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 第780章 湄公河的夜风

第780章 湄公河的夜风

   第780章 湄公河的夜风(1/2)

吃过午饭之后,郑无味、刘大力二人便出了门,直往不远处的晒谷场赶去。

春燕和刘大婶本来想跟着,被刘大力给赶了回去。

这通知卖粮的事情,结果实在是太难说了;

保不准一会就有冲突。

两个大男人伤着点皮肉没关系,妇道人家要是伤着了身子,那可就一切都完了。

而且,刘大力可不只是指着自己的女儿和女婿能给他生一伙外孙;

给春燕再添几个弟弟妹妹的事情,他也不是没想过呢。

反正现在不收丁口税、地又足够,养得活!

等郑无味两人赶到的时候,晒谷场这边已经聚集足有两三百人了。

按照惯例,十户为一甲、设甲长;

十甲为一保、设保长。

以移民过来的家庭,多为四五口的小门小户为算;

一甲管理的人、约有四五十人;

一保管理的人、约有四五百人。

而正如刘大力家的刘大婶和春燕没来一样,并不是每户家里的所有人都会来;

所以晒谷场里,暂时就聚集了两三百人。

但就这也已经不少了,让第一次应对这么大场面的郑无味,不禁有些紧张。

“郑保长......”

“郑师傅......”

“味哥儿......”

看到郑无味的出现,包括十名甲长在内的人,纷纷上前打着招呼。

有直接叫保长的;

也有叫郑无味的另外一个身份——做法事的郑师傅的;

也有相熟、叫声小哥的。

可见郑无味的人际关系,在这片还不错;

也可见能被选上保长,不只是因为郑无味识字的原因。

“哐!”

一声锣响。

看到人来的差不多了、各家各户都有人到场,郑无味也就没有多浪费时间,直接让人敲响了铜锣。

“诸位父老乡亲、本人乃是此片的保长郑无味;”

“在座的不少乡亲都是认识我的,我也就不多做自我介绍了,直接说正事吧。”

看到人群随着铜锣的声音渐渐安静了下来,郑无味这才走上一座石磨,居高临下的说道:

“诸位乡亲和我一样,千里迢迢的来到这南疆,已经差不多有五个月的时间了;”

“那我就问诸位乡亲一句,咱们、是为啥来这南疆的啊?”

“......”

“味哥哥,真就像你说的那么简单吗?”

“就你站到石磨上说了一段话,乡亲们就都同意卖粮啦?”

全身潮红、还溢着层细腻汗珠的春燕,整个人都缩在郑无味的怀中、俏脸埋在郑无味的颈窝里,微微喘气的问道。

养足了三个月的鸡,对于这个年代少有肉吃的人来说,效果还是很显著的。

虽然不是新婚当夜、初经人事;

但刚才的一番胡天黑地,还是让春燕有些经受不住。

潮水退却之后,眼下是一动都不想动;

只想腻在自己夫君的怀中,说会儿贴心的体己话。

“呵呵,差不多。”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但绝大多数乡亲还是认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780章 湄公河的夜风(2/2)



“大多数乡亲们还是明事理的。”

“虽然没读过书,但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差,民族大义一类的,他们还是懂得的。”

“那就好。”

“这下味哥哥,就不用为那收粮的事情而烦心了。”

“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吗;”

“陛下对我们好,那陛下有难处的时候,咱们也该帮陛下一把不是么?”

听到郑无味的回答,春燕悬着的心这才放下;

还有心思,说起了自己那看似朴素到不着边际、细品却挺有几分滋味的道理。

“呵呵,是这个理;”

“陛下对我们呐,好着呢。”

“要不是陛下、要不是这些军队,咱们现在哪能有这种安生日子过?”

“我又哪里能娶到你这么好的媳妇呢?”

郑无味拥着春燕,感受着胸前的软腻、摸索着春燕光滑的后背,满是感慨的说道。

“又说好话哄人家开心......”

“人家真的有那么好啊?”

夫君的情话,让春燕很是受用。

但女人就是这样,听到了之后还不满足,还想要听更多,所以继续追问道。

“当然啦,好的很。”

“哪里好啊?”

“这里......”

郑无味摸着春燕后背的手微微下滑,在春燕腰间的软肉上掐了一把;

“这里软软的,很好。”

“讨厌,痒......”

“还有呢?”

腰间软肉被郑无味的手抓的有些痒,春燕微微扭了下身子表示抗议,然后继续问道。

“还有这里......”

“这里更软,更好。”

郑无味不理会春燕的抗议,一只手甚至回到了自己和春燕紧贴着的胸口,满足的抓了一把,然后才调笑道。

“嗯......”

“还有呢?”

被郑无味这一通捣鼓,歇了好一会、已经缓过劲来的春燕也不拒绝了;

呢喃了一声,继续下意识的问着。

“还有啊?”

“还有就不好明说了,你自个儿细细体会。”

郑无味坏笑着不再言语,选择用实际行动告诉春燕。

与此同时,在另一个房间。

“你小声点,别整那么大动静。”

“被春燕和味哥儿听到,我、我这脸往哪搁啊,啊...”

“啊,怕什么,”

“没听他们那声音也不、也不小吗?”

“我刘大力今儿个,非得、非得给咱们家,再、再整出几十亩地不可!”

月明星稀、皎洁了这处大院的篱笆墙和房檐;

蛙鸣虫奏、嘈杂了本该寂静祥和的夏夜。

从南边海面方向吹来的微凉清香的夜风、逆着一路向南的湄公河,吹过一片片已经收割完毕、只剩稻茬的田地;

吹进了两岸、已经把根扎在了南疆的千家万户。

在带来阵阵清凉的同时;

也带来了滋润万物的湿润水气、带来了万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带了生命的希望和源泉!

已经是大明的南疆、在这一刻尽显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