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蒸汽机纺纱项目(1/2)
参加完武侯小学、中学的开学仪式后,岳沐辰还献给了朱至澍一样东西。
正是朱至澍之前吩咐岳沐辰、让他编撰的书籍:《陕西战役全传记》!
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编撰,这本记载着陕西战役全况的书籍终于出来了个轮廓,如今第一版的通稿已经出来了,只等朱至澍等人审议定夺后,就可以排版印刷出版了。
届时,西南的影响力将站上更加高的一个台阶;
同时,西南军队在四海的盛名和形象,也将更加的伟岸,西南也将更加有凝聚力、向心力。
整个通稿足足有十余万字,虽然放在后世只不过是一篇中篇的幅度,但是放在现在,却已经是很不得了了。
哪怕现在西南的排版、印刷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但预计等正式版本勘发之后,也将会是厚厚的一本。
除此之外,岳沐辰还额外给了朱至澍一个惊喜。
那便是独立于《陕西战役全传记》之外的,一个个鲜活人物、一场场艰难战事的短篇通稿。
这不就是后世的故事会、或者说是记事文吗?
这种短篇的记事型短篇文章,更加适合大众看,对宣传西南的赫赫战功、以及这次战役中涌现出来的突出将士、凝聚西南的民心有重要作用。
毕竟多达十余万字、采用纪传体、厚厚一本的《陕西战役全传记》,是需要一定的阅读功底的人才能消化吸收的了的,对于大部分的大众来说,并不友好。
而且,这种短篇文章,还可以充实到小学、中学的教材里面!
让对战争、对军功、对胜利的渴望、以及尚武精神、爱国精神融入到这些娃娃的骨血里,假以时日,培养出来的这些人,必然不会差到那里去!
“好!”
“做的不错,看得出来岳卿是花了心思的,这份功劳本王记下了。”
对于岳沐辰给自己的这份惊喜,朱至澍不吝褒奖。
朱至澍一直很喜欢有主观能动性的臣子。
主观能动性,代表了创新意识、代表了进步、代表了未来。
岳沐辰在实际工作中能举一反三、推陈出新,在朱至澍没有指点的情况下提出新的、很有效的方法,这点让朱至澍很是看重,也很是欣慰。
这些年来,虽然西南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实际来看,大部分进步都还是朱至澍手把手带出来的。
这让朱至澍很辛苦的同时,也对未来很担忧。
这种不是来源于这个时代本身人才的创新、而是来源于自己后世学识的进步,其实是无根之萍、甚至可以说是揠苗助长。
自己万一要是走了,西南很快就会面临后继乏力、甚至是一片混乱的局面。
所以朱至澍才鼓励科学创新、兴办教育,希望从根源上改善这种情况。
但目前还效果不大。
却没想到岳沐辰给了自己一个惊喜,在教育和宣传上,有了自己的全新认知、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看来这教育部尚书的职位,岳沐辰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坐在去往匠造监的马车上,朱至澍默默的想到。
内阁和十部职能框架设计已经全部完成,现在就是往里面填人了,所以这一个个位置的人事安排,让整个西南都为之操心不已。
虽然是内阁和十部,但却官职却远不只是六位阁老和十位尚书,还有左右侍郎、清吏司、郎中、员外郎、主事等等诸多官职,加起来的话起码数百、甚至上千的官吏调动或者提拔。
而且谁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365章 蒸汽机纺纱项目(2/2)
知道,这时候能进内阁或者是十部,那可就铁板钉钉的简在帝心、前途无量了啊。
虽然朱至澍还没称帝,这些职位看着有些虚,但也差不多了。
现在在西南来说,朱至澍就是皇帝,说的话比应天府的朱由崧好使多了。
等假以时日蜀王殿下称帝了,那这些内阁和十部的官员,可就是实打实的了。
朱至澍也是忙的连轴转。
这上午才刚参加完学校的开学仪式,下午就马不停蹄的赶往匠造监去视察。
算下时间,朱至澍已经有好几个月没到匠造监看看了,这心里啊,一直惦记着呢,就像是老母亲想自己那没长大的孩子似的。
现在匠造监大部分事情都是处于正轨上,有各工坊的总工和监理使郭治管着,并不需要朱至澍花很多心思去打理。
真正要朱至澍亲自去操心操肺关注的,其实就是机床、蒸汽机、后装步枪、底火这四项。
而且这四项,已经和单纯的铸造一门前装滑膛炮、或者是生产一支燧发枪这种初级的工业产品不一样了。
这四项是真正考验技术的。
不只是加工能力的水平、对于原材料的要求、创新意识等等也是极高,所以需要朱至澍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脑子里想着一堆杂事,马车已经到了匠造监外。
在监理使郭治的陪同下,朱至澍直接来到了研发、制作蒸汽机的机械坊。
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心脏,也是最为朱至澍看重的,自然是第一个视察的目标。
机械坊厂房占地面积很大,包括原材料冶炼、锻造,零部件制造、组装,成品测试等等诸多个工区。
全部工人加起来足有近千人。
机械坊刚开始设立的时候肯定是没有这么多人,都是后面不断的重金招募、加上自己培养,才到了这个数量级。
这也是因为机械坊的工人、大多都是需要非常强的技术水平的原因,不然数量上还能再多一些。
现在机械坊在做的事情主要有三件。
第一是全速生产标准1646式乙型蒸汽机。
也就是第一代蒸汽机的缩小、密封型号,现在每个月可以出厂大约五台左右,基本都是先紧着给火铳坊用。
火铳坊的燧发步枪和燧发手枪都还有不小的缺口,尤其是燧发手枪,更是缺口很大,得抓紧生产。
除了生产标准1646式乙型蒸汽机外,另外就是在这一型号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同时也在总结经验,为下一代蒸汽机的研制做基础工作。
再然后就是探索更多的蒸汽机实用化道路。
如今蒸汽机的实用化,基本还是钻枪管、锻造。
这也是因为匠造监就这两项工作最紧急迫切的原因。
但其实蒸汽机还能运用到很多方面,例如矿井中的货物运输、抽水、钢铁冶炼等等。
至于用在车上作为动力,以现在蒸汽机的体型还做不来,只能等进一步小型化、功率更强一些后再做试验。
而这一次朱至澍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查看机械坊的第二件事情。
前段时间在延安的时候,朱至澍有了个新的想法,所以交代给机械坊另一项任务——蒸汽机纺纱、织布的项目研发!
这打下了榆林和宁夏,除了战马多之外,还有另外一项战略物资也多了。
那就是皮毛!
有了足够的皮毛,这纺织业就要搞起来了啊。
毕竟现在的布,可是硬通货、真金白银来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