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王爷、您纳妾吧(1/2)
“殿下......!”
一听朱至澍这宠溺无度的说法,邱王妃脑子里便想到了以后自己的女儿黑头黑脸、满脸横肉、一身尘土的模样;
甚至眼前都出现了自己的女儿一身鲜血的在战场厮杀的样子!
当即便不乐意了,娇嗔着打了朱至澍一下。
“哈哈哈...好了好了,要管教好吧?”
“说起来,不论是男女,顽劣无度都肯定是不行的,不论是文是武、总得有一样拿的上台面才行。”
“这块就全部交给爱妃去打理,本王就不多插手了。”
“不过......”
“这人的成长啊,不像是咱们制块砖,横斜竖直早有定制、且由得咱们来。”
“砖是死物、但人是活物,且是个要活几十上百年的活物,路长着呢、变化大着呢。”
“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喜好和特长,在未定型之前,咱们做父母的、也应该综合考虑孩子自己的喜好和特长,因材施教才是......”
看到邱王妃有些生气了,朱至澍急忙退一步,安抚着说道。
但却没有放弃自己的教育观,一本正经的说道。
“好啦好啦,陛下您说了算好吧?”
“殿下您是有大本事的人,臣妾不如殿下分毫,这教育子女的事情,自然是以殿下的主意为先。”
“希望孩子们以后能像殿下那般雄才伟略、英武圣明才好,可别就学到了个顽劣无度,呵呵呵......”
邱王妃掩嘴轻笑,调侃着朱至澍。
“本王顽劣无度?”
“本王可不只是顽劣无度,本王另一方面,也很无度呢,哈哈哈...”
“今天就让你好好见识下,来,趴下!”
“不要啊殿下,臣妾不敢、臣妾不敢了。”
“臣妾再也不敢调侃殿下了,还请殿下念在臣妾不堪征伐的份上,饶过臣妾这一回吧......”
“要不,臣妾让人去把陈妹妹和刘妹妹再叫回来?”
一看到朱至澍这又要再起战火的样子,邱王妃吓得一把钻进被窝、将自己裹了个严严实实,只伸出个娇憨可爱的小脑袋,我见犹怜的乞求道。
邱王妃是真受不了了。
不说男人过了三十岁体能就下降的嘛,怎么在殿下这却看起来不是这么回事呢?
每每让她承受不住。
“算了,爱妃你是知道本王的,她们俩这时候,应该也疲累不堪才是,就不打扰她们休息了。”
“行了,本王就吓唬吓唬你而已,来,咱们一起歇息吧,明天还一堆事等着本王去处理呢。”
看到邱王妃这担惊受怕的模样,朱至澍便知道邱王妃当真是承受不了了。
只能生生的遏制住自己的欲望。
这事过度也不行,有的时候,地也是真的会被耕坏的。
“对不起啊殿下......”
“周妹妹有身孕在身也不行......”
“要不、要不殿下您登基之后,便把在外的那几个妹妹也接回来,给个名分、养在宫中吧;”
“一来能帮我们姐妹四个分担些压力,二来也能给殿下多生些子嗣。”
“或者臣妾在殿下登基之后为殿下张罗一次选秀,为殿下再纳几位嫔妃?”
“殿下只有我们四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685章 王爷、您纳妾吧(2/2)
妹,属实是太少了。”
“别说是殿下这等亲王之尊了,在外头就连那些个小有身家的富商,臣妾听闻少的都有四五房小妾、多的十几房的都有呢;”
“就说刘都督,他不就有七位侍妾吗?听说还打算纳呢。”
“殿下也该多纳几房才是,不然外界,该说臣妾善妒、见不得殿下您纳妾娶亲了。”
看到朱至澍这隐忍难耐的模样,邱王妃感到深深的愧疚和自责;
在道歉之余,又提起了让朱至澍多纳侍妾的事情。
“这事啊......”
“这事从长计议吧,等本王登基之后再说。”
“女人最是麻烦了,数量一多就更麻烦了,比和那些清狗打仗还难,哈哈哈......”
朱至澍穿越过来已经七年了,但除了在它处的那几个外室之外,一直都没有新纳妃子。
究其因由:
既是因为朱至澍真的觉得够用了;
也是因为女人太多的话,必然会产生许多的麻烦,朱至澍可不想每天都因为这些女人而闹的家宅不宁、后宫不靖。
前世的那些宫斗剧,在朱至澍的脑海中留下了深重的阴影。
时间本就宝贵,该留到征服世界上。
经历多了后,女人的肚皮也就那么回事了,没那么吸引人。
“哼...殿下这样说女人,臣妾可就不依了。”
“臣妾是那等麻烦的女人吗?”
“不行,臣妾今晚要为女人们争口气,夫君、请接招!”
邱王妃大开裹在身上的绣被、将朱至澍也卷入了绣被当中。
大被翻卷、床榻摇曳;
潮水和海岸的战争,再一次拉开了帷幕......
......
“诸位同僚,可有退敌良策?”
“若是有退敌良策、可解当前困局的话,本王愿奏请圣上,以王爵之高位厚赏之!”
“要知道,自吴三桂之后,我大清可就再也没有出现过王爵了,机会实在是难得;”
“有退敌良策的同僚切莫错过此等良机。”
多尔衮站在空空如也的龙椅旁,对着其下肃立的一干大臣们,循循善诱的说道。
王朝到了末期,别说男、子、伯、侯、公这等爵位了,就连王爵都不值钱了。
历史上的南明末期,那真是王爷满地走、伯侯多如狗。
为了笼络人心、维持住西南那一隅之地,不知道册封了多少的伯侯王爷。
这种伯侯王爷的含金量,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或许,还比不上盛世时期某个县衙内的一位县丞说话管用呢。
而如今,多尔衮也面临着这种困境了。
西南步步紧逼、已经推进到了离北京城只有十里的地方;
而且阿济格在宣化府自焚而死的消息,也传进了北京城。
如今,皇太后木布泰、豫亲王多铎、英亲王阿济格三人的印信,正悬于城外明军大营的旗杆之上呢;
这根悬挂了三颗印信的旗杆,日日被骑兵护送、奔走于清军的各条防线、瓦解着清军的军心士气。
这种局势之下,强如多尔衮都已经黔驴技穷、束手无策;
不得不以王爵之位为诱饵,希望能从殿上那数十名肃立的文武官员中,求得一二能解当前困局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