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 第817章 南疆之战告靖

第817章 南疆之战告靖

   第817章 南疆之战告靖(1/2)

而秦翼明特别关心的刘文秀,这时候正站在山头、眺望着不远处的海港。

即使檐盔宽大的帽檐、已经挡住了很大一部分刺眼的阳光;

但面对着太阳的他,还是被刺的有些睁不开眼。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看见那支浮海而来的船队;

因为这支船队、实在是太大了!

“好家伙,这怕不得有上百艘船吧?”

“海军强大就是方便啊,这下咱们围攻柔佛都城的军械弹药,就不用担心了。”

“多派点弟兄过去,帮着一起搬卸。”

“早日拿到武器装备、早日拿下柔佛都城!”

“都督和陛下,还在等着咱们的好消息呢。”

看着远处连绵一片、仿佛一团白云一般的风帆,刘文秀心中大喜不已。

和秦翼明分兵之后,刘文秀便领军沿着丹那山脉南下、攻伐柔佛国。

丹那山脉很长,几乎贯穿了整个柔佛国、一直延伸到马六甲海峡。

这种地形,一般的军士行军还好;

但炮兵、弹药、粮草等笨重的军械辎重,走起来却是万分艰难了。

以前没条件、没办法;

再难也只能拖着走。

但如今有了更好的解决办法,自然还是可以偷懒就偷下懒。

所以南下的大军、只携带了一部分必要的军械。

大部分的笨重军械辎重,都是由海船运送;

然后在约定地点卸下、交付给刘文秀的军队。

而今天,就是约定交付的日子。

几天之后,顺利的拿到了重装备和补给弹药的刘文秀大军,对柔佛国都发起了总攻。

又是几天过后,柔佛国都被攻破;

惶惶不可终日许久的柔佛国王马末一世请降。

刘文秀一边遣信使向秦翼明报捷;

一边亲自领军、向此行的最后一座要地——狮城进发。

并于六月底、攻克了这座扼守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岛屿!

到了这时候;

跨度长达三个年头、实际进行了两年的南疆战事,终于以大明的全胜而宣告结束。

朱至澍主政的大明,彻底的攻占了这片富饶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的疆土!

在这之后;

参与南疆战事的三十余万大军就地驻守;

在新的命令到达之前,开始执行肃清残敌、镇压反抗,维持治安、保护移民等低烈度任务。

同时;

一艘艘从大明开赴而来的海船陆陆续续的抵达、靠泊在南疆各处。

运来了一批批勤劳的移民、农具和耕牛;

运走了一船船的金银、香料和粮食等财富。

还有一些船只,搭载的则是南疆各国投降的王公贵族。

他们的目的地,是曾经令他们神往不已的天朝上国的国都——大明北京城!

但这一次,他们却没有以往出使大明时的激动了。

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是无比的沉重。

因为他们都知道;

这次去了大明,有生之年、都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返回故土了。

明军将他们这些权贵收罗一空,又用海船万里迢迢的运去大明。

如此大费周折;

自然没有将他们再放回来的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817章 南疆之战告靖(2/2)

且他们能成为权贵,自然也不是傻子。

大明的这番做法;

不就是为了削弱南疆地区的实力、利于大明对南疆的统治吗?

既然是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又岂会让他们回去?

但看透归看透,他们却没有说不的权力。

大明请他们去,用的不是商量的语气、相请的态度;

而是明晃晃的刀枪。

战场上打不过,自然只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这些南疆权贵在前往北京的路途中时;

远在北京的朱至澍,也在为南疆战事的全胜告终而欢喜和忙碌着。

八月底的时候,朱至澍便收到了已经攻克东吁、柔佛两国,南疆战事第二阶段胜利结束,南疆全靖的加急军情。

六月底才结束的战事,能如此之快便为北京城的朱至澍所知晓;

得归功于完善的驿站系统、以及小有所成的电报系统。

去年年中的时候,朱至澍便向新任电信部尚书史可法提议改革驿站系统。

然后在史可法的主持和推动下、在朱至澍力排众议的支持下,驿站改革已经顺利的实施了近一年的时间。

如今大明的驿站;

已经不再和之前那般只服务于军国重事的急递、以及持驿符的官员的接来送往。

而是开拓了传递民间书信的新业务。

看似一封书信只能赚个几文、十几文钱,仿佛是一门极不起眼的小生意。

但在这个通讯方式落后的年代;

通过驿站传递书信、已经是最高效的通讯手段了,人人都用得着。

也就使得,这项看似所赚不多的业务,用户基数以亿万计!

哪怕是数字一、这个最为微末的数字;

乘以如此庞大的基数,都将得到一个恐怖的结果。

所以,只运行了一年的驿站改革制度,便给驿站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收入。

甚至还超出了朱至澍认为的、只能稍微贴补驿站开支的预测,已经足以填补驿站开支的三成!

使得原本疲态尽显、趋于破败的驿站系统,重新焕发出了新生和活力。

也就使得,军情的传递、比此前更快了!

再然后就是小有所成的电报系统了。

经过一年时间的紧张施工,三条电报线路中的东路线,京城已经能够直通南直隶的徐州;

西路线则是接近了潼关;

北路线则是直通到了云中城(今呼和浩特地区)。

从南疆来的军情先是走海路,然后在广州登陆;

之后就是一路走驿站、快马加鞭送达到了徐州。

到了徐州就有种更快的传信方式了;

那就是直接发电报到京师。

而京师离徐州的距离、足足一千五百里!

也就是说,驿马可以少跑一千五百里、省下数天的功夫!

这也使得,朱至澍尽快的知晓了南疆战事的情况。

一年一千五百里;

在这个时代来说,是非常高效的施工速度了。

之后恐怕再难保证这个速度。

因为京师到徐州,大多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

而过了这片、尤其是过了长江之后,后面的路可就难走了。

江南的丘陵山地地形,会让电报线路的架设难度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