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南下柳州(1/2)
正如李定国推测的那样,已经在贵阳做好了准备的蜀军,在守备军接防贵阳后,此时便已经开始挥师南下。
东路军是第一师,走都匀,带上原本打算在此阻击刘文秀救援贵阳、结果却阻击了个寂寞的第3、第4旅。
然后行军300多里,到达走夭坝安抚司,在此上船走水路下柳州,全程约需要10天左右;
西路军是第2师,走100多里陆路后到定番州上船,然后也是溯流直到柳州。
西路军虽然陆路的路程比东路军短,但因为水路长,所以时间也差不多,也是10天左右。
也辛亏蜀军多为川蜀地区人士、或者已经在川蜀呆了不短的时间,习惯了舟楫。
不然这几百上千里的水路能要了北方士兵的老命了。
朱至澍并没有留在贵阳遥控微操,而是带着卫队和秦翼明跟随东路军一起前往柳州。
柳州这战要是打赢了,基本广西就平定了一半,所以朱至澍很重视,想亲自看着。
他也知道李定国必会救援刘文秀,也可以趁机见见这位朝思暮想之人。
李定国和刘文秀在正史上就关系一直不错,直到刘文秀病死的时候,李定国还亲自前往吊唁。
反倒是孙可望是真不行,背明降清就不说了,对自己这两位兄弟也是处处限制,最后更是大举进攻,妄图吞并。
结果被李定国打了个全军覆没,只得降了清。
所以柳州一战,打的好的话,李定国和刘文秀都有可能一举击败,然后广西就会只剩下孙可望了。
“百舸争流、浪遏飞舟。”
“老秦,你说咱们这阵势,比之曹阿瞒过赤壁可差?”
朱至澍看着身后这一长串、装载着万千蜀军的船队,心中满是激昂之气。
可惜哪怕把贵阳一带的船只都收拢,也仍然无法一次装下第一师五个旅的两万多人和全部的军械物资,所以还是有一部分人要走陆路,不然会更壮观。
“虽然是很壮观,但是殿下以赤壁之战来举例,可不太恰当呀,依老臣看,还不如说是太祖鄱阳湖伐陈友谅之战。”
“如今殿下这气势,即使不及,那也差不多多少了。”
“殿下之雄姿,让老臣依稀看到了太祖啊。”
“大明之幸、汉民之幸啊......”
说起朱元璋,秦翼明满眼都是追忆和神往。
估计他也把自己带入到追随太祖南下北上、纵横无敌的战场中了吧。
那可比打这些义军流寇有意思多了。
“哈哈哈,本王可不信这些神神叨叨的,无所顾忌!”
“要是这神神叨叨的真有用,我大明坐拥皇城龙脉钦天监的,还能落到此地步?”
“老秦你也少念叨这些,记住五个字:实践出真知!”
“是,老臣谨记。”
“嗯,本王不是开玩笑,是说真的。”
“日后这五个字,将是本王麾下行事的最重要方针之一,凡事都要求真笃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少给本王整。”
“就说这火绳枪、野战炮,还有接下来的燧发枪,哪个不是本王和一众工程师们日以继日熬夜熬出来的,可不是嘴上喊喊列祖列宗保佑就来了。”
“......”
朱至澍有感而发,一时间忍不住说了许多,大煞了这都柳江沿岸的美丽风景。
西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129章 南下柳州(2/2)
军的第2师情况也差不多。
因为定番州离贵阳更近的原因,还比朱至澍等一行人更早上船,此时已经快到广西界了。
也辛亏张献忠南征广西,把广西原有的官僚体系毁了个干干净净,不然和当地的官员周旋就是一件麻烦事。
尤其是对李牧虎这大大咧咧的性格来说。
这2师师长李牧虎,虽然性格比较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但练兵打仗却是一把好手。
第2师的5个旅,在李牧虎的训练下打起仗来那是嗷嗷叫,和冯天纵1师那种稳扎稳打、堂堂正正的作风有一定区别。
但相同的是,两名师长都很有能力,练兵打仗、执行朱至澍的战略目标都相当有一手,不然也坐不到师长的位置。
“孔庆元,你小子有点样行不行,不让喝酒就是不让喝,你磨我半天干啥子,殿下说的嘛。”
“哎呀我的大师长啊,这江风多冷您是没点数啊,不喝点酒御寒哪扛得住啊?我那旅的小伙子们,这都快冻缩了,这要是万一有个啥风吹草动,那可就危险了啊。”
“再说了,殿下常说实事求是,这可不就是该实事求是的时候了嘛?”
“滚蛋,少拿你旅的人来说事,你就是自己想喝,别以为我不知道。”
“不过嘛......”
“你说的有道理,这江风啊,的确是厉害,尤其是这大冬天的,直透骨头啊,将士们是不容易......”
“这样,每人限量五钱,多一钱打十军棍,督军司的人去盯着,出现一个喝醉的,督军司的人跟着一起受罚。”
“是!”
孔庆元一听李牧虎终于松了口,顿时大喜,和一边一同来要酒喝的2师第2旅旅长丁义使了个眼色,欢天喜地的下去军需那领酒去了。
酒这玩意,能消毒能抗寒,也是必备的军需物资。
“哎......舒坦。”
“这帮小子,一说就把本师长的酒虫也勾起来了。”
“可惜啊,只有五钱,不能多喝、不能多喝啊......”
等孔庆元、丁义两人走后,李牧虎也忍不住喝了小小的一口,幸福的咂咂嘴。
五钱的量而已,可不舍得一口闷,得慢慢品。
虽然自己师长,真多喝点,只要不误事,督军司的人也不会真就怎么样。
但哪有定下的规矩自己先破的道理,得和殿下一样,以身作则啊。
没见殿下王府里一年酿酒也就三十二斤嘛?
......
蜀军正在行军路上疾行之时,大西军这边也没有坐等。
刘文秀从南北两端调兵遣将、回防柳州不说,李定国也终于等到了刘文秀送来的求援文书。
于是等不及文书来来回回的浪费时间了,而是直接起兵2万,带着刘文秀派来的求援信使,一起南下救援柳州。
除了留了不到一万人守老巢桂林之外,李定国可以说是倾巢而出,可见对这三弟刘文秀的重视程度。
而派往孙可望处的求援信使,也谈不上石沉大海。
孙可望让刘文秀的信使带回了一封信。
信中大概的意思就是说:义父身体有恙,狼兵反扑的厉害,自己这边一时抽不开身;但救援三弟的心还是很迫切的,等这边义父身体好些了,又把狼兵打退之后,便马上起兵增援刘文秀。
--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