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制定战略(1/2)
“命令:”
“第一旅骑兵团脱离队伍前出侦查,配合龙隐卫的兄弟,一定要把融县至柳州地区,这段200多里的路给我盯死了,每个时辰回报一次敌军位置;”
“给殿下送信,请求殿下配合,到时候水路绕到敌军背后,把这支敌军包了!”
“请第一、第二、第三旅各旅长们前来议事。”
因为船只有限,第四、第五旅跟着朱至澍和秦翼明乘船南下;而第一、第二、第三旅则是跟着冯天纵走陆路。
所以冯天纵手上的人可不少,足足有步卒9000、炮兵3000、骑兵3000,足够和柳州北上的2万兵马过过手。
水路再配合好的话,绕到后面一堵截,大有把这2万人全部吃下的可能!
这就是情报领先的好处了,有备打无备、全图打迷雾!
很快,第一旅旅长姜茂财、第二旅旅长余天国、第三旅旅长生文龙,三名第一师的旅长便从各自的部队赶到了师长冯天纵的身边。
四人找了个平坦的地方,摊开几张详尽的军用地图,开始查看地形、商讨应对的策略。
“我军东、西两路夹击,离柳州的距离都只有两三百里,这点距离,三五天的时间便能到,所以留给大西军各个击破的时间,最多只有三天,三天找不到我们,他便要回防柳州。”
“也是因为此,北上而来的大西军必然急于找到我们这支走陆路的东路军,妄图把我等先吃掉,先断我军一臂!”
“时间如此紧迫,大西军必然心急,心急就会有漏洞,这个漏洞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在侦查方面。”
“以往我大明官军行军打仗,侦骑前出10里,已经是了不得的精锐了,大西军也是习惯了和这种水平的官军交战。”
“但是这一次,他们绝对想不到,仰仗殿下在骑兵方面的不计成本的投入,我军在行军作战的时候,侦骑前出二十里、三十里、甚至五十里都是常事。”
“再加上殿下高瞻远瞩的龙隐卫,我军在获取情报信息这一领域,已经完全可以压制大西军。”
“因此,只要我们比大西军先找到对方的位置,便能早做部署,进可和水路一起,将这支大西军北上的军队包饺子、退也可立于不败之地!”
一行人坐下后,冯天纵先发言,将自己这边的优势、大西军的劣势仔细的分析了一番,让三位旅长有了一股豁然开朗之感,对于接下来要怎么打,有了更清晰的全局思维。
“我已经让第一旅的骑兵团前出,配合龙隐卫的弟兄尽快找到大西军的位置。”
“等知道大西军的位置和行军速度,我们就可以预选一处适合我等兵力发挥的伏击之地,来一场反伏击!”
“同时配合水路先行的殿下带领的第四、第五旅,将大西军这队兵马,歼灭在这融水到柳州200多里的路上。”
“到时候,损兵折将的大西军士气必为之大泄、本就不多的兵马,也会使得他们接下来的柳州防御战更加的艰难!”
“这就是这一次的作战的大方略,各位可有补充的?”
冯天纵说完了,停下来征询几位旅长的意见。
这也是朱至澍对于军事改革的一部分,集思广益、尽量限制主将一言堂的权利。
也就是时间紧,来不及推广参谋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132章 制定战略(2/2)
度,不然这种重大的军事行动决策,一般还需要参谋部的参与才行。
毕竟古话说得好:‘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不管多优秀的人,都会有思量不周全的时候,多些人参与,就能多几道审视的眼睛。
冯天纵边说的时候,三位旅长也在地图上找着对应的位置,积极的思考。
这等大战,对他们来说也是很难得的历练,所以非常用心。
“师长这个方略好,能吃掉这一路大西军的话,那柳州之战,咱们就算是已经赢了一大半了。”
“只是大西军也不是弱旅,尤其是对面的主将还是李定国和刘文秀,殿下一直嘱咐我们这两人要郑重的对待。”
“所以要达成师长的战略目的,那首先在情报收集能力上要比大西军更强;”
“其次,战略欺骗上也有要求,要让大西军以为:我们还没发现他们,他们才会乖乖的入套;”
“最后,这个伏击地点的选择也很重要,既要适合我军阵营展开、发挥火力数量的优势,又要利于殿下水路军的绕后围堵。”
“三点都不容易,但只要三点都做到了,我们便有十足的把握留下这支目中无人、孤军奋战的大西军!”
顺着冯天纵的话题,姜茂财说道。
这一番更加细致些的分析,得到了冯天纵和其余两位旅长的一致赞同。
“分析的很好。”
“既然两位旅长没什么好补充的,那我们便根据姜旅长提的三个要点,详细的说一说。”
“首先就是情报侦查能力,这点我们要相信姜旅长下面的骑兵团以及龙隐卫的弟兄们,我们一定会将大西军的行军轨迹,掌握的分毫不差。”
“其次,有龙隐卫的弟兄们在,我们对大西军的侦查,绝对不会被发现,反倒是我们大部队这边不能漏了马脚,暴露我们知道了他们行踪的事情。”
“所以这一块,我们要和之前的行军速度、行军风格都大体保持一致,让大西军以为,我们对他们的到来一无所知。”
“最后就是伏击地点的选择了。”
“由龙隐卫兄弟花费了无数精力银两绘制的地图在手,大家还没有信心嘛?哈哈哈......”
“哈哈哈......”
冯天纵的一句反问,让三位旅长都笑了起来。
有着领先于这个时代的地图,整个柳州地区就像是一具毫无遮掩美妙少女、玉体横陈的展现在大家的眼前。
峰峦沟壑、丛林水谷尽收眼底,选个合适的伏击地点,反倒是三点里面最简单的了。
深夜时分,第一支前去侦查的骑兵队伍带回了消息。
根据龙隐卫情报和密探的骑兵,骑兵团于今日下午,在柳州往北40余里的地方,找到了那支正向北边急速赶来的大西军,约有两万人。
其中步卒一万五、骑兵五千。
早上出门、下午的时候就已经走了40多里,如果晚上也勉力行军的话,只怕一天能走到70-80里路,是非常快的速度了。
从行军速度上就可以看出这支大西军的不凡,和贵州留守的大西军的确不一样。
而从手下军队的战斗力,又能推测出主将的能力。
可见殿下的再三嘱咐还是极有远见的,李定国和刘文秀两人,的确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