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 第69章 资阳县秋收

第69章 资阳县秋收

   第69章 资阳县秋收(1/2)

正在后堂中署理公务的资阳知县韩平,乍然间听到下人通传蜀王殿下莅临,下意识的还以为是有人恶作剧、下人被人诓骗了。

但稍微一想,万一是呢?

听说这位蜀王殿下年轻张扬,做事不拘一格,竟然亲上战场一线、还推行和祖制有别的全新的三监新政。那说不定外面的人,真的是蜀王殿下呢?

想到这里,韩平放下手中的毛笔、整了整身上有些褶皱的官服,起身向外堂走去。

一到外堂,便看到一老一少两人坐在堂中。

老的那人,也就四十出头,但却一身正气、一脸沉着,丝毫不为自己的出现而感到惊慌;

而少的那位,更是仪表堂堂、贵气袭人,径直坐在自己的主位上,神态自然的摇着手中的折扇。

堂外则站着几位威武的随从,俱是挎刀持剑,将县衙的值守衙役挡在门外,不让进入堂中。

韩平看到这幕,心中已经有些了然。

这阵势,就算不是殿下亲至,也是自己比不上的贵宦豪强了。

“两位贵客别来无恙,本县有礼了。”

韩平对着两人拱了拱手说道。

“方才下人通报,说是蜀王殿下亲至,贵客一身贵气,想来应当是八九不离十。”

“但事关殿下,本县却不能马虎,还是要看下凭证,劳请给本县过目一番。”

“哈!”

“老刘,孤猜对了是不是?孤就说他会查本王的凭证!”

“哈哈哈,你输了你输了,回头得跟着孤那批学生一起学习,可不能耍赖了。”

韩平话音一落,坐在自己主位上的那名看上去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便跳了起来,大笑着对下首就坐的中年人说道。

“殿下,注意仪态,臣答应的事,自然不会反悔。”

中年人也不恼,只是神色严肃的纠正了年轻人有些失态的动作和语气。

“好了好了,本王知道了。”

“王成仁,给韩知县看看。”

朱至澍笑吟吟的说道,然后便又正儿八经的坐了下去。

堂外的一名魁梧汉子闻言,则从怀中掏出一块腰牌、一本文牒,双手捧着,恭敬的送到韩平的眼前。

韩平不敢怠慢,掸了掸袖子,双手拿起腰牌仔细的看了看。

巴掌大的赤金腰牌上,一个方正的“蜀”字跃然其上,周边环绕着一圈“蜀王朱至澍、某某年制.......”等字样,看上去不像是假货。

随后韩平又翻开文牒。

上面详细的记载了蜀王殿下出巡的信息,还加盖了蜀王府、巡抚衙门的大印,错不了了!

“臣有眼不识龙颜,冒犯殿下,罪该万死,请殿下责罚!”

身份证实无误,那便该自己认错了。

虽然自己谨小慎微,本是有功无过,但谁让人家是蜀王殿下呢?

“诶,本王岂是那等迂腐之人。”

“你刚才做的很好,就该仔细核查,免得被不法之人给诓骗了。”

“你要不查就轻信,本王才要好好的想一想,你还适不适合做这个知县呢。”

“是是是,殿下真知灼见、说的及时。”

“都退下吧,来人,上好茶。”

韩平看到误会解除,也是松了口气,喝退厅外的衙役后,让下人赶紧上茶招待蜀王殿下。

“殿下突然莅临本县,实在是稀客之极,不知殿下前来,是有何事需要下官效劳呢?”

上茶后简单的客套几句,韩平便先打开了话题,好奇的问道。

“本王未穿公服,那自然是微服私访了。”

“一路走来,资阳县被韩知县打理的井井有条,本王甚为满意,今日登门,也是想问问韩知县,秋收恢复的详细情况,还请韩知县为本王解惑。”

“殿下言重了,下官哪当得起殿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69章 资阳县秋收(2/2)

如此高言。”

“来人,速去请于县丞过来。”

看到朱至澍想要了解秋收的情况,韩平心中大定。

半月多来,自己精力多在秋收、三监之上,可谓是殚精竭虑、丝毫未有松懈,所以对殿下要了解的秋收一事,心中还是比较自信的。

很快,于县丞便过来了。

这于宏义于县丞比知县韩平还大一些,看上去已经年近五十,而韩平,反倒看上去只有四十出头的年纪。

这是因为韩平是正儿八经的同进士出身,作为资阳这一中县的知县,现在是正七品;而于宏义则是举人出身,现在还是个从七品。

而且此生都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迈上七品。

同进士可是进过皇极殿和皇帝讨论过经史治国的,进士或者不是进士,差别就是这么大。

明末因为进士数量较多的原因,知县级别已经几乎全是进士出身,而县丞、主簿、典吏等,则多由举人或者是乡贤担任。

其中知县又分上县、中县、下县,分别是从六品、正七品、从七品。

资阳是中县,韩平是同进士出身的正七品知县,于宏义则是举人补官的从七品县丞。

韩平作为一县知县,自然不能事事躬亲,所以许多细分的事情,都有下属完成,秋收这块的事情,则是县丞于宏义在细管。

“于县丞,这位是蜀王殿下,快快上前见礼。”

待于宏义进了门,韩平急忙交待道。

正好奇怎么主座上不是韩知县,而是个年轻人的于宏义,听到韩知县的解释,顿时大惊,急忙上前行礼。

“臣于宏义,拜见殿下。”

这可是一地之藩王,进士出身的韩知县都得毕恭毕敬,何况自己一个老举人呢?

“无妨,直接说事情吧。”

“是。”

得到朱至澍的授意后,于宏义站正身子,开始介绍起资阳县的秋收情况。

“资阳县下辖乡镇共计二十三个,在籍田亩......”

于宏义就这么空口白话的说了足足近一刻钟,虽然没有书册,但很多数据都是随口而出,且能说的相对精准,显然是心有成竹、对其了如指掌。

在于宏义介绍的时候,韩平已经让县衙的主簿把这一块的账簿给拿了过来,呈给朱至澍过目。

所以每说一个数,朱至澍都会对照账簿,才知道这个县丞当真是大才,还真的说的和账簿上出入甚小。

“不错,于县丞用心了。”

待于宏义全部说完后,朱至澍忍不住夸奖了一句。

“都是殿下运筹帷幄、韩知县领导有方,下官不敢居功。”

听到蜀王对自己的夸赞,于宏义微微一笑,轻飘飘的几句马屁就奉了上去,让上面的每一个人都有功劳。

可见为官谨小慎微之极。

没办法,谁让他只是个举人呢?

“呵呵,你倒是机灵。”

“这账簿记录的很是详尽,看的出来花了很大功夫的,资阳县的所有官吏,都是功不可没;你们做的不错,接下来继续好好干,到时候拿个好的考绩,本王不会亏待你们的。”

“谢殿下!”

韩平和于宏义一听,心中激动不已,急忙起身对朱至澍行礼。

殿下亲口说了不会亏待自己等人,那还假的了?

这要放在皇极殿,那就是简在帝心了啊,虽然眼前的蜀王殿下不是皇帝,但在现在的川蜀,他和皇帝又有什么区别呢?

PS:明代县分上(粮六万石以上者)、中、下三等。上县知县为从六品,中县知县为正七品,下县知县为从七品。

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终明一朝,出过24595名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