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苏尔古特条约(1/2)
遥远的伦敦。
夜已经很深了,可汪文言睡不着,老货伏案低头,正在将一天来发生的大事小事都记录下来。
伦敦,这座英格兰最大的城市给了汪文言深刻的印象。
宫殿府邸、贵族生活、商业风气、平民生活都令汪文言耳目一新。
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同样美丽,但奢华的宫殿掩饰不住整个国家的暮气。
一个号称世界最强大的国度,国内却没有像样的产业,什么东西都从国外买买买,甚至包括战舰火炮。
汪文言虽然不看好西班牙的未来,但却喜欢西班牙,注定会是一个好主顾,值得好好经营。
但伦敦……汪文言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躁动,他们的君主查理一世似乎并不受贵族以及民众的信任,但他见过这位君主,并有过短暂的交流,儒雅而有礼,侃侃而谈,并不是一个蠢货。
什么原因导致王室会陷入如此境地呢?需要慢慢去关注。
这里的手工业很兴盛,贵族也好,商人也罢,都以经营获利为荣,尤其是造船业、纺织业,兴旺到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可以说同大辽各有千秋。
这是汪文言不喜欢这座城市的原因之一,他感受到了威胁。
虽然两方在西印度友好到仿佛在穿同一条裤子,那是因为两方有着共同的敌人,可当敌人衰弱之后呢?
前两日,他参观了一座大学,号称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牛津大学。
这是他的请求,也是赵大少委派给他的任务。
接待他的校长,同时也是一位教廷的大主教。
这座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大学着实震撼到了汪文言。
该校有学子接近万人,藏书数十万册,各种稀奇古怪名头的学院二十几个,例如“万灵学院”、“基督圣体学院”……
虽然大多打着教会名头,但其实学习的内容却不仅仅限于经学,还包括哲学、数学、法学、医学……
汪文言暗暗拿自家的几座大学同其对比,发现虽然学科设置有很多雷同,但还是有区别的。
牛津以人文为主,格物为辅,但辽国大学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以格物为主,人文为辅。
“学问虽远在天边,也要求取之!”
老汪一次出使,却感慨良多,大明曾经自诩人文鼎盛,视周边如蛮夷,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但泰西不同,这里同样有着辉煌灿烂的文明,值得让人深思,值得深入学习。
最近,这厮脑子里经常闪现出一个奇怪的念头,他可以很确定赵大少从未来过泰西,但却在泰西发现了大辽各种制度的影子。
就如大学,这样的机构在华夏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但却在赵大少的主持下成立了,而且不遗余力的发展,现而今每年毕业的学子接近十万!
大辽这位少主是生而知之么?还是前世投胎没喝孟婆汤?
念头一闪而过,汪文言也只能对自家这位少主的高瞻远瞩表示佩服。
他很感谢赵大少给了他这个机会,他有预感,或许这次出使将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的任务很多,辽国在塞维利亚购买了一座房产,设立使馆,同样,在伦敦也会设立一座领事馆。
领事馆的职能很多,保持官方沟通,结交权贵,了解泰西风物,搜罗书籍……人手不够用啊。
他还有两个国度需要出使,一个是荷兰,一个是法兰西。
阿姆斯特丹是一个难关,荷兰东印度公司对大辽有很多抱怨,如何维持双方脆弱的关系,这是一个难题。
好在对于荷兰,赵大少给他安排的使命并不多,除了建立领事馆之外,就只有弄清楚交易所交易机制这一件事必须完成。
至于荷兰的抱怨,还是留给赵大少去安抚吧,老汪表示无能为力,只能甩锅。
对于法兰西,汪文言了解的最少,似乎同辽国也没有太多的交往。
哦,倒是听闻在东非有着贸易联系。
这也是汪文言不解的地方,赵大少交待他,要尽量同其王室建立联系,未来,法兰西很可能是大辽的潜在合作伙伴。
泰西,真是一个有趣的地方,王室太多、教廷势力庞大,商人阶层蠢蠢欲动,同时,它还是大辽货物的主要市场。
这是一个施展外交,纵横捭阖的好去处。
“看来,大辽需要很多苏秦、张仪式的人物啊!”
汪文言又是一声感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620章 苏尔古特条约(2/2)
…
汪文言在泰西风光无限,赵大少也终于再次坐到了谈判桌前,同约萨福展开第二轮谈判。
算算时间,两轮谈判相差近一月。
“殿下,关于领地,我国陛下有一个新的提议,相信您会感兴趣的。”
“哦?洗耳恭听!”
约萨福从怀中拿出地图,铺展开来。
“玉兹三国,一直对我国边境掠夺滋扰,陛下对三国的不友好态度很愤怒,提议两国联合出兵,我军从北线进攻,辽军从东线进攻,一举灭亡三国!
所得领地以各自实际占领为准,陛下同意辽国可以拿玉兹领地交换额尔济斯河至鄂毕河之间的领地。
嗯,我认为这对辽国来说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即可以消除西部的威胁,又能得到您声称的领地。”
赵大少冷冷看了老货一眼。
“本帅对这个提议毫无兴趣!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辽国对玉兹三国领地没有兴趣。
在同贵国谈判的同时,我辽国使者也在同大玉兹厘定边界,希望两方保持和平。
但本帅可以向你保证一点,只要同贵国的协议一经签订,若贵国同玉兹发生冲突,我辽军将保持中立,不支持也不打击任何一方。
这是我对米哈伊尔国王释放的最大善意。”
约萨福这个老家伙,只不过在试探赵大少对玉兹三国有没有兴趣,事实上,无论是罗刹国,还是辽国,想要灭亡玉兹三国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据手中的情报,罗刹国一直在逐渐蚕食玉兹国领地,想要迫使其屈服,在名义上纳入罗刹国掌控,其实就是想要成为玉兹的宗主国。
赵大少也可能有这个野心?
但他对出兵三国没有意愿,也没有动力,玉兹三国既没什么物产,也不涉及交通要道,打来干嘛?扶贫么?
因此,他不介意给米哈伊尔吃一颗定心丸。
但不出兵并不代表什么都不能做,三国究竟会倒向谁?慢慢走着看!
“我陛下还希望您能断绝同玉兹三国,布哈拉汗国的贸易,而专注于同我国构建贸易通路。”
“可以!”
赵大少笑的很是真诚。
“只要你国断绝同周边其他国度的贸易往来,我国同样可以做到!
约萨福阁下,我希望你的提议是真诚而现实的,这样漫天要价没有任何意义。”
约萨福沉吟片刻,神情肃然。
“我陛下不希望玉兹三国,布哈拉汗国,克里木汗国得到辽国武器!”
“我辽国要天目河至鄂毕河之间的领地!”
“我国希望得到辽国一批武器支持,包括你们的燧发枪,野战炮!”
“可以交易,但这批武器不能用在南线作战,也即不可用来打击玉兹三国,克里木汗国。”
“陛下将鄂毕城划拨为中枢直辖区,同意鄂毕城为通商口岸。”
“我辽国将在三角洲兴建一城,此为对贵国通商口岸。”
“那鄂毕城以北领地划分?”
赵大少微微一笑。
“本帅知鄂毕河自鄂毕城之后,便转向西北,抵近乌拉尔山,贵国可是认为以鄂毕河划分边界不合理?”
“正是!”
约萨福点指地图,“那里虽然荒芜严寒,没有也不适合人类生存,但那里是我国重要的毛皮获取地。”
赵大少沉思片刻,拿手接连点指一条河流。
“便以此河为界,如何?”
约萨福仔细观瞧,却是一条无名河流,流向自南向北,注入极北一巨大海湾。整体同额尔济斯河保持直线,且其弧度略微向东,也就是说辽国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妥协让步。
约萨福终于露出了笑容,还好,这位王子没有为了那片不毛之地而起波折。
“成交!尊敬的殿下,祝我们的友谊永不断绝!”
“成交,愿你我两国永不起战端!”
赵大少心里乐开了花。
约萨福的地图,呃,它缺失了一大块,极北靠近北冰洋那一片是空白,织女河以东更是几乎没有被探索,便是已经探索的区域,地图也是残缺不全,同辽国地图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
也就是说罗刹国虽然占据了偌大的地盘,但却没有花费精力去描绘他。
见好就收,已经占了天大的便宜,还想怎样?
一纸条约,双方签字画押。
史称《苏尔古特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