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暗流涌动(1/2)
诰奴酋入京谕:
兹有老奴十四子多尔衮为正使,奸贼宁完我、范文程为副使入京谈判事晓瑜天下。
去岁中,建奴寇关,毁田焚屋,夺财害命,杀丁虏妇,京畿州府县无不饱受荼毒,黎明百姓生命财产损失无算,此天下人尽皆知之事。
其行令人发指,其罪罄竹难书!
昔明祖立国有云“驱逐胡虏 恢复中华“
今胡乱又起,我大明理应勠力同心,大夫执锐,匹夫仗剑,汇天下之力共击胡虏。
然则有庙堂奸佞之辈祸国殃民,堵塞帝听,不特以百姓苦为苦,不特以百姓哀为哀,闻奴双股颤颤,畏战怯敌。
此辈枉顾帝王万民之意,邀奴酋入京媾和,或曰资米百万石以求和,或曰岁贡三百万纹银以求安。
有仗义执言者责之,米从何来,银从何出?
彼辈奸佞视百姓如刍狗,竟言:赖天下万民之力以养奴酋,有何难哉?
奸佞不除,国实难安!
胡乱不止,百姓厄难!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号曰“除奸佞,匡社稷,驱胡虏,兴大明!”
此百姓之声,匹夫之志!
乞圣皇帝陛下闻之,号令天下,共击胡寇!
几日来,此告示贴满了大明京城大街小巷,五城兵马司的人都撕不过来,后来索性上报,便不理不睬了。
此文好像也没有指名点姓的骂谁吧?由着他去!
现如今京城舆情汹涌,街头市井骂声不绝,一骂建奴二骂奸佞。至于奸佞是哪个不重要,谁要同建奴议和谁就是奸佞!
毕竟除辽东之外,为建奴祸害最重的就是京畿,金军抢劫可不看身份,受害的平头百姓多,遭灾的富户豪绅更多,就你钱多粮食多,不抢你抢谁?
可以说,大明京畿百姓对建奴恨意滔天!
此时的大明还没有将自己玩到民心尽失的地步,也就是说相对于建奴,百姓觉得对大明还能忍耐。
由此,请愿者不断,顺天府的衙门口都快被一群乡老给挤爆了。
都是七老八十的糟老头子,呼天抢地,涕泪横流,有说糟了兵灾的,有说失了人口,总之都是建奴造的孽,这国朝怎的可以同建奴和谈呢?
祖宗不答应啊!
顺天府一众官员都愁坏了,打不得骂不得,还要时不时的给几口水喝,生怕一不小心哭死几个。
府尹刘宗周其实是懵逼的,真有议和之事?
此公在士林大名鼎鼎,乃是学问大家,这为官么……说起来是副业,而且还是不情不愿的那种。
早年间曾也激情澎湃,上书谏言,但无非是革除弊政之流,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了万难的那种,没什么新意。上书没人理,长此以往也就没了兴致,索性治学著述。不愿为官,但学问名声到了一定程度,想不为官也总有人抬着,不得不为官。
他倒是个清官,也没什么狗屁倒灶之事,但也入不得崇祯的核心小圈子,虽为三品大员,但诸多要事却是不知。
可莫名告示满城,便连治下的州县都闹的沸反盈天。
身居高位,所思所虑自是不同于平头百姓,是战是和各有道理,老百姓哪里知晓朝廷的难处?
只是此告示却处处透着蹊跷,短短几天便张贴满京畿,且隐隐有向周边扩散的趋势,这背后的势力当真是耐人寻味。
偏偏此时频频爆出建奴窝案,两家商行被一股隐秘势力捣毁,真奴的老大人头便有十几个,此案在顺天府手中还没热乎,便直接被锦衣卫接手,现在有没有一个结果?
刘宗周上书陈情,人却是直接跑到了内阁,问问几位当值的大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内阁几位大佬……都不在。
竟然敢随意旷工?老夫要弹劾他们!
问之,方知都入宫议事去了。
老夫也去!
此事不弄清来龙去脉,便没法去处理,舆情汹涌,搞不好要出大事件!
一路通传,很顺利,刘宗周直入御书房。
呃,阁臣,准阁臣,几个尚书,大佬都在,堪称内阁扩大会议。
“微臣拜见陛下!”
“免礼!”
崇祯扫了一眼刘宗周,“可是为了和谈一事?”
“正是!臣正要上奏此事……”
崇祯摆手,“正议着呢!”
……好吧,刘宗周也不多问,果断站在一旁。
“臣以为金使颇有诚意,诸般条款实对我朝有利无害,岂能因无知乡民聚众鼓闹便放弃?
北疆安,则我可全力应对山陕暴民,尽快平息内患,彼时内部无忧,又和惧外患?
且这背后之人一直未曾查出,此人将朝廷机密大事布告四方,挟民意以达私利,其心叵测,必须严查!”
次辅周延儒很是愤怒,哪个王八蛋要坏老夫的好事?
这和谈一事一直由此公主持,收受大量贿赂还是小事,这玩意就是顺手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466章 暗流涌动(2/2)
为,且都不是经他的手,也没人能抓住把柄,关键是伪金开出的条件着实对大明有利。
公私两不误,多美的差事,可偏偏阻力重重!
“骆养性,可有结果?”
崇祯不置可否,道理是这么一个道理,可老百姓骂的是皇帝,不是你!
本来悄悄的签订一纸盟约也无所谓,左右两家都不想为太多人所知,就是个默契的事,但此事一经传扬,味道可就变了。
自家刚刚被人家祸害一遍,你不报复也就罢了,还同人家握手言和?
崇祯可以想象,民间必定骂声一边倒,他这圣君的名声算是毁了。
骆养性。
锦衣卫头子,官拜南镇抚司佥书,彻查建奴细作同告示一案便着落在此人身上。
此人也是个奇葩,身为帝王鹰犬,却是有一身的好名声,为数不少的士大夫都对他颇具赞赏之词。
大抵崇祯继位比较仓促,这帝王之学没有学透,自家的鹰犬官声如此之好,岂不是问题大大的?偏偏他非但不警醒,且还沾沾自喜,对骆养性尤为看重。
“臣正有几事上奏!”
骆养性从怀中掏出几封密奏奉上。
“其一,据探子回报,河套地域确实为赵氏所得,并占据神木,大举招募流民!更自封定襄王,复汉之六郡,开衙设府,遥控漠南汗廷!
赵氏假托商贾,实则在关外拥兵万数,且以骑兵为主,近日又以蒙鞑为仆从,实控可战之兵三万众!
其二,经多方查访拷问,赵氏经营海参崴,小海数年属实。
其民大半出自我大明,小半为当地土著,小海有兵多少暂时不得而知,但海参崴拥兵高达三万!
其三,金州一地早有奏报,所查与建奴所言略同,亦是拥兵高达三万众!
综上而论,伪金确实被赵氏四面和围,若是二者交战,胜负未可知!
至于城中建奴细作案同告示案,臣亦略有眉目。
其一,靳氏货栈同范氏货栈确实通奴!细查之,皆是掌柜为建奴所收买,私运货物,沟通消息。
彼辈冥顽不灵,持械拘捕,被斩杀大半,余则正在讯问之中。
微臣誓要顺藤摸瓜,将京城建奴细作一举铲除!
其二,同建奴细作斗杀之人尚未落网,然则查验建奴细作之尸,大多为火器所伤,有司勘验之后,非我大明火器,却是类四海赵氏火器。
臣虽无明证,但推测当为赵氏所为!
其三,那一纸告示同细作案几乎同时出现,微臣大胆推测,亦是赵氏所为!”
……在场诸人无有不惊,其他人可能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倒也在推测之中,唯独刘宗周,老头胡子都揪掉了几根,眼珠子都快瞪了出来!
这个赵氏不就是一介外官么?竟然有如此声势?这怕又是一个建奴!
“陛下!”
周延儒闻言愈加愤懑,“诚如老臣所言,赵氏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此辈以大明之膏血养自家之私兵,如今羽翼已丰,其患更甚于建奴。
一如老臣所言,合建奴而攻赵氏,此方为安国定邦之策!”
“哼哼!你倒是信得过建奴!”
礼部尚书何如宠出班。
“陛下,老臣亦以为赵氏图谋不轨,然则建奴岂是可以轻信的?
彼辈夺我辽东,入寇京畿,此为生死仇寇!
皇太极其人野心勃勃,亡我大明之心谁人不知?
今建奴摄于赵氏威胁,相约共伐,倘若赵氏灭,建奴必复而攻明,而彼时建奴再无后顾之忧,我大明何故为他人做嫁衣?
且赵氏虽有图谋,却从未同大明刀枪相见,更对陛下多有恭敬,名义上仍为大明臣子,以何理由开战?
更何况赵氏根基在于海上,除之不尽,铲之不绝,若彼辈愤而侵略沿海,我朝可有应对?”
“老匹夫!何出此误国之言?”
一人愤而出班,此人仪表堂堂,点指何如宠破口大骂,为阁臣温体仁!
“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建奴为敌尚且有迹可循,可赵氏为贼,表面上恭谨,却是暗中行恶,不早早除之,难道坐等其做大,举旗造反么?
且老夫听闻此人剃发易服,弃我章华之美,倡西夷伪学,鄙我至圣之学,此实为夷狄行径,欲灭我华夏道统,其害更甚于建奴!”
…….
这就吵成了一锅粥!
这是吵了多少次了?崇祯都懒得管了。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这建奴同赵氏,哪个都被崇祯恨之入骨,就恨不得将两家都弄死!
然而大明……没这个本事!
正此时!
王承恩小碎步跪在崇祯近前。
“皇爷,天津有急报传来,言赵氏携一众南洋属国使者前来朝拜,请予通关放行!”
又来了?
一众朝臣愕然,这赵氏当真不禁念叨,正骂他呢,马上腆着脸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