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远期合约(1/2)
“远期合约?”
几个老货满脑袋问号,就听不懂。
赵大少微微一笑,“比如咱们明年夏季要买一批稻米,但合约却是现在就签订,将价格、数量、交货日期先行定下来。
谁买了咱的合约,那么到明年夏季就必须交粮食给咱,否则就是违约,要赔偿咱们的损失。”
“人家又不是傻子,凭啥要同咱签订这样的合约?鬼知道明年的收成如何?
再有,粮都没有到手,咱们便先将银子给人去花?”
老赵很不满意,忍不住数落赵大少,自家银子再多,可也禁不住这般败家啊。
“所以呢,合约中的粮价要比市价高一些,如此便能吸引那些粮商的注意。
当然,咱们也不用交割全款,付出一定比率的押金也就是了,比如十分之一?这押金放在银行,没有交割货物之前,谁也动不了。”
赵老二眼珠转了几转。
“大哥,且不说是否有人会去买,此消息一出,粮价必然应声而涨,咱们岂不是更难收粮?”
“所以咱们现在就需传令南洋购粮,而且要约定时间,整个南洋一齐动手。如此,才能最大程度避免我大辽购粮消息外泄。
等粮商们反应过来,咱们已经收割了第一波,将各地的余粮尽皆拿到手中!”
赵大少冷冷一笑,“咱们购粮的命令传入南洋需一个半月,消息传回来,最快也要两个月。
也就是说,有三个月以上时间,济州是不知道这个消息的,这就是咱们卖出合约的时间!”
房中一时间陷入沉默,都在琢磨赵大少说的这个远期合约是什么东西。
赵大少早有准备,合约的草稿都打好了,每人分发一张,仔细看,好好看,不懂就问,直至看懂了为止!
良久,蔡忠实啧啧称奇。
“少帅,这个远期合约是个好东西啊,不仅仅可以用来购粮,还可以用来购买羊毛、胚棉等大宗货物。
据某所知,这毛纺工场最是惧怕羊毛价格起起落落,若是也能推出远期合约,无疑能保持入手羊毛价格相对稳定。”
财长果然是财长,一看就懂,一点就透!且还直接道出了这玩意的本质。
“蔡兄所言极对!”
赵大少含笑点头,“但实则双方都是存在风险的,未来的价格哪个敢确定?
若交割期的市价高于合约价格,自然对买方有利,相当于赚了,那么卖方自然就是亏的。
但某断言,大多数工场都是不喜价格波动的,他们宁愿承担小波动风险而锁定货物价格,稳定货源。这就是远期合约存在的基础!”
“这……是不是在骗人?”
老赵把脸一沉,“大抵就是咱们先购粮,趁着人家不知道的时候,同这些人再签订一份合约。
而这些人为了完成合约,避免高额赔偿,便不得不高价买粮,即便砸锅卖铁,也要补上咱们的窟窿?”
“呃,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赵大少面色讪讪,“但也不能说偏,买卖自愿,咱们又没有逼着他买咱的合约?
爹,你仔细想想,一旦咱们官家开始大举购粮,这些精明的商人自然能猜出咱们要干什么,他们非但会将市场上的粮食采买一空,甚至会囤积米粮,将粮价推到天际。
到了那时,咱们只能捏着鼻子去买!
就我的推算,将粮价推高十倍都是少的!
彼时,您总不行下令去抢吧?还是下令打击囤积居奇的粮商?
别忘了,咱们可是以商立国,若是失了信誉,万事皆休。
相反,咱们用合约来规避粮价高推,呃,虽说令人不齿……但任谁也说不出咱们什么来,咱们是按着规矩在走!”
“可害了人!”
老赵把眼一瞪,“那些人若是无论如何也完不成合约呢,难道要将人家逼死?这样做,难道不是对我赵氏信誉的打击?
咱们将来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642章 远期合约(2/2)
做什么事,谁还会相信?
再者说来,粮价疯涨,叫南洋百姓如何过活?”
唉,赵大少叹气,老赵越来越不好忽悠了,但老头子说的是实情。
“儿子自然有准备。”
赵大少琢磨一番,沉声言道,“咱们这个时候购粮,算是秋粮,但实则南洋一年两熟或者三熟不等,咱们购买之时,正好是第三季收获的季节,百姓手中是不缺粮的,对民生影响有限。
而咱们的合约,也不是同一时间交割,而是分三批交割,四月,八月,十二月。
就咱们单次的购买量而言,并不会对粮价产生太大的冲击,正常算来,提价一倍都在合理范围之内。
儿子之所以推出这个合约,无非是避免粮商屯居积奇,有了这份合约,他们便再不敢将手中的粮食存着不卖。
爹,实话说,即便不推出合约,咱们大举购粮的消息一出,粮价照旧疯涨,对农民没什么影响,但对城市的影响是一定的,不可避免。
但您不要忘了,我辽境可是有太平仓的,北方一年余粮,南洋半年余粮,咱们拿出去平抑粮价也就是了。
提到太平仓,二弟最好马上派出监察使将咱们的太平仓摸排一遍,该杀的杀,该补的补,确保存粮足额!”
“那粮商?”
“粮商么,儿子也有安排!”
赵大少思虑片刻,言道,“不论是大辽粮商,还是其他各国粮商,若是当真交割临近,有人无以为继,因成本高昂,以至于血本无归,咱们再同他们商谈就是。
只要他们的收购价格合理,咱们按其成本再加一定利润收购就是,某以为溢价三分之一还是合理的。
但这些却不能写在合约当中,不能让这些人看出端倪!
可若是他手中没有粮食,哼哼,那只能按违约来算账!”
房中再次陷入沉默,都在思考着其中的利弊得失!
“大帅!虽然某不是很懂,但俺觉着少帅的办法可行!”
孟超点指偌大的沙盘,“这里有无数人要饿死,而南洋无非会粮价高些,这其中的取舍显而易见。
按着俺的意思,便是将他国的粮食都买光了又能怎样,咱又没去抢?
呃,其实抢也未必不是一个办法,嗯,臣失言,抢是不对的。”
“某也赞成!”
王宝阴阴冷笑,“老西同老荷那里可以多买点,他们只在乎钱,至于土著挨不挨饿,他们是不在乎的。”
这两位活爹一直在外征战,见过的死人数之不尽,最大的任务就是抢地盘,搜刮钱财,你让他们讲怜悯,大抵是没可能的,心如铁石。
“就没有别的办法了么?”
老赵叹气,“要不颁行限售令?令百姓只准将余粮售卖给官家,便是价格高些,本王也可以接受。”
“爹!”
赵大少以手抚额,“此举万万不可行。上缴税粮,余粮自卖,历来是我大辽的规矩,咱们不能自己失言,否则便失了百姓信任,后果不堪设想。
更何况如果这般做,反而会令百姓,商贾疑神疑鬼,或不卖或私下交易或者干脆囤积起来,到那时咱们怎么办?”
老赵看着沙盘沉吟不语,这是一块天大的肥肉啊,只是在入口之前,煮熟的过程当真难熬。
“如此,便由着你去做,只是不要太过分。这南洋好不容易安稳几年,同倭国在虾夷地的争端也才刚刚解决,莫要在入明之前生出事端。”
“儿臣领命!”
“那么咱们以什么名义入明呢,你们哥俩是如何打算的?”
赵氏兄弟齐齐拱手。
“清君侧!”
“呃,清哪个?”
“朝中奸佞!”
“本王当然知道是奸佞,说具体点!”
“爹,此事没办法具体啊!”
赵大少咧嘴一笑,“若是崇祯怕了,把那人砍了怎么办,难道咱们还能退兵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