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 第263章 车床

第263章 车床

   第263章 车床(1/2)

最尴尬的,就是火枪坊总工方好工了。

在别人面前出丑就算了,哪怕多点人看到自己的丑态也没关系,但是在殿下面前出丑就不一样了。

且不说在殿下面前出丑,会影响自己以后的仕途、以及火枪坊在殿下和郭监理使面前的形象,最重要的是辜负了殿下的知遇之恩啊。

自己以前是一个连饭都不一定时时吃得饱的匠户,家里人还得跟着自己忍饥挨饿,每日战战兢兢、浑浑噩噩,过的毫无尊严和希望。

是殿下改变了这一切。

不但大幅提高了工坊里工匠们的待遇、改善了工匠们的工作环境,还针对工匠特别设计了一套晋升体系,让工匠们也有了盼头、有了追求;

更重要的是,还赐予了每个工坊的总工、副总工以官身!

在大明的官场,要一个入品阶的正经官身有多难?多少举人老爷如果不是进士出身的话、熬白了头都不一定拿得到一个入品阶的官身啊?

可如今呢?自己等人大字不识一筐、只是会舞舞锤子而已,却拿到了一个正七品、从七品的官身,就算以后都没有升的空间了,那也是光宗耀祖、光耀门楣了!

这等恩情,粉身碎骨都难以报答。

但如今不说报不报答了,还把殿下交代的事情给办砸了,这如何不让方好工羞愧难当?

所以方好工扑通一声跪在朱至澍的面前,不住的请罪。

“殿下,臣无能、误了殿下的大事,死罪啊,请殿下责罚......”

“请殿下责罚......”

这突然的一幕,把朱至澍都吓了一跳,急忙扶起额头都已经磕红了的方好工,不住的劝慰道:

“无需如此无需如此。”

“科技的进步本来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你们现在做的已经很不错的,本王没有责罚你们的意思。”

“对了,说起来我倒想起了一个主意,来来来,各工坊的总工和副总工,还有郭监理使一起,都跟本王进来,其它人在外面候着,没有传令不许靠近!”

“还有那个约翰·邦德,去把他也叫过来。”

说完,便带头走进了方好工的办公室,被点到名的各个工坊的总工和副总工、还有郭监理使急忙面带喜色的跟上。

众人知道,这时候殿下这么隆重,那肯定是又有新的发现了。

而殿下的每一次发现,都是西南科技的一次巨大突破,这如何不让众人感到激动。

待点到名的人进去之后,王府卫队统领伍超一点头,几十名王府卫队的甲士便将方好工的办公室围了个水泄不通,将众位官员们和办公室隔开。

殿下这么隆重,显然是有机密事情要商议。

事实也正是如此,

一进入方好工的办公室,朱至澍都顾不得方好工办公桌上的杂乱,翻出一张白纸便埋头扑在上面写写画画起来。

随后跟进的一帮人看着忙碌的殿下,面面相觑、一头雾水,但又不好打扰殿下,只能站在一旁安静的等着。

半晌,朱至澍终于抬起了头。

“来来来,都过来看看,看看你们看得懂不。”

把白纸摊平之后,朱至澍招呼着众人围上来查看。

“殿下,这看上去和那锻锤装置有些相似呀,但是又复杂许多,粗略看来的话,应该是同一类的机械,具体还得微臣再好好的研究一番。”

这第一个开口的,正是机械坊的总工庄业正。

庄业正一直都是和机械打交道,不论是以前的水力锻锤、水力鼓风机,还是现在的蒸汽机,都是出于他之手,所以在场众人中,可以说除了朱至澍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263章 车床(2/2)

外,是对机械设备最为敏感的人了。

“不错!”

“方总工好眼力,这是本王一个新的想法,但是还不成熟,需要诸位集思广益、共同探讨。”

“其实原理很简单,在座的每一个人都看过水力锻锤,而这个新的机械设备和水力锻锤其实是一样的道理,只不过更加的复杂了一些而已。”

“例如这是一根枪管,那么我们将它固定好,而蒸汽机提供源源不断、却又恒定的功率,那么便可以钻出一条枪管,而且只要枪管和钻头固定的位置不变、功率不变,那么不论是多少根枪管,钻出来都是一模一样的,误差率极低。”

“而这只是一种用法。”

“可以设计成锻压胸甲头盔、可以设计成钻枪管,那发散思路,是不是也可以设计成切削枪机呢?同样的,生产底火是不是也可以、定装子弹是不是也可以?”

“对啊!”

“我明白这个东西了!”

朱至澍话音刚落,人群后面也传出了一道声音,只不过和与座的各位口音近乎相似不同,这人的口音却和众人差距甚远,不用说,是那个名叫约翰·邦德的西洋人了。

最先领悟到朱至澍这个想法的精髓的,不是这一屋子的总工和副总工,而是这名西洋人。

这就是得益于西洋人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暂时领先了,更能理解这种唯物的东西,思维也更加的开阔、跳脱一些,这也是朱至澍不远万里把他们挖过来的原因。

说起来,自己的大舅子又给自己找回来了不少有一技之长的西洋人呢,只是自己一直在陕西忙于战事,还没来得及召见,得赶紧抽出时间来了。

“呵呵呵,是邦德啊。”

“那你说说,你明白什么了?”

听到是这个西洋人说话,朱至澍不禁笑着问道。

现在西方的科技到底到了哪个阶段朱至澍也没底,不知道自己画出来的这个东西,邦德能不能在西方找到对应的东西,如果不能的话,但大明是不是算是扳回了一局呢?

“尊敬的殿下,我明白这东西的原理和应用了。”

“而且这让我想起了我们那边制作马车,也是用类似的方法,但是却没有殿下讲的清晰,感谢殿下,让我知道了新的知识。”

约翰·邦德对着朱至澍诚恳的行了一个礼、道谢道。

“哈哈哈,行,既然你们能懂这个原理就好。”

“说起来,本王也就是懂个原理和大概的应用方向,将它从图纸转化为实物、并且实际应用到生产当中,还得诸位多多努力才是。”

“这图纸我就放在这里了,你们抓紧时间生产出成品出来,到时候我们再一起研究研究,中间有任何不明白的,都可以来问本王。”

“本王给这个东西取名叫做‘车床’。”

“对了,此项目和蒸汽机、后装枪等项目一样,列为绝密,但有泄露者,连坐!”

“是,殿下!”

对于朱至澍严肃的语气,与座的每一个人都不敢玩笑视之,皆是严肃的应道。

他们也知道,这些项目的潜力到底有多大,远不是几杆火绳枪、燧发枪,或者是几门火炮可以比拟的,称之为造化都不为过。

而且与座的每一个人,利益都和西南绑在了一起,同时也是西南给了他们出人头地的机会,至少目前来说,没有一个人有贰心。

所以,必须是绝密!

当然,也就是现在没有贰心,毕竟西南科技方面的巨大领先优势,还没有被外部势力真正的重视,而当他们重视起来后,会不会在巨大的利益的收买下动摇呢?

至少现在没有人能说得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