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 第754章 太监的用处

第754章 太监的用处

   第754章 太监的用处(1/2)

如今时间,已经到了十二月初。

这些年来,北方是一年比一年冷了;

前两日,北京城便刚刚下了场大雪,皇极殿广场上的积雪,都足足有过尺厚!

这两日才见了些晴,能晒到丝丝缕缕的阳光了。

虽说数九隆冬的阳光并不显得多暖和,但是看在心里、暖在心里不是?

朱至澍体谅下人干活不易,便没让人将皇极殿广场上的积雪完全清理干净;

只让人沿着御道、扫出来一条可以过人的小道。

同时,自己也将日常办公的场所,由深处内宫的养心殿、搬到了就在午门往里几百米的武英殿。

养心殿太远了;

这种雨雪的天气,还动不动的就让大臣们去极远的养心殿觐见,朱至澍实在是于心难忍。

“陛下,旨意拟好了,您过目。”

虽然外面白雪皑皑、寒冬料峭,但伺候在一旁的秉笔太监手脚却很麻利,很快便将朱至澍的口述写成了圣旨,呈于朱至澍审阅。

“嗯,盖印吧。”

朱至澍看了看,确认没有问题之后,便递给了一旁的王和,着其加盖印玺。

“哦对了。”

“再写一份嘉奖令;”

“此嘉奖令,嘉奖全天下的将士,就说朕,感谢他们为大明江山的稳定、为亿万汉人的安宁做出的贡献。”

“大致意思就是这样,具体怎么写,你们看着来。”

“也要赶在年前送达各处。”

“嗯,若是实在无法年前送到,也尽快吧。”

“也怪朕,忙到现在才想起这事,但愿户部和兵部的人,早就已经想到这茬了吧。”

看着王和庄重的落印,朱至澍又想到了一事,再次开口说道。

同时,语气中也满是惋惜和愧疚。

都十二月初了,才来说这事,的确是已经太晚了。

离得近的还来得及送达,离得远的、例如此时应该还在交战中的南疆,却是无论如何也来不及了。

这时候,朱至澍更加的想念电报了。

若是这时候电报已经连到了南疆那该多好?

自己只要命人拍个电报,或许今天、南疆的人即可以着手准备这些,那便肯定来得及了。

“陛下放心。”

“刘大人(户部尚书刘之温)和王大人(兵部尚书王用汲)都是精于政事的人,说不定陛下思虑的这些,两位大人早就安排妥当了呢;”

“必定不会让前线的将士们受了委屈才是。”

“而且陛下日理万机,有些事情晚些才想起来乃是极为正常之事,将士们必定尽能体谅陛下。”

看到朱至澍自责的模样,王和眉目中也浮上一丝愁容,急忙出声宽慰道。

作为服侍朱至澍几十年的近侍;

王和对朱至澍的感情,早就已经不只是奴仆和主人那般简单了。

“呵呵,还是你会说话。”

“那你接着说说,朕不让秦都督继续执行第二阶段战事,反倒让其完成第一阶段战事后便原地驻扎休整、稳定后方。”

“秦都督以及前线的将士们,可会因此而埋怨朕呢?”

虽然王和的宽慰尽是套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754章 太监的用处(2/2)

,但朱至澍听过之后还是有些用的,脸上愁容少了不少;

甚至有了兴致,问起了王和、关于南疆战事上的事情。

前两天,朱至澍收到了秦翼明送回的、关于南疆战事的进展以及预期的公函。

公函中,秦翼明详细的向朱至澍汇报了截止到十一月份的时候、南疆战事的状况;

且乐观的估计,十二月底的时候,第一阶段战事便能基本完成;

并在最后向朱至澍请战,请求等过完年后,便趁热打铁、继续执行第二阶段战事,尽南疆之战的全功。

但朱至澍却拒绝了秦翼明的请战;

而是命令他在完成第一阶段战事之后,全军就地驻扎休整、转为守势;

保证第一阶段战事攻占的地域稳定、恢复其地秩序,保障移民扎根落地、安全生产为先。

“奴婢不敢!”

“奴婢乃是一介阉人,才疏学浅、怎敢妄议国家大事?”

“奴婢不敢,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却没想到王和根本没有回答,反倒是扑通一声跪倒在了朱至澍的面前,连连磕头请罪。

仿佛犯下了什么大错一般。

“让你说你就说嘛,哪那么多的心眼儿?”

“你随侍在朕身边也几十年了,朕什么脾性你还不清楚?岂是故意试探大臣的这种无聊之人?”

“你是朕的家奴,朕自然愿意信任你的忠心;”

“同时,你也应当为朕担起一些担子,以分担朕的负担。”

“朕让你帮着打理四卫(锦衣卫、龙隐卫、督军司、督察院)之事,也是这个原因。”

“不过话又说回来,你这谨小慎微、不敢逾越的态度,朕还是很喜欢的,要继续保持;”

“就该心中有数、手中有度。”

“朕需要一位能帮得上忙的得力太监,但并不需要一位‘九千岁’。”

“明白了吧?”

朱至澍看到王和这畏惧的模样,心中有些想笑;

但又觉得和自己希望的不相符,便多说了几句。

皇帝需要太监吗?

自然是需要的;

不然深居深宫之内、只是一人的皇帝,太容易被外庭给蒙蔽和架空了。

太监用好了,就是皇帝钳制外庭、洞察天下的得力助手。

且太监往往比外庭的朝臣要更加的忠心。

为何?

太监连个儿子都没有,唯一的靠山就是皇帝、所有的权力都是来自于皇帝,不对皇帝忠心对谁忠心?

所以皇帝对太监是最好掌控的,远比掌控朝臣要来的轻松。

当然,历史上也不是没出过太监反噬皇帝的事情。

但那也是因为皇帝太弱了,是特殊情况。

要是皇帝都混成了那模样,那这江山不是太监的也是外臣的,反正不是他皇帝的了,给谁都无所谓了。

“奴婢明白了、奴婢谨记于心。”

朱至澍轻松写意的话,在王和听来却好比是天雷滚滚、万钧之言;

此刻已是满额头的大汗、后背也湿漉漉的。

“明白了就好;”

“那就说说吧,秦都督和前线将士,会因此埋怨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