与民争利、给百姓们一条活路等等。

灌县知县此时正带着巡检司和一干捕快吏员等固守县衙,并星夜向成都求援。

朱至澍心中不由的叹息:

“你们是真不知道,本王之所以推行三监新政,就是为了百姓过得更好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重庆三监的事情还没料理完呢,成都的也开始忍不住的要开始送人头了。”

“这哪里的巧合,这分明就是串通!妄图制造更大的声势,救重庆三监商行的同时,还想着逼得本王放弃三监新政呢!”

“但你们想错了,本王和以前那些怕你们闹事的官吏可不一样!”

“你敢闹,本王就敢镇压!看是你脑壳硬,还是本王的火枪子弹硬!正愁骑兵、炮兵钱粮不够呢!”

“王和,传常千雁、秦翼明!”

朱至澍一拍桌面,脸上的神情却不是生气,而是惋惜之后、旋即又重压之下匝然释负的轻松。

三监的事情一天得不到彻底的解决,川蜀就埋着一颗雷。

这颗雷早点爆掉,自己就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处理别的事情。

而重庆三监的事情,现在看来就是那根导火索,这一波雷爆必然会凶猛,但只要安然过去了,那三监这事,也就彻底的稳定下来了。

朱至澍收拾起床的时间里,紧赶慢赶的常千雁和秦翼明,也赶到了王府。

坐在厅内等朱至澍的时候,秦翼明是满头雾水,不知道这么早的时间,殿下找自己是所谓何事?

但常千雁却是心里透亮,灌县旷工暴乱的消息,他几乎是和朱至澍同步收到的消息。

很快,朱至澍便来到了议事厅内。

“这么早找两位过来,是因为发生了一件大事。”

“昨日灌县遣使回报......”

朱至澍没有多做寒暄,直接就开始了正题。

“大胆,这干大户商行竟敢如此!”

“还有那些旷工,不识殿下恩德、被小人蛊惑,做下冲击官衙、杀害官吏之事,简直是无法无天!”

“殿下,末将请命前往平叛,五日之内,定将首犯擒之送于殿下面前,听候殿下发落!”

身为武人的秦翼明听完朱至澍的讲述,气的下巴两寸长的胡须都止不住的跳动,第一时间起身请缨,身上的铁甲哗啦啦响,悍勇之风展露无疑。

常千雁则是波澜不惊,安坐在一边等着朱至澍下令。

锦衣卫的千户,想的事情比纯粹武夫的秦翼明要多多了。

殿下既然把自己和秦翼明叫来了,那肯定不是来议事的,不然就是叫龙文光、刘之温等人了。

只叫自己这两把刀,只能说明,殿下心中已经有了决断,自己安心等着便好。

而且自己和秦翼明的身份也不同。

他是武将,主动请缨本是份内事;自己是爪牙,听令就好,太多主见反倒容易引起上头的猜忌。

正如常千雁所想,看到秦翼明愤怒的请缨,朱至澍笑了笑。

“老秦你稍安勿躁,都是一军主将了,你看常千户,进来就没说两句话,倒是把我的好茶喝了不少。”

“哈哈,殿下恕罪,卑职就这点口舌之好。”

“没事,尽管喝,但能喝也要能做事。”

“灌县那事,老秦你也不用着急,这次有你上阵的机会。”

“你带上第一旅1团跟着本王,让川军团的其它将士们也做好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84章 川军团、出发(2/2)

时出发的准备。”

“至于千雁,你就先行一步,把那边的底子给本王摸清了,待本王到达灌县的时候,本王要知道哪些人是背后的主谋!”

“再给你提个醒,不妨把网张大一点,这一次,只怕这窝鱼,可不只是灌县,多的很呢!”

“殿下的意思是?这些商行大户们都要忍不住了,约定好了一起作乱?”

秦翼明这时候才有点回头味来,惊讶的问道。

“正是如此。”

“以所谓的民意裹挟国事,这可是这帮用钱买通了笔杆子的商行大户们,玩了一千多年的把戏了,熟练的很。”

“这一次在重庆被本王连根拔起,唇亡齿寒,他们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但他们将本王看做以往那些被他们欺负惯了的官吏,可就大错特错了!”

“老秦、千雁,你们的刀,还利嘛?!”

“殿下所指、所向披靡!”

朱至澍一发问,秦翼明和常千雁纷纷起身,半跪在朱至澍的面前,斩钉截铁的回道。

“好,千雁你先走一步,老秦你先回去准备好,本王先往龙巡抚那去一趟,下午时分便一起出发!”

“是!”

秦翼明和常千雁大声应道。

接见完秦翼明和常千雁这两把锋利的尖刀后,朱至澍快马来到了龙文光的巡抚衙门。

此时巡抚衙门已经是众大员齐聚,不但有巡抚龙文光,还有布政使刘之温、按察使张继孟、总兵刘镇藩。

四位川蜀的大员已经齐聚巡抚衙门等候朱至澍摆驾了。

灌县出现民乱围攻县衙的情况,这是自张献忠败退后,川蜀最大的一次动乱,作为一地的长官,自然要慎重对待。

朱至澍也没有再赘言,表明了自己镇压到底的态度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应对了。

而且众人和朱至澍一样,都认为这次民乱,不单单是灌县,很有可能会在商行大户们的蛊惑下,蔓延到川蜀全境。

所以经过商议。

龙文光作为巡抚,继续坐镇成都总揽川蜀全局;

刘之温则是担当起布政使的职责,在民政方面,竭尽全力协助龙文光稳定川蜀;

张继孟则是坐镇巡检司,总纲各地巡检司运作,防范及预警每一地类似事件的发生;

刘镇藩不但将成都城仅剩的一万多旧军分成若干小型特遣军,和川军团第一、第二旅外的其它将士一起,进驻其它府城,协助巡检司防范、清缴民乱;

目前川军团只有3000杆火绳枪,只有第一、第二旅共6000人完成了换装,其它一万四千人都还只是举着长矛训练呢。

但这难得的见血机会,朱至澍还是不想错过,虽然烈度低,但也是一种历练不是?

刘镇藩还勒令之前派往泸州、重庆、达州等地驻防的旧军,在加强边境的封锁防御的同时,分出一定的兵力,协助巡检司防范、清剿民乱。

同时他还应朱至澍的邀请,将带着2000骑兵跟随朱至澍一起去灌县平乱。

朱至澍这么安排也是有目的的,既然要改制旧军,那肯定要刘镇藩实际看一看新军的战斗力,不然如何让刘镇藩心甘情愿的交出兵权?

对于旧军改制后刘镇藩的去处,朱至澍也早就有了安排,那就是川蜀一直空缺的都指挥使!

总兵只是临时差遣,眼下战事已经结束,该撤就要撤。

但作为最早投效自己的大员,朱至澍自然不会亏待。

反正刘镇藩不论是忠心还是能力,在成都守卫战中都证明了,还便好好的在川蜀发展吧,姑且在都指挥使发挥发挥余热。

四位大员都明确了自己接下来的工作后,朱至澍带着仪仗来到了城外的川军团大营。

秦翼明早就已经领着川军团第一旅1团的将士们等候许久了。

“川军团、出发!”

烈风滚滚中,朱至澍没有废话,坐在战马上,宝剑“呛”的一声出鞘,指向西北灌县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