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敢问贵姓(1/2)
机会来了!
自己这坨粪球终于等到了屎壳郎。
汪文言得明生面授机宜,便懂了,这事他在行,无非是把黑白颠倒,丧事当喜事来办。
其实这也是门大学问,不但要通晓局势,理清脉络,还要言辞犀利,切中要害。
辩证之法古以有之,先秦有阴阳之学,纵横之学,只不过前者用来阐述万事万物的道理,而纵横么,则落在嘴炮上,不是说你有多能声情并茂,口齿流利,而是说能说清道理,把自己的观点坐实。
这厮对此次出使尤为重视,听罢明生分析利弊之后,更将淡水城的高官巨贾拜访一遍,了解倭国国情。
他晓得一点,若是功成,自此将平步青云。
听闻那家老呵斥,汪文言也不着恼,双目直视德川,淡笑道“那就是赔钱了?
嘿嘿,想不到堂堂幕府,号令群雄,执掌国事,可惜国之财权旁落,天下税赋十失其八,可悲!可叹!”
很不地道,上来就叨叨人家的家事,还都是揭短。
通译一面翻译,一面肝颤,这人是来寻死的吧?倒霉差事啊,为毛选我?
“无理!”
那家老忿而起身,“欺我手中刀不利么!”
“敢问身居何职?可否通报姓名?”
“酒井忠胜!老中之职!”
“酒井阁下,失敬失敬!”
汪文言略略沉思,笑道“阁下有一侄,名酒井信之,有船五艘,往来朝鲜易货,可对?”
“......”
酒井忠胜脸色瞬时煞白,举起的拳头收也不是,落也不是。
真是见了鬼,家中的隐私勾当怎的被明人知晓的如此彻底?
幕府有令,但凡贸易往来之船皆需勘核朱印,也即贸易许可,代表给幕府交了税,视为合法生意,同大明的盐引略同。
专营的买卖利润如何不需多说,抢夺朱印状就是人脑袋打出狗脑袋的过程。
酒井忠胜对贸易没啥兴趣,也不了解,但他有一倒霉侄子,做的就是无朱印状的买卖,其实就是走私。
说的严重点,这是在偷德川家的钱!
如今在小将军面前被明人爆菊,脸色能好看了才怪。
汪文言不理酒井忠胜,环视跪作周遭的众德川家老。
“诸位都是幕府重臣,当有重臣之气度,本使怀揣善意而来,实为两家福祉,却为何欲除之而后快?
本使身无寸甲,手无寸刃,又有何惧哉?”
“哼!外臣入使,当行跪礼,你态度倨傲,言语轻慢,便是对将军不敬!当罪!”
“敢问贵姓?”
“内藤忠重!”
“内藤阁下,失敬失敬!”
汪文言又略略沉思,笑道“你有一妻弟,名久世正永,可对?在五岛外海......”
“住口!”
“哦!也可能是本使记错了,阁下还请归座。”
......德川家光很想扇老货几个耳光,没本事就别出去丢人,这嘴炮本事显然不是一个层次的。
何况人家把你家的鸡零狗碎查的清清楚楚,捏着你等的蛋蛋呢,不论问他什么,保准回问你贵姓。
只能说......很无耻!但你还得佩服!
“咳咳,都退下!”
轻咳一声,德川饶有兴致的看向汪文言,“我正欲兴兵讨伐四海,你是来求和的?”
“非也!”
汪文言稍稍拱手,“我家大人不浪战,但却不惧战!
琉球一事各有说辞,且不说对错,琉球乃我四海必取之地,要战便战,何须多言?
本使来此实为另一事相商,不知将军阁下可否屏退左右,待某详细道来?”
“不需!你只管说!本将军给你一次机会饶舌!”
“如此甚好!”
汪文言索性盘膝而坐,肃然道“我闻日本国有诸侯三百,皇室若干。
幕府虽执领全国,可财富十失其八,余皆为藩国所治,以致国库空乏,宫庙营建皆需勒令各地大名捐资,可是事实?”
“说下去!”
这就戳到了德川的痛处,日本接近三百的大名是不需向幕府缴税的,也就是说幕府表面上统治全国,却只能收自家封地的说。
当然,幕府要干什么,各大名需按封地摊派,出钱出物出人!
这漏洞就多了去了,最简单的是拖欠,或者哭穷?总之会有各种理由。
而且程序相当之麻烦,今日修庙要摊派啦,三百个大名乌泱泱谁出钱谁出人谁出物,我出的多你出的少……想想都蛋疼。
“我家大人有一法,可令幕府府库充盈,不为藩国掣肘,不为农人重税,更不必大兴兵戈,将军可愿一听?”
“……说!”
德川想打人!
“哦,据我四海所知,明日、朝日贸易十中有三在平户、长崎交易,此为幕府一大税源,然则其余十之有七去了何处?”
“说!”
“想必将军也是知晓,便是走私!
吾闻日本民间有肥前之熊,萨摩之虎一说,一则武士众多,战力强盛,二则物产丰富,税收丰盈,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348章 敢问贵姓(2/2)
为强藩。
本使却是好奇,不知同江户相比如何?
总之这十之有七的关税落入了别人的口袋,外臣为将军不忿,他们是在抢你的钱呐!”
“不用你说,本将都知道,说正事!”
德川要暴走,这货忒也啰嗦,夹枪带棒,挑拨离间!
“好!我家大人的意思是税凭互认。”
那通译傻眼,一时不知如何翻译。
汪文言略略沉思,言道“简单来说,我四海在济州、琉球、淡水三地设立海关税务司,也可称市舶司。
凡前往日本贸易者皆需课税并发付课税凭证,无四海税单则视为走私,无论四海或者幕府皆有处罚之权。
而返回四海领地者,需持有幕府朱印状,无朱印状者即视为走私,无论四海或者幕府皆有处罚之权。
而幕府亦需如此,出海之船看朱印,入港之船查税单。
如此,虽不能完全杜绝走私,然则双方合力共剿之下,走私之风日少,往来商船课税日多,早晚可尽皆纳入你我双方管控。”
汪文言胡须颤动,隐隐有自得之色。
“将军阁下试想,此策一旦施行,幕府可获利几何?不知哪位家老执掌财权?你可自行测算。
以我四海之预计,起码是幕府现下所入的三倍!
嘿嘿,钱财还在其次,试问走私断绝之后,承受损失最重的又是哪个?
以将军之智,当通晓其理,本使不再赘言。”
“来人,上茶!”
德川家光双眸精光闪烁,环视众家老,厉声道“此间言不足为外人道,违者族诛!”
转过头来,看向汪文言。
“如此,本将军如何得知四海能尽心竭力维护此法?莫不是在诓骗本将军?”
“哈~哈~哈~”
汪文言大袖一甩,笑道“若虚与委蛇,我四海岂不是自断根基?
需知没有四海税凭,便是在偷我四海的银子,此乃不共戴天!怎不会尽心竭力?
至于查验朱印,实则为确认货物所入何地!
有朱印,这货物自然是入了日本,若无朱印,焉知货物去了何处?
若是向北输入蛮夷,向南输入葡夷,西夷,岂不是资敌?
便如幕府所产铜银铁甚多,只有朱印状还不够,将军阁下焉知船只去往何处?
在近海游荡几日,偷偷驶入哪家藩国,打造兵甲也未可知。但如查看商船的往来凭证,也即我四海的税单,便可知物资是进了大明,而非心怀叵测者。
此举合则两利,外臣实不知将军有何顾虑?莫不是怕藩国情急之下行不轨之举?”
......德川同一众家老尽皆凝眉沉思。
实话说,此举看不出对幕府有何不利,反而是好处多多,只是协议的对象是四海,着实让人腻歪。
堂堂大日本幕府竟同大明的土酋签合同,有点丢人。
“呃,如此,我江户占据琉球,开关设卡方算公平!”
也不知是哪个家老张嘴来了一句。
汪文言眉毛一挑。
“嘿嘿,如此,我大明走私船只皆从琉球入日本,我四海则无关税可收?
那此份协议签之何益?敢问家老贵姓?”
“......”
能不能别问我是谁?还让不让人说话了?明狗无赖!
“虾夷地历来视为我日本国土,四海既有合作之意,当退出虾夷,方可显诚意!”
又不知哪个混蛋家老张嘴刁难。
汪文言微微一笑。
“此一事彼一事,怎可混淆而谈?本使此来只涉关税事宜,无权它事。
然则本使听闻大将军称号实为“征夷大将军”,夷所指即为虾夷地。
望文生义,虾夷地还不是日本之土,只不过将军有意染指。
即是无主之地,这却是手快有手慢无,当各凭本事。
家老无端逼迫我四海撤军,岂不是无理?敢问这位家老贵姓?”
“……”
那家老鼻头耸动,忍了,我就不告诉你我是谁!
“汪文言?”
德川笑咪咪重新打量一番,“本将军记住你了,有你这样有才干的家臣是赵氏的福气,似你这般有才干的家老,赵氏有几人?”
汪文言心中一万匹神兽呼啸而过,险些泪崩,终于有大人物看上俺了,可惜是个倭人。
可俺只是个幕僚啊,这幕僚么,古时称门客,现在称师爷,这玩意无品无级,是编制外的雇员。
赵大少忒也小气,出使之前也不说封个官位,好歹面上好看。
“咳咳,我家大人麾下人才济济,挥手遮云,泪下成河,似我这般......”
“好啦!”
德川听不下去了,吹牛赑也要有个限度,就你这张破嘴,本将敢说四海就没有几个。
“告诉赵明生,此协议本将军可以考虑,但需要细节。
至于琉球......四海水师不可入我日本国本土,否则本将军必然兴兵讨伐!”
……
功成!
汪文言一块石头稳稳落地,老子要回首里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