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官制改革(1/2)
今天在寝宫等着自己的只有周侧妃,陈妃和刘妃都不在。
朱至澍还有点怀念昨晚的疯狂入骨,进寝宫后还不由的张望了一番,看看这两人是不是藏起来了,和自己玩那捉迷藏的情趣呢。
“不用看啦。”
“今天陈妹妹和刘妹妹真的没来呢。”
看到张头张脑的朱至澍,周侧妃怎么还会不明白,但却没有一点不喜,反而在一旁捂嘴偷笑道。
她也只是个侧妃,正宫邱姐姐都大度的让三姐妹一起来服侍殿下呢,她哪有吃醋的资格。
“呃.......”
“那陈妹妹和刘妹妹今晚怎么没来?”
“难道是本王昨晚太过于威猛,让两位妹妹身体不适了?”
“殿下尽会吹牛,不知道昨晚是谁招架不住睡了过去呢,让人家都没有尽兴,哼......”
周侧妃趴在朱至澍的胸口,用手指轻轻的在朱至澍的胸膛画着圈,娇嗔道。
“是邱姐姐担心我们三个心里没数,伤着了殿下的身体,所以说以后只能一个一个来。”
“但是邱姐姐也说了,以后啊,每个月都可以有2天哦......”
周侧妃对着朱至澍连着眨了四次眼睛,话语中不言而喻。
“两天?”
“两天什么呀?本王不太明白,爱妃给本王好好的说一说呀。”
朱至澍被周侧妃挠的兴起,手又从后面伸了进去,一边感受着指间特有的美感、一边调笑着问道。
“嗯,殿下......”
周侧妃一声娇嗔。
“臣妾不告诉殿下,除非,殿下今天让臣妾满意了为止,哈哈哈......”
“哈哈哈,越来越放肆了啊,看本王家法伺候!”
“啊...”
“殿下,奴家、奴家...”
“奴家什么?赶紧说啊,别像平常那样吞吞吐吐的,现在你还没到吞吞吐吐的时候呢。”
“奴家也想要个孩子......”
周侧妃趴在朱至澍的胸口,红了脸,轻声的说道。
说完,慢慢向着朱至澍的下半身滑了下去。
......
回到成都之后,白天处理公事,晚上处理家事,一切变得忙碌又温馨。
要不是外面还有那么多狗屁倒灶的事情等着自己去处理,朱至澍是真的想就这么一直过下去。
这日子,可一点都不比在外面开疆拓土差。
都说温柔乡是英雄冢,古人诚不欺我啊。
这温馨的时间过得很快,眨眼间就快到正月底了。
这天,成都收到了南宁传回来的一份公文。
在汪兆麟的努力下,南宁城的孙可望旧部终于全部投降,广西宣告全面收复。
这是正月十五发生的事情了,只是因为路途遥远,送到朱至澍手上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十多天。
然后就是远征安南的秦翼明和刘文秀、王成仁。
三人带领的五万军队,已经过了国境线,预计月底前即可到达交州府(今越南首都河内)。
考虑到公文送来的迟滞性,如果按照公文上预计的速度的话,此时秦翼明和刘文秀统领的南征军,应该已经到了交州才是。
“光新式野战炮就有40门,这种火力别说交州了,成都都不一定扛不住。”
“想来应该没什么问题、一切顺利才是。”
朱至澍看完了公文,自言自语的说道,然后在自己的行事历上记录下了这件事。
考虑到贵州、广西接下来的主要任务是改编大西军原有的军队,募兵、练兵,以及清剿境内的匪患,将不会再有大的战事。
所以朱至澍大笔一挥,将第二师的标准1644式55毫米野战炮全部划归到了南征安南的第一师,使得第一师的新式野战炮达到了40门,平均每个旅八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156章 官制改革(2/2)
而且这40门炮,短期内是回不来的。
等南征军拿下红河三角洲后,还要继续南下,沿着拾宋早再山余脉筑城布防,也就是现在的清化一带,彻底吞食红河三角洲这个粮仓。
所以这40门炮,得布防在那里。
而且估计还得再送过去不少。
红河三角洲不容有失!那里曾经是中国的,以后也一直会是中国的!朱至澍绝不会允许出现攻克之后又出现反复、被安南人再夺回去的情况。
“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想来一个小小的安南而已,对老秦和刘文秀、王国麟来说,当不是什么难事。”
“更何况,那才是四分之一个安南而已。”
“这也是个很好的机会和试验田,正好试试你们独当一面的能力。”
等拿下安南之后,秦翼明作为川蜀军团军团长,将返回成都。
而刘文秀则会留守在交州,任交州第一任总督,他的幕僚王国麟,将会是交州的第一任布政使。
而被朱至澍派去学习的王成仁,则会随着秦翼明回到成都,另做他用。
这也是朱至澍特意的安排,毕竟两个人本就是主从关系,放在一起应该会有更好的促进效果;而王成仁在自己身边已经护卫这么多年了,也该趁着年壮,放出去成长下、积累名望了。
而让刘文秀孤悬交州,一来是朱至澍信任刘文秀,正史上的刘文秀,可是和清军斗到底、直至病死的,气节上不用担心;
二来也是自己这边无人可派。
秦翼明作为第一位军团长,肯定是要回来的,冯天纵已经是广西军团的军团长、李牧虎是贵州军团的军团长,川蜀出身的将领,够资格的也就剩个留镇川蜀的刘镇藩了。
但对于刘镇藩,朱至澍另有安排。
从这也能看出,川蜀人才储备不足的窘迫,一旦势力扩张过快,便不得不任用大量的投诚人员。
这也让朱至澍更加重视王府学堂的尝试,并且把兴建第一所大学、第一所干部培训学院的事情也提上了议程。
但这都是后话,现在朱至澍正在思考的,是另外一件事情——官制改革。
按照大明传承了两百余年的官制,一个布政使司才多少官吏?
只有承宣布政使、都指挥使、提刑按察使三位大员而已!
偌大一个川蜀布政使司,巅峰时期上千万人口,从民生到治安刑名,再到军事作战,都由这三人主管。
虽然后面又有了巡抚、总督等临时差遣,但真正办事拿主意的,还是这‘三司’,说句不好听的:地主家的驴这么用都早累死了。
但这“三司”,真的就能管得了这么多事嘛?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样做,看似省了俸禄,其实更是极大的限制了衙门的办事能力。
而且,读书人越来越多,不给他们找个官做,可不会造反嘛?
所以,出于让政府衙门的办事效率更高、政府的行政统治能力更强、同时也是收买天下读书人的目的,朱至澍打算对布政使司的官员结构做出调整。
具体的做法也很好抄,就是仿造后世的做法。
变巡抚这一零时差遣为固定官身,然后下辖民税布政使、农水布政使、工商布政使、医教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督察院等。
将原本高度集中的工作,分为民生税务、农业水利、工业商贸、医疗教育、治安刑狱、地方守备、督查审计七大版块,然后向巡抚直接报告。
这样一来,官位多了,那么多读书人心中有了盼头,自然能更加归心,光复的阻力会少很多;
同时官员多了,各官员的权责范围也能更加明确,做事的效率也能高的多;不会出现什么事都压在一位布政使头上,累死累活也做的不到位的情况;
最后就是做事的人多了,对于以前管辖不到、治理不到位的地方,自然也有了更多的干预能力,就好比那‘皇权不下乡’,朱至澍就认为要改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