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 第823章 明军数量和军队改制

第823章 明军数量和军队改制

   第823章 明军数量和军队改制(1/2)

“谁知道呢?”

“现在这事暂时也就是个传言,本座也只是听到了些风声而已,细则还一点都不知道呢。”

“等着吧,年内、最晚明年估计就有眉目了。”

“总得在后年大战再起之前将改革完成吧?”

“希望咱们贵州军团,在这次改革中能有个好名字。”

孔庆元感慨着说道。

作为现任的贵州军团军团长,孔庆元自然希望自己这个军团,能够在各方面都出类拔萃。

孔庆元是贵州军团的第三任军团长了。

随着原本只掌控西南地区的朱至澍的实力快速膨胀,麾下的人事任命也几经调整。

就拿贵州军团举例。

贵州军团的第一任军团长;

是正三品武官、加授奉国将军、少将军,现任宁夏军团军团长的李牧虎。

第二任军团长;

是正三品武官、升授定国将军、少将军,现任河南军团军团长的高一功。

但不论是哪一任军团长;

都将自己现在呆的、或者曾经呆过的军团视为嫡系;

都希望它能越来越好。

“那必须的啊。”

“咱们贵州军团,那可是陛下最早成立的几个军团之一呢,陛下自然会照拂一二才是。”

“哎呀,也很难说哦......”

“如今咱们大明的军力,空前的强大;”

“光是内陆,就有二十多个布政使司、二十个野战军团了。”

“再加上三支海军。”

“这样拢一拢,得有一百多万了呢。”

“陛下若是记不得咱们贵州军团了,也很正常。”

“而且,若是日后东北那边、以及南疆那边也要建立野战军团的话;”

“那咱们大明,不得有三十个野战军团、一百五十万野战军?”

“我滴个乖乖......”

“这、这、这也太多了啊......”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原来咱们大明,养了这么多军人了啊?”

“陛下更要记不得咱们了!”

谭东雨掰着指头数了数现在的野战军团数量,自己都有点被吓着了,说话都有些结巴了。

哪怕是一百多万头猪,赶到一起那也是铺天盖地、一望无际、吓死个人了。

更何况;

这可是一百多万装备精良的大明野战军啊!

太吓人了!

“是啊,不少了。”

“但也不算太多。”

“宋仁宗(1022年-1063年)时期,光禁军就有八十多万呢。”

“再加上地方的厢军、乡军,狄夷归化的番军;”

“起码也有一百几十万了。”

“而宋仁宗时期那是什么光景?当今陛下治下又是什么光景?”

“所以说啊,不算多。”

“但应该也不会再扩建了。”

“一百万野战军队,养的也是挺辛苦的了;”

“你看江南地区的那几个军团,现在用的是什么装备?”

“刀箭、长矛,还有福王那时候造的火枪。”

“比起咱们军团装备的标准4365式后装滑膛步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823章 明军数量和军队改制(2/2)

那差的可不是一筹半筹。”

“虽然这也是因为江南承平许久、不需要太强的武备的关系;”

“但也能看出:”

“朝廷养咱们这一百多万军队,还是很吃力的。”

孔庆元从一旁的士卒的手上,取过一支制作精良的标准4365式后装滑膛步枪。

一边把玩着,一边说道。

“再就是有咱们这一百多万也够了。”

“如今陛下圣明、百官用命,政通人和;”

“内陆地区除了西南那边极个别缺心眼的生番土司偶尔蹦跶下之外,已经很多年没听说过有大的乱子了。”

“这种情况下,内陆地区已经不需要大量的野战军屯驻;”

“有各府各县那些个守备军看着,便足以应对了。”

“这也就使得,咱们这一百多万的野战军,绝大多数都可以用于对外作战。”

“试问当今天下,谁能挡得住多达百万的我们?”

“以南疆之大;”

“也不过就是三十万大军、三年时间平定而已!”

“而且,从这里也能看出陛下改革军制的思路。”

“将此前按布政使司命名的方式,改为另一种命名方式;”

“不就是为了淡化军团和布政使司之间的联系,方便各地调动驻守吗?”

“所以本座猜测:”

“近些年,应该是不会有大规模的军团扩建了。”

“当然,若是咱们大明的疆域又再次大大的扩张了一圈,那就又是另一回事了,哈哈哈......”

孔庆元朗声大笑。

脑海中已经有了大明疆域进一步扩大;

最终打下了一片亘古未有的辽阔疆域的壮观盛景。

“哈哈哈,军座分析的极有道理!”

“期待咱们大明的野战军,能再次扩建、扩建的越多越好!”

“诶,靠岸了靠岸了。”

“军座,轮到咱们登岸了......”

随着一阵轻微的震动,巨大的海船缓缓的靠泊在了栈桥上。

一名名在大海上航行了近一个月之久的明军将士走下跳板;

双脚结结实实的踩在了这片、他们已经阔别了许久的陆地之上。

从天统元年八月离开大明内陆、登船踏上征途;

到天统三年乘船回到广州港、再次踩上大明内陆的土地。

说起来只是几句话的功夫;

但时间,却已经横跨了三个年度!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说的就是这等场景。

孔庆元已经算是比较幸运的了。

他这支兵马登船早,得以早一步回到广州、休整放松。

远在千里之外的南疆,还有不少奉调回内陆的军队,这时候才刚刚登船启程呢。

“孙大人,这是最后一批了吧?”

港口的送行高台上;

一身戎装的秦翼明望着那一艘艘缓缓离港的海船,对一旁的兵部侍郎孙悦问道。

大军获胜凯旋;

作为此次南疆战事的督帅,秦翼明自然要来送一送。

孙悦也是此理。

作为兵部派驻此处的最高官员,他也要亲自来这里、送一送这些回返内陆的将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