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吸引晋军注意,刘纬拿自己当诱饵,亲自登岸,招摇过市,是否太危险了?
放心吧!刘纬这一辈子,什么风浪没见过?单是刺杀和暗杀,就经历过许多次了,他也知道自己的安危,干系重大,岂能没有防范?那千余近卫军士兵,都是万里挑一的勇士,且个个精明警惕,哪怕有一点风吹草动,也瞒不过他们的眼睛!
除了这一千近卫军外,刘纬还暗地里安排了许多便衣护卫,混入当地百姓之中,发现任何人图谋不轨,便可当场制止,将其拿下,可谓铜墙铁壁一般的保卫,滴水不漏,万无一失!
因此,即便刘纬主动现身,来到当地百姓当中,和颜悦色地与他们交谈,安抚人心,也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相反,这里的百姓们,倒是对这位远道而来的汉王殿下,印象不错!身为王者,竟如此平易近人,毫无架子,显得十分亲切,实在太难得了!
反观晋国呢,别说这些百姓根本见不到司马懿的面,就是那些稍微有点职权的小官小吏,鼻孔都能翘到天上去,对老百姓,哪有一点好脸色啊!
如此强烈的反差,令刘公岛百姓对晋国官府非常失望,反倒对刘纬心有所属,夹道欢迎,鼓掌致敬,欢呼雀跃,趋之若鹜,现场的感觉,就好像他是在自己的国土上视察民情,根本不是登上了敌国的土地!
当然,刘公岛附近百姓如此欢迎汉军的到来,也是为了自己的生计得以维持!以前,他们都是下海打鱼的渔民,吃了汉商带来的红利以后,终于衣食饱暖,又岂能甘愿重新回到那食不果腹的苦日子呢!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只要汉王刘纬,能让他们继续过上好日子,不用辛苦出海打鱼,便能维持生计,百姓们自然欢迎他和汉军的到来!
至于自己的国籍,到底是晋是汉,根本无所谓,国家大事,庙堂者谋之,质朴的百姓们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能吃饱穿暖,过上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仅此而已!
维持商路,把刘公岛这个中转站继续经营下去,便是此地百姓们最大的心愿!为此目的,他们主动给汉军提供了大量低价蔬菜水果,以及各类肉食和副食,淡水嘛,更是直接不要钱了,随便喝,随便灌!
看到了吧?刘纬只是露了一脸,就为全军节省了大量开支,这无本万利的买卖,太值了!不过,他也是被当地百姓的热情所打动,竟当众承诺,一定要恢复这条商路,不使百姓们失望!
刘纬是不是一时冲动,自夸海口呢?晋国商人所提供的商品,比汉商便宜,马韩人也好,倭人也罢,都不愿意同汉商做买卖了,怎么恢复这条商路,又如何重启刘公岛这座中转站的功能呢?
事实上,刘纬也是到了刘公岛这里,才突然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在消灭了卑弥呼和邪马台国以后,由汉军占领九州岛,并委派大员统治这里,建立一个属于汉国的海外都护郡和自由贸易区!
晋国商人,你拦是拦不住的,只要刘纬一天没与司马懿彻底翻脸,就无法阻止他们把商品卖给倭国人!
但是,倭国人要把商品从临淄运回日本列岛,势必途经九州岛,要是这里成了汉国领土,收你点关税过路费,不过分吧?损失,不就抹平了吗!
更为关键的是,汉商贩运产品至九州岛,不用缴纳任何关税!尽管他们的运费较高,却与晋国商人的销售价格差不多,尤其是没有了卑弥呼从中作梗,无底线加价,汉国商品的价格可能会更低,倭人和马韩人还有必要千里迢迢,跑去临淄进货?从九州岛就能买到,谁还舍近求远啊!
如此一来,司马懿这个二道贩子,算是要做到头了,刘纬可以轻而易举,重新夺回海外市场!至于所得利润,也足够维持驻扎在这里的军队开销!
接着,刘纬可以进一步扩建汉国海军,将其分为北洋、东洋和南洋三部!
其中,东洋水师,继续驻扎于舟山,负责维护商道通畅,监视晋国沿海;南洋水师则驻扎于交州南海郡,负责征服南海列岛,维持汉朝在此地的统治秩序!
至于北洋水师嘛,就驻扎在九州岛,一方面监视日本列岛上的倭人,不使其敢有任何非分之心;另一方面,封锁整个黄海区域,防止晋国海军死灰复燃,并辐射朝鲜半岛、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以及整个渤海湾!
要想完成这一布局,九州岛便是重要一环,战略要地!此前,刘纬还没想好,灭了邪马台国以后究竟该如何善后,是派兵驻扎此地,还是扶持一个傀儡政权呢?
现在,刘纬打定了主意,要想实现海洋的控制权,进而称霸西太平洋,九州岛,他要定了!从今以后,这里就是大汉领土,日本列岛只能作为藩属国存在,将来有朝一日,并入我大汉王朝,彻底融合,消失于世!
如此看来,刘纬还真不是一时冲动,吹牛皮,而是有了明确的战略规划!欲将大汉王朝影响力,扩展到全世界,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当然,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新组建的晋国海军,是个潜在的巨大威胁,必须消灭!可问题是,他们究竟在哪里呢?刘纬已经抵达了胶东半岛,司马懿现在忙什么呢?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让我们暂且按下刘纬这边不提,说说司马懿!其实,他也洞悉了局势上的微妙变化,不想错过这场热闹,早已离开邺都,赶往沓氏(今大连市金州区)!他为什么要去那呢?因为晋国海军,正驻扎于此!
换言之,刘纬率领舰队抵达刘公岛附近海域时,司马懿就在辽东半岛的最南端,与他隔着渤海海峡遥遥相望!这两个冤家对头,不在陆地上争锋,却默契地跑到了海洋之上,继续争斗,刘纬御驾亲征,司马懿也亲自赶来了!
为了吸引晋军注意,刘纬拿自己当诱饵,亲自登岸,招摇过市,是否太危险了?
放心吧!刘纬这一辈子,什么风浪没见过?单是刺杀和暗杀,就经历过许多次了,他也知道自己的安危,干系重大,岂能没有防范?那千余近卫军士兵,都是万里挑一的勇士,且个个精明警惕,哪怕有一点风吹草动,也瞒不过他们的眼睛!
除了这一千近卫军外,刘纬还暗地里安排了许多便衣护卫,混入当地百姓之中,发现任何人图谋不轨,便可当场制止,将其拿下,可谓铜墙铁壁一般的保卫,滴水不漏,万无一失!
因此,即便刘纬主动现身,来到当地百姓当中,和颜悦色地与他们交谈,安抚人心,也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相反,这里的百姓们,倒是对这位远道而来的汉王殿下,印象不错!身为王者,竟如此平易近人,毫无架子,显得十分亲切,实在太难得了!
反观晋国呢,别说这些百姓根本见不到司马懿的面,就是那些稍微有点职权的小官小吏,鼻孔都能翘到天上去,对老百姓,哪有一点好脸色啊!
如此强烈的反差,令刘公岛百姓对晋国官府非常失望,反倒对刘纬心有所属,夹道欢迎,鼓掌致敬,欢呼雀跃,趋之若鹜,现场的感觉,就好像他是在自己的国土上视察民情,根本不是登上了敌国的土地!
当然,刘公岛附近百姓如此欢迎汉军的到来,也是为了自己的生计得以维持!以前,他们都是下海打鱼的渔民,吃了汉商带来的红利以后,终于衣食饱暖,又岂能甘愿重新回到那食不果腹的苦日子呢!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只要汉王刘纬,能让他们继续过上好日子,不用辛苦出海打鱼,便能维持生计,百姓们自然欢迎他和汉军的到来!
至于自己的国籍,到底是晋是汉,根本无所谓,国家大事,庙堂者谋之,质朴的百姓们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能吃饱穿暖,过上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仅此而已!
维持商路,把刘公岛这个中转站继续经营下去,便是此地百姓们最大的心愿!为此目的,他们主动给汉军提供了大量低价蔬菜水果,以及各类肉食和副食,淡水嘛,更是直接不要钱了,随便喝,随便灌!
看到了吧?刘纬只是露了一脸,就为全军节省了大量开支,这无本万利的买卖,太值了!不过,他也是被当地百姓的热情所打动,竟当众承诺,一定要恢复这条商路,不使百姓们失望!
刘纬是不是一时冲动,自夸海口呢?晋国商人所提供的商品,比汉商便宜,马韩人也好,倭人也罢,都不愿意同汉商做买卖了,怎么恢复这条商路,又如何重启刘公岛这座中转站的功能呢?
事实上,刘纬也是到了刘公岛这里,才突然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在消灭了卑弥呼和邪马台国以后,由汉军占领九州岛,并委派大员统治这里,建立一个属于汉国的海外都护郡和自由贸易区!
晋国商人,你拦是拦不住的,只要刘纬一天没与司马懿彻底翻脸,就无法阻止他们把商品卖给倭国人!
但是,倭国人要把商品从临淄运回日本列岛,势必途经九州岛,要是这里成了汉国领土,收你点关税过路费,不过分吧?损失,不就抹平了吗!
更为关键的是,汉商贩运产品至九州岛,不用缴纳任何关税!尽管他们的运费较高,却与晋国商人的销售价格差不多,尤其是没有了卑弥呼从中作梗,无底线加价,汉国商品的价格可能会更低,倭人和马韩人还有必要千里迢迢,跑去临淄进货?从九州岛就能买到,谁还舍近求远啊!
如此一来,司马懿这个二道贩子,算是要做到头了,刘纬可以轻而易举,重新夺回海外市场!至于所得利润,也足够维持驻扎在这里的军队开销!
接着,刘纬可以进一步扩建汉国海军,将其分为北洋、东洋和南洋三部!
其中,东洋水师,继续驻扎于舟山,负责维护商道通畅,监视晋国沿海;南洋水师则驻扎于交州南海郡,负责征服南海列岛,维持汉朝在此地的统治秩序!
至于北洋水师嘛,就驻扎在九州岛,一方面监视日本列岛上的倭人,不使其敢有任何非分之心;另一方面,封锁整个黄海区域,防止晋国海军死灰复燃,并辐射朝鲜半岛、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以及整个渤海湾!
要想完成这一布局,九州岛便是重要一环,战略要地!此前,刘纬还没想好,灭了邪马台国以后究竟该如何善后,是派兵驻扎此地,还是扶持一个傀儡政权呢?
现在,刘纬打定了主意,要想实现海洋的控制权,进而称霸西太平洋,九州岛,他要定了!从今以后,这里就是大汉领土,日本列岛只能作为藩属国存在,将来有朝一日,并入我大汉王朝,彻底融合,消失于世!
如此看来,刘纬还真不是一时冲动,吹牛皮,而是有了明确的战略规划!欲将大汉王朝影响力,扩展到全世界,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当然,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新组建的晋国海军,是个潜在的巨大威胁,必须消灭!可问题是,他们究竟在哪里呢?刘纬已经抵达了胶东半岛,司马懿现在忙什么呢?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让我们暂且按下刘纬这边不提,说说司马懿!其实,他也洞悉了局势上的微妙变化,不想错过这场热闹,早已离开邺都,赶往沓氏(今大连市金州区)!他为什么要去那呢?因为晋国海军,正驻扎于此!
换言之,刘纬率领舰队抵达刘公岛附近海域时,司马懿就在辽东半岛的最南端,与他隔着渤海海峡遥遥相望!这两个冤家对头,不在陆地上争锋,却默契地跑到了海洋之上,继续争斗,刘纬御驾亲征,司马懿也亲自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