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 第833章 这是一个政治问题

第833章 这是一个政治问题

   第833章 这是一个政治问题(1/2)

“陈大人;”

“你是咱们陕西的提刑按察使。”

“刑狱是你的份内之事。”

“就由你先说说,‘五歌姬案’、该当如何定罪量刑吧。”

案件结果通报完毕后,会议厅中静寂了好一会。

每个人都不敢主动开口说话,生怕表现的出类拔萃、以至于沾惹上这个难缠的麻烦。

但有的人避的过、有的人却怎么也避不过。

例如陕西巡抚马士英;

以及陕西的提刑按察使。

一个是陕西的最高行政长官;

一个是份内直管的事情。

两人怎么都避不过。

所以;

在静寂一段时间后,马士英还是主动开了口,问起了提刑按察使的意见。

“按大明律:”

“主犯钟于明杀人,当斩首。”

“从犯钟爱明隐瞒案件真相、包庇罪犯、教唆杀人,当削除爵位、斩首。”

“从犯两位奴隶杀人,当斩首。”

“从犯七位奴隶强奸妇女,当流放边疆、充做苦役二十年。”

“且因为这些人乃是聚众强奸,当从重处罚,流放边疆、充做苦役三十年。”

“从犯钟于明舅卫明疆隐瞒案件真相、包庇罪犯,当削除爵位、流放边疆充作苦役五年。”

“从犯......”

被马士英亲自点名的提刑按察使起身。

一番行礼之后;

用无悲无喜、不卑不亢、好似毫无情绪波动一般的语气,念出了他认为应当的量刑。

而在他说完之后;

满堂的相关官员表情各异。

有不断点头、以示认同的;

也有眉头紧蹙、心中带着异议的。

包括巡抚马士英都是如此。

“嗯,不错。”

“陈大人不愧是我陕西的提刑按察使,对《大明律》深有研究;”

“量刑完全依照《大明律》,不偏不倚、刚正不阿。”

“巡抚大人谬赞了。”

提刑按察使对马士英拱了拱手,谦虚的说道。

“嗯,陈大人请坐。”

马士英回了一礼,让提刑按察使就坐。

然后话锋一转,接着说道:

“这种量刑,虽然是完全按照陛下主持编修的《大明律》所定,符合法理。”

“但是,这等量刑程度,当真是陛下所要的吗?”

“这种量刑程度,可以平民忿、消民怨吗?”

“这些事项,陈大人有没有想过呢?”

“诸位大人不妨也一起想想这个问题。”

“尤其是胡大人和卢千户。”

“你二人一人是督察院陕西分院的院长、一人是锦衣卫陕西千户所的千户;”

“两人都是直接向陛下报告,应当是最明白陛下心意之人才是。”

“你二人也帮忙出出主意。”

马士英再次点了两个人的名。

督察院和锦衣卫,和地方的巡抚衙门并不是一体的。

这两个机构,和督军司、龙隐卫一起并称‘四卫’,是直属于朱至澍自己管理的机构。

且这两个机构的职能和定位,也和布政使司衙门、知府衙门、知县衙门等地方衙门大不一样。

承担着监察百官、晓喻民情、向朱至澍直接汇报等职责和权力的他们;

非但和地方衙门不是一体;

甚至可以说是对立关系。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马士英还得征询下督察院和锦衣卫的看法;

以免自己做出了错误的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833章 这是一个政治问题(2/2)

定。

若是以本心来说:

他何尝不想像刚才提刑按察使说的那样、完全按照《大明律》来定刑?

简单直接不说,还没人能挑出错。

但坐在巡抚、这个一布政使司最高官员的位置上;

他不得不比下属官员要想的多一些。

‘五歌姬案’,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死伤案件。

其中掺杂着民族矛盾、民意舆情。

更还有最大的一个矛盾——陛下的真正心意。

这已经是一个政治问题了。

“呵呵,巡抚大人客气了。”

“下官和卢千户,就是个旁观者。”

“所作所为,不过是帮着陛下这里看看、那里看看;”

“具体拿主意的事情,还得是巡抚大人和诸位大人。”

“我二人就不多置喙了。”

督察院陕西分院院长和锦衣卫陕西千户所千户两人互相看了看,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置身事外。

这事情太复杂了。

量刑过了,那就是违背陛下编修的《大明律》,与陛下推崇的法治理念不符;

而且,陛下有没有保护这些南疆权贵的心思在呢?

毕竟这些人、可是陛下让人千里迢迢将他们掳掠来的,未尝就不会有这个心思。

但要是量刑轻了,那又会难平民怨;

甚至陛下有没有借此事、清除这些南疆权贵的心思呢?

虽然从陛下命人将这些权贵掳来大明来看,应当是没有这等心思的;

但万一此一时彼一时呢?

马士英烦心的,不就是这量刑的轻与重嘛?

若是只论案件本身,那其实简单的很;

哪里值得这么多大臣,坐在一起讨论这事。

所以啊;

这事太难了。

两人还是做好自己监察百官、晓喻民情的本职工作就好。

只要百官在这事上不存在营私渎职、受贿包庇等行为;

两人就站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听着看着就好。

这一干官员们到底商量出个什么样的量刑标准,两人并不关心、也不想去关心。

“好吧。”

“那就咱们接着商议。”

“诸位大人什么意见?”

“是觉得就该不偏不倚、按照《大明律》定罪量刑呢?”

“还是该调整一二,轻些或者重些?”

看到督察院和锦衣卫两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明哲保身做派,马士英无奈的叹了口气。

对于两人的这种选择,马士英没有一点办法。

两人部门特殊,不归自己这个陕西巡抚管;

甚至连自己上头的各部尚书,都管不着这二人。

而且他也能理解两人的做法。

易地而处,他也会做出这个选择。

这个难缠的旋涡、傻子才会想着主动踩进来呢!

他只能将目光重新看向了布政使司衙门、以及知府衙门的一干官员;

期待着他们能给拿不定主意的自己一点启发。

“大人。”

“既然大家都拿不定主意。”

“那不如发报去问问陛下的意思吧?”

“如今电报已经修到了西安,天涯咫尺、瞬息即达。”

“说到底,这事的难点、就在于陛下的态度。”

“有了陛下的授意,咱们处理这事也就不会这么没有头绪了。”

“您看呢?”

在沉寂了一会之后;

还是刚才起身说话的那名陈姓提刑按察使站了起来,对马士英提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