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 第807章 新旧学合作并存

第807章 新旧学合作并存

   第807章 新旧学合作并存(1/2)

“哈哈哈,既然起吕也如此觉得,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那不知对于新旧学合作并存一块,起吕有什么好的法子吗?”

看到孔兴燮识时务者为俊杰、选择了和自己合作;

话题也顺利的进入到了新旧学的合作事宜上。

得偿所愿的朱至澍很是开心,并趁热打铁的问道。

“这个...这个...”

“陛下不是已经下旨,将会在明年的童试中正式加入新学的内容;”

“且在各府,都已经有新学学堂建立了吗?”

“臣以为,这已经是很好的开始了。”

“假以时日,或许只需要二三十年、两代人的时间,新学就能够深入人心、为普罗大众所接受了。”

朱至澍的这个问题,又让孔兴燮难以回答了。

他只是个十六岁的孩子而已;

连山东布政使司都没出过几趟呢。

写写文章不在话下,但对于这种具体庶务、实在是不擅长。

“起吕说的是。”

“但只是以上这两个举措可远远不够。”

“暂且不说新学推广效率的问题,就说各府早已有之的旧学学堂,该如何与新学学堂并存呢?”

“一府之内有两所教授内容不一的学堂,实在看着碍眼。”

“所以朕觉得:学堂不应分新旧。”

“应当将现在各府中分立的新旧学堂合二为一、一起授课,让学生们多学些科目即可;”

“如此,方可彰显新旧学通力协作、相辅相成的大势。”

“另外,朕还觉得,孔府在这一块也应当做出表率。”

“此前孔府子弟多在家学中就学;”

“这朕也能理解,孔府的家学,比之县学、府学自然是不差分毫、甚至是犹有过之。”

“但如今新旧学堂合立、科举中也会加入新学内容,孔府子弟还是只上家学就不够了。”

“等新旧学堂合立之后,孔府子弟也去新学堂就学吧。”

“起吕以为如何?”

新旧学合作,可不是喊喊口号就可以的。

只有孔家的人都去新学堂就学了;

才能让天下人真正的明白、自己推广新学决心之坚决;

才能让天下人明白,新旧学并存合作、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定局。

如此,新学才能真正的得到推广、打开局面!

在这种影响到全局的大是大非面前,孔府的家学如何?

已经是不重要的事情。

孔家人必须为新学推广这一重大的历史进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

“陛下说的是,全凭陛下决断!”

朱至澍的新要求,让孔兴燮再次迟疑。

但在迟疑了一会之后,还是认清了形势、下定了决心,点头答应了下来。

“哈哈哈,好!”

“有起吕的承诺,朕就放心了!”

“起吕放心;”

“儒学此前于国于民有大功,此后也会一直在。”

“衍圣公也是如此。”

“而有了起吕的协助,新旧学融合并行一事,必将顺风顺水;”

“大明、以及大明治下的亿万汉人,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807章 新旧学合作并存(2/2)

将因此受益。”

“不论是大明还是朕,都会一直记得起吕今日做出的功绩的!”

终于将这事谈妥的朱至澍分外开心;

起身走到孔兴燮的面前、拉起了孔兴燮的手,真挚的说道。

整体上来说,这一趟的目的还是很顺利的便达成了;

有了孔府身先力行,新学的推广,必然会走上快车道。

而能这般的顺利,孔兴燮的配合至关重要。

不论这孔兴燮如此配合是因为恐惧还是因为大势,又或者是因为年幼;

朱至澍都承他这份情。

之后若是孔府当真在此事上配合的好、尽心尽力;

衍圣公这个爵位,朱至澍也不会吝啬。

一个空头爵位而已;

无非就是每年拨点钱粮的事情。

和整个大明的文明进程比起来,又算得上什么呢?

“臣、谢陛下恩德!”

“臣谨记;”

“在推动新旧学合作并存上,孔家必将尽心竭力。”

“等济宁新旧学堂合并之后,臣便让孔家子弟前去就学。”

听到朱至澍的允诺,孔兴燮差点喜极而泣!

他相信朱至澍这话说的是真的;

当今陛下重信重诺、至诚至信的好名声,早就传遍了大江南北。

既然陛下今日当着自己的面,许下了保留儒学道统、以及衍圣公爵位世袭罔替一事;

那只要孔家人日后不主动寻死,这爵位,就保得住!

自己,在保留住家族爵位这块,总算是对得起先人了。

“好!”

“那这事,就这么定下了。”

“朕以茶代酒、敬起吕一杯!”

大事得定,朱至澍彻底放松了下来;

端起已经凉透的茶水,对孔兴燮遥遥示意之后,一口饮尽!

十月份的山东,喝凉水已经有些冻牙齿了,但朱至澍丝毫没有顾忌。

“好了,这事就先这样。”

“起吕你让下人准备下,然后带着朕、一起去祭拜孔老先生吧。”

新学的事情已经商议的差不多了;

朱至澍这才主动提起了此行的第二个目的——拜祭孔老先生。

朱至澍亲自要求、加上是这等荣耀至极的事情,孔府上上下下自然不会怠慢;

不多会功夫,祭拜孔子的一应事宜便准备完毕。

朱至澍洗手净面、在孔兴燮的带领下,正式开始祭拜孔子。

“孔老先生在上,后生晚辈朱至澍有礼了......”

“......”

“朕不但现在要推进新学和旧学在府学层级合二为一,今后还将继续大力推广新学;”

“使其共同为大明、为汉人的福祉做出贡献。”

“并且将来还要下沉至县学、乡学!”

“让天下的汉人,只要想读书、便都能有个读书的地方、都能读的起书;”

“真正实现老先生所主张的:有教无类!”

“让我大明,有无数能写会算、能说会道的有学之士;”

“真正实现往来无白丁!”

“到时候,该是何等的盛况?”

“到时候,天下哪里我汉人去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