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 第835章 民族脊梁和改革律法

第835章 民族脊梁和改革律法

   第835章 民族脊梁和改革律法(1/2)

朱至澍也不是穿裤无情,才想着要撸下马士英、龙文光等老臣;

而是他们的岁数和身体情况,实在是已经不再适合、在那等事务繁忙的高位之上任职了。

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是客观的;

不会因为志气和抱负等主观因素而有所改变的。

廉颇七十多岁还能征战沙场;

前提也是廉颇一顿饭斗米、肉十斤,能被甲上马不是?

若是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都不好,还在那等高位上强撑的话;

那将一定会影响工作的正常运转。

于国于民都是不利的。

所以;

将已经六十二岁的马士英、和已经六十六岁的龙文光预备退休,已经是朱至澍不得不去计划的事情。

其实明朝时期,本就有自己的一套官员退休制度。

只是不叫退休,而叫致仕。

‘文武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这就是明朝的退休标准。

且不同的品阶,致仕之后的出路还不同。

三品以上者,官员按现职致仕;

四品以下者,任现职满三年且无大过者,可升一级致仕。

只是因为国家新定、各方面都需要人才支撑;

所以这致仕制度,现在还未来得及严格施行而已。

而在朱至澍的计划里;

接下来的两三年时间中,致仕制度就要开始施行了。

不然每年都这么多的读书人,出路在何处?

高位全都让老家伙占着、年轻人没有出路,不但会使得整个大明暮气沉沉、缺乏活力和创新;

还有可能会出太乱子的。

只是这些老臣在致仕赋闲之后,不能真就回家养老;

做一个闲云野鹤、偶尔恣议政事的乡间老翁。

他们的丰富的阅历和主政经验,是不可复制的瑰宝、是极为贵重的财富。

若是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而若是利用得当,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所以朱至澍打算对马士英、龙文光等有能力、有品德的重臣进行返聘;

让他们在新的岗位上,继续为国为民发光发热。

连职位都想好了——进内阁!

但退休、返聘龙文光、马士英等老臣等设想,都还只是后话;

眼前的紧要事情,却是先要妥善处理好。

“准。”

朱至澍在马士英发来的电报上,写了个俊秀的‘准’字;

以示认同马士英对‘五歌姬案’的定罪量刑。

主犯斩首、从犯削爵流放。

这个量刑,从哪个角度上来说,也都说的过去了。

且通过赞同马士英这个量刑程度,还表明了朱至澍自己的三个态度:

一是以《大明律》为依照、依法治国。

这是朱至澍一直以来的追求。

没有人可以英明一辈子;

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的继任者、下下任继任者也和自己一样英明;

没有人可以保证下面办事的人、也和自己一样一心为民。

人治是一定会出问题的,早晚而已。

这种铁打的现实面前,法治就是必须要走的道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835章 民族脊梁和改革律法(2/2)



只有走上法治,大明才能千秋万载;

汉人的国祚才能长期存续,百姓才能少受些改朝换代、烽火遍地之苦。

二是南疆人和汉人一样、都是汉人。

不论之前是哪个民族;

只要入了大明、改了汉名,那就都是汉人。

既然都是汉人,那就要一视同仁。

即使他是男爵的爵位,犯了罪那也和普通汉人一样,按照《大明律》来定罪量刑。

不因为他是男爵、是权贵、是南疆人,就减轻刑罚。

当然,也不会因为他之前是南疆人或者是别的民族的人,就加重刑罚。

三是告诉汉人们、再也不用畏惧异族和权贵了、要昂头挺胸的做人。

南疆人又如何?

男爵又如何?

只要犯了罪、哪怕只是杀了五个最低贱的娼妓。

也是该杀就杀、该流放就流放。

借着这一次‘五歌姬案’,将软弱了许久的汉人脊梁骨、彻底的再树立起来;

并让它比之前更挺直、更坚硬!

在这一次次的加强当中,国家自信心、民族自信心将前所未有的强大。

而一个有强烈国家自信心、民族自信心,又有亿万人口基数的国家;

蕴含着的力量有多强大?

令人闻之色变。

如此,‘五歌姬案’便算是盖棺定论了。

而此事虽了,但由此事而浮出水面的许多事情,还在等着朱至澍一一处理。

例如大明律法的进一步完善。

经过数年时间重修的《大明律》,较太祖时期制定的大明律的确合理了许多,更加适应已经过去了两百多年的当下大明。

但只是更适应而已,远远还称不上完善。

既然朱至澍要推行‘依法治国’;

那第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有法可依’。

在这之后才是‘有法必依’。

所以,进一步改良、丰富、完善《大明律》,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而且朱至澍登基已经有些年头;

大明如今也称得上是四海升平、国富民强。

进一步改良、丰富、完善《大明律》,也有了不错的基础。

这种情况下,朱至澍决定开始新一轮的律法修订。

“伯功(刑部尚书张继孟的字)。”

“关于修订《大明刑法》一事,朕的想法大致上就这么多。”

“具体如何拆分合并、如何兼容并顾、如何才能更加的合情合理;”

“这些修订的细则,就得伯功你多花花心思了。”

“当然;”

“朕也知道修订律法一事之艰难、也知道慢工出细活的道理。”

“所以不给你设定具体目标、也不给你划定时间;”

“伯功你用心做,有什么成效了,和朕说一声即可。”

处理完了‘五歌姬案’之后,朱至澍收拢心神,继续刚才的话题。

对侯在堂下的信毅伯、刑部尚书张继孟说道。

“臣明白。”

“臣必当尽心竭力。”

“臣计划暂定每月向陛下汇报一次进展,陛下以为如何?”

张继孟起身,对朱至澍行礼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