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马士英(1/2)
“哦?”
“阮大人果真刚烈,不知这出使西南之人,该选谁呢?”
“不知如果蜀王不听斥责、不认罪状、不愿悔改,那该派谁人领军、领哪支军队,去将蜀王擒来应天府受罪呢?”
比阮大铖还年轻五岁,今年只有54的马士英,并没有因为阮大铖一番看似慷慨激昂、忠心为国的话而有所动容,而是不紧不慢的一边继续品着手中的上好龙井,一边反抛回去几个问题。
“这.....”
阮大铖显然是没做好准备,被马士英这一问给问住了,一时间竟回答不上来。
“上一次派去催促赋税、查看贵州之事的一队大臣,在成都盘桓了半个多月,回来说的尽是好话,显然是收足了好处。”
“这一次派去的,会不会也是如此?”
“那蜀王真要是一道圣旨、几个文臣就压得住的,他也就不敢搞出这些等同谋逆之事,更加打不下安南了。”
“所以,真要和那蜀王撕破脸,派兵是少不了的。”
“但是派谁去呢?左良玉?何腾蛟?还是江北四镇?还是郑芝龙?”
马士英放下手中的茶盏,眼神炯炯的看着阮大铖,仿佛想从他的身上得到答案。
他如何不知西南已经坐大。
可如今朝廷哪有精力去顾及西南,连对朝廷阳奉阴违、嚣张跋扈的左良玉和江北四镇,朝廷都只能是半威半哄。
好在南直隶、浙江、江西、河南南部等腹心地区应天府还能完全掌控,不然,真的是要寝食难安了。
所以,眼前的事情都解决不了,哪里还有余力去处理千里之外的西南地区?
只要那蜀王不打出旗号明着造反,逼的他马士英不得不应对,他马士英就阿弥陀佛、乐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哎......”
“国事,怎会如此啊......”
阮大铖听完马士英的话,也是叹了口气,不禁感叹道。
这糜烂的局势,让他深感精疲力竭。
“西南暂且放下,老夫今日请阮大人过来,主要还是议一议另一件事——东林党!”
“如今东林党人,以钱谦益、侯恂等为首,黄澍等人为外援,在朝野内外上蹿下跳,以致朝纲败坏、忠臣不显,这才是眼下真正的心腹大患。”
感慨完西南之事后,马士英转换了下口风,开始了今天真正话题。
“阁老说的有理,的确,东林党这帮沽名钓誉、徒有虚名,欺世盗名、祸国殃民的人才是更加的可恨。”
“这帮人,吟吟诗、作作画,为大明的文学添砖加瓦就已经是他们最大的能力所在和贡献了,非得掺和来朝政之中。”
“也就是史督师袒护,不然依老夫的意见,对东林党人,就该一律罢黜、永不录用才是最好的办法!”
马士英一说起东林党,阮大铖这就更加的激动了!
阮大铖本就是出身于东林党的人,更是在《东林点将录》里都有名号的骨干人物;但却在天启年间一次官位任职上,被东林党人小小的坑了一把,做了牺牲品。
阮大铖哪里服气?
正好这时候阉党魏忠贤向其伸出了橄榄枝,又气又馋的阮大铖马上便转换了门庭,抱起了魏忠贤的大腿,使的其更为东林党人排挤。
而在之后,事情也超出了阮大铖的预估,曾经如日中天的阉党竟然式微了,东林党一家独大,于是对阮大铖的打击堪称是关怀备至。
这就更没了阮大铖的活路,崇祯一朝,再也没做过官。
要不是抱上了马士英的大腿,只怕阮大铖此时还赋闲在家呢。
由此,阮大铖堪称是最坚硬的反东林党一派,对于有复起之迹的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181章 马士英(2/2)
林党,恨得是咬牙切齿!
“呵呵...阮大人的心情老夫能够理解。”
“但这朝堂之事,却不是哪一家能够独大这么简单的。”
“虽然陛下少理朝政,但终究是陛下,陛下岂能不知平衡之道?虽然史可法督师江北,但毕竟还是大学士不是?”
“所以啊,这对付东林党一事,还得徐徐图之。”
马士英看到阮大铖这失态的样子,不禁轻笑了几声。
阮大铖对东林党的恨,马士英再清楚不过了。
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所以这阮大铖,就是自己在和东林党的朝堂之争中,最坚定的盟友。
“嗯,阁老说的有道理。”
“这东林党,越早除之越好,我大明,也能早日重开天日,重现太祖、成祖时的荣光。”
“为此,老夫倒有一计。”
“哦?阮大人的计策定是高招了,快说来听听。”
马士英一听阮大铖的话,心中大喜,赶紧问道。
最了解一个人的,就是他的敌人。
最能抓住东林党马脚的,果然就是这东林党的头号死敌阮大铖啊!
“东林党骨干之一的黄澍,此时正在宁南侯左良玉的军中任监军。”
“虽然阁老和江北四镇交好,但是和东林党颇有渊源的史督师,也在江北坐镇不是?”
“再加上这监军左良玉的黄澍,这南明的军事力量,就都被东林党给染指了,这如何能行呢?”
“而且,宁南候私自和蜀王交易之事,早就在朝堂上打过口水仗了,不如好好的利用这个机会。”
“咱们动不了坐拥四十万大军的宁南候,还动不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黄澍?”
“故老夫认为,阁老可以监军不力、纵容宁南候和蜀王交易的罪名,将这黄澍逮捕回应天府中下狱,然后另派一心腹之人前去宁南候处监军。”
“如此一来,既铲除了黄澍这一东林党大将、也掌握了宁南候这支大军,一石二鸟!”
“若事成,则在这朝堂之上,东林党的势力必将大大削弱;而咱们的势力,将再次稳压东林党一头,哈哈哈......”
阮大铖张狂的笑着,仿佛看到了自己恨极的东林党,在自己的妙计下被打的落花流水、丢盔弃甲,然后钱谦益、侯恂等东林党魁首,跪在自己眼前哀求饶恕的场景。
......
“刘帅,过了这个角,往西四百里,就是庙岛群岛;往西北500里,就是金州卫的旅顺口了,亦为满清水师的最大驻地。”
“只要击败了驻扎在这里的满清水师,则渤海一带只剩臭鱼烂虾两三只,蜀王殿下将再无强敌。”
“而我郑家,也就只能到此处了,还请刘帅海涵。”
一名郑家派来领路的少年小将对着西南北征军军团长刘镇藩行了一礼,歉意的说道。
“施小兄弟客气了,祝小兄弟一路顺风,回去之后,代我向南安候等人问好。”
“是,末将一定传达到张帅对家主的问候。”
说完,年轻的小将转身离去,从船舷的绳梯攀沿而下。
“郑家不愧是纵横大洋几十年的大洋霸主,就这一名小将,水战来说,便胜过我等许多人啊。”
“呵呵呵,大帅切莫羡慕,我广西也必将勤恳练兵,练出几个不比这施琅差的将领!”
郑家小将离去后,刘镇藩不禁感慨道。
这番感慨,却激起了广西水师统领岳云举的斗志,在一旁保证道。
“呵呵呵,有岳统领的保证,我便放心了。”
“不过眼下,却是先击败了满清水师要紧,还有500里,不知岳统领,做好了必胜的准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