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大营来的援军(1/2)
接到亲兵带回来的情报后,大营也是毫无耽搁、第一时间便派出了援军。
杨展本就预计平阳府会有一场厮杀、不会和前面的四个县城一样轻松写意就被拿下,所以一直保持着高度的戒备。
除了四出的侦骑之外,大营中也一直有预备队备着,就是为了防范清军骑兵的突袭。
所以第一时间便有两支各三千人的骑兵大队赶赴过去支援,同时还有更多的骑兵在快速的集结,待集结到两千人之后,便会继续派出。
清军既然会从侧面发动突袭,那自然人数就不会少。
虽然蒲劲柏的这队亲兵,并没能带回清军准确的数量,但杨展认为人数应该不会低于一万人,不然根本冲不动防范严密的大营。
所以,出于料敌从严的考虑,自己这边的援军也是不断派出。
于此同时,也是传令兵四出,让左侧和正面方向的侦骑不能松懈、反而要加大巡查的力度。
现在是右侧出现了前来偷袭的清军,但谁知道这是不是清军的虚晃一招,其实是要从左侧或者正面突击呢?
得做好这些准备。
这也是得利于西南这边骑兵越来越多、以及战略欺骗做得好、平阳盆地疆域有限等多种因素,才给了杨展从容布置的机会。
不然换成陕北那种宽广的地形、然后那阵子骑兵又不多、敌军又势大,杨展就得焦头烂额了。
说不定就得将前方已经行军出去十余里的大军都收回来、然后就地布置防御了。
但现在是不需要了。
三万骑兵在手,不论平阳府的这三万多清军怎么突袭,杨展都有信心应对。
一支又一支的骑兵北上增援第一批撞上清军、且向清军发起冲锋、为后方争取时间的蒲劲柏。
但太岳山余脉离大营一来一回足有三四十的路,哪怕都是好走的平路,又哪里是说及时赶到就能及时赶到的?
等大营这边派出的第一批援军撞上突袭而来的清军的时候,已经是在离大营只有不到十里的位置了;
也就是说,这股清军骑兵已经往南突进了近十余里!
这等突击速度,自然不可能已经吞噬掉了那几支英勇截杀清军、为大营争取时间的西南明军骑兵团;
只可能是和谭东雨冲击歧稷山县城清军大营时一样,不断地丢下小部队和冲上来的敌军纠缠,而大部队则不管不顾的直奔清军大营。
从这股清军的人数上也能看出来。
此时这支清军骑兵,只有五千余人。
虽然绝对不能说少了,但对于西南明军这种五六万人的大军来说,只派出五千人就显然是看不起人了,所以只可能是不得不在沿路留下了兵马。
从这也能反推出来,前面几支阻敌的西南明军骑兵还没有被消灭、还在和清军厮杀,还有救下来的机会!
能够独自领军一支的军官自然不是傻子,很快就明白了这些道理,冲杀的速度也就更快了几分。
救人如救火,哪里耽搁的起。
更何况那些人都是自己的袍泽兄弟!
“冲过去!”
“不要恋战,直接往清狗的后面冲,去救那里的弟兄。”
“后面还有援军来呢,放过去一些没事。”
第一支大营援军、三千名骑兵的指挥官黄政做出了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438章 大营来的援军(2/2)
定,带着三千西南明军对着来势汹汹的清军就迎头冲了上去,一点都没有怯战;
密密麻麻的燧发手枪射击声、弓箭的破空声、双方士兵的惨叫声充盈着战场,双方的骑兵簌簌而落、不断有人坠马。
得益于下血本武装的一支支燧发手枪,西南骑兵在伤亡方面并没有太吃亏。
纵使不会骑射、骑术也不如人,但这对冲之中,伤亡整体还是保持在二比一、一点五比一,甚至可能是一比一。
在黄政的指挥下,对冲过后、存活下来的两千西南明军骑兵没有恋战,而是在相交而过之后,便直接往清军的来路奔去,去救援那些仍然和清军缠斗在一起的袍泽们。
至于这剩下的四千余清军骑兵,自然有继续增援到的弟兄们拦截。
大营可不止派出了他们这一支援军,更多的援军还在后面继续赶来。
这两千骑兵继续赶路,果然,继续走了不到三四里,便看到了另一处厮杀的战场。
正是一个原本是在执行侦察任务、此时已经是在执行阻敌任务的西南明军骑兵团,和大概一千人的清军骑兵缠斗在一起;
只是如今这个骑兵团已经没有一千人的编制了,地上七零八落的、好大一片都是尸体。
好在来得及,这个骑兵团还能救下不少。
这两千骑兵没有迟疑,对着这处战场便发起了冲锋。
一番激烈的厮杀过后,两千余人的西南骑兵将这一千清军骑兵绞杀了一半有余,然后黄政再一次分兵。
留下一千人继续追杀这只剩下一半不到的清军残兵之后,带着一千余人继续往清军的来路赶去。
哪里还有袍泽弟兄在和清军厮杀,需要自己去救援!
......
“团长,你先走,这些清军弟兄们拖得住!”
“你就要娶媳妇了,还没留个种呢,别和哥几个一样死在这里,哥几个可孩子都会打酱油了,哈哈哈......”
“等团长你摆酒那天,倒几杯在地上,也就算请哥几个喝过喜酒了!”
太岳山余脉山脚下、最先和这股意图偷袭的清军交战的战场上。
蒲劲柏这个团,仍然还和清军厮杀在一起,只是人数已经不复一开始的上千人,经过长时间的鏖战,此时战场上已经只有不到两百西南明军骑兵了。
但这个骑兵团却优秀的完成了他们的任务。
不但发现了这股埋伏的、意图偷袭大军的清军骑兵,英勇的反冲锋,还成功的拖延了这股骑兵好一会儿;
直到这股清军骑兵发现无法速战速决的解决掉蒲劲柏这个骑兵团,这才留下一千多人和这支西南骑兵缠斗,八千多清军骑兵主力则是继续往南,奔西南明军主力去了。
而如今,战场上的清军骑兵也只有数百人了。
双方的人马很好辨认。
西南明军骑兵都是内穿火红火红的里衣、外罩明晃晃的板甲状盔甲,在太阳光照下反射着刺眼的寒光,分外显眼。
而且还从实战中发现了这盔甲反光的好处——那便是能对清军的弓箭手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精准的点对点射击的时候。
齐射就无所谓了,都是照着个大概的区域随便射。
西南明军的步兵方阵一般就是这种齐射的打法,只近到几十米时,才会是精准的瞄准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