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喜当爹(1/2)
“少帅,您看要不要将某也调去西洋?闷在无衣却是好不爽利。”
宴席之间,刘招孙对自己如今的位置颇为不满。
无它,没有仗可打,这厮憋的心慌。
北边的暹罗,南边的霹雳,对岸的亚齐都是四海的通商之国,不要说招惹四海,一个个乖巧的不要不要的。
尤其是霹雳,为了获得四海的军购,甚至出让了北大年同无衣城之间的一片领地。
马六甲更是龟缩城中,西出东进的船只都是成群结队,生怕四海的舰队在海上打劫。
世易时移,攻守易形。
其实无衣城的海军实力着实有限,只两艘盖伦战舰,十余艘从亚齐采购的桨帆在维持周边海域安宁,暂时还没有能力对葡军造成威胁。
不然刘招孙早就封锁马六甲,将葡人赶走了事。
“哥哥莫急!”
明生安抚道“无衣城少你不得。
你看,如今在马六甲海峡,我四海西北有无衣城,东南有淡马锡,待两处地方经营好之后,取马六甲如探囊取物。
还需哥哥在这边坐镇,厉兵秣马,尤其是咱们手中的骑兵要抓紧训练,这骑兵将来大有用处。
再说了,没仗打不好么,你抓紧再鼓捣几个崽子出来,子孙绵延,其乐融融。”
刘招孙撇嘴言道“哎,就知道你是这幅说词,咱们从印度、萨菲弄过来的战马好则好矣,可是南洋无马场,蛇虫鼠蚁众多,实在不是养马的好去处。
如今咱们四海的地界,还是济州最适合牧马。
对了,那什么傲洲,听几个崽子说也是放马的良地,何不养马?
某已经上书军部,进言畜牧司尽快筹谋此事。”
海上运人容易,运送战马却是颇为麻烦。
人累了可以出得船舱,在甲板上透透风,战马却是只能在船舱里闷着,长距离运输下,死者十之二三。
不过再难也要干,尤其是傲洲,地域广大,马匹的作用更是尤为突出。不是为了作战,那地方目前没仗可打,纯粹是为了方便交通运输。
可惜袋鼠这货没办法拉车……
“我知道你是个闲不住的,在印度洋布下几枚棋子之后,现在又有何打算?”
明生举杯贼兮兮笑道“缓一缓,回家造小人。
如今咱们西出,南下的意图都已经暴露在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视野中。
虽说咱们在南洋占据压倒性优势,但人家在本土的力量着实不可小觑。
说不准便有觊觎傲洲之辈,或者联合起来对付咱们也说不定?
如此种种,我哪里还敢四处招摇。
咱们四海很长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还是大举移民,吕宋岛的广南府,中州三省,傲洲都需要巩固,没人什么都玩不转。
现如今咱们的运力足够,可是移民数量却是供应不足,某琢磨着要尽快赶回大明筹谋一番。”
刘招孙苦笑,“你这是要将大明搬空掏光啊。
某可要提醒你一下,现在可是有不少人在鼓动老帅称孤道寡,在海外称王。你到底是个什么章程?”
来了!来了!
野心家哪里都有,思想只能引导,却是无法控制。
四海治下绝大多数人都是大明底层出身,便是原本出自大明的商贾地位也高不到哪去,都是依附在豪门之下才能苟活。
尤其是江南的商贾,在朝中有着代言人不假,但始终是士大夫的附庸。
而且老朱家对江南士族商贾极为不待见,这其中的故事明生却是大略知晓。
元朝虽不懂治国,但却是有着一个好处,便是开放式经营,民间爱咋搞咋搞,更没有什么海禁。
于是乎江南的手工业,商业极为兴盛,货通四洋。
可老朱家当家之后,却是翻篇了,手中的鞭子不停挥舞,从江南抽血,供养北方战事。
导致江南的富贵阶层颇有微词,写文章直接骂老朱横征暴敛,希望老元重新马踏南国。
这本是正常之事,改朝换代也好,政权更迭也罢,有些人得了好处,有些人却是断了营生,不可能所有人都满意。
可老朱是啥人?
老子驱除鞑虏,恢复正统,得国之正无出其右,你们这群鳖孙竟然愿意给鞑子当狗?
由是,行雷霆手段打击江南士族,江南税收在两京十三省之中历来最重。
此种情况在弘治时期,江南士族逐渐控制朝堂之后才慢慢改变。
四海的建立无疑又让商贾们重新看到了曙光,而且更进一步。
老子有股份,在股东大会上也是有着话语权的,相当于商贾直接参政了,这特么的是有史以来头一遭。
大明底层出身之人更是不用说,一边吃不上饭,一边丰衣足食,你说心向哪一边?
巴不得赵氏称王,甚至掀翻大明。
赵大少沉默半晌。
“说没有那个心思怕是要被人嗤笑,哪个不想称孤道寡,万万人之上呢。
可某要告诉哥哥,此时称王无异于自断手足。
要知道我四海的绝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339章 喜当爹(2/2)
多数外销货物都是取自大明,而入手货物也有半数销往大明。
称王之后会如何?
明廷必然会封锁海疆,断绝商路,然后我四海兴起兵革,入寇大明?
内战不熄,泰西诸强趁火打劫,南洋岌岌可危,四海基业旦夕破败?
除了蠢,某没有其他的话可说!
更何况我炎黄苗裔皆是一家,只要朝廷还能稳住这个家,我四海决然不会轻动。
但若是他破家败业,说不得咱们要被迫采取措施。
此时时机未到,这股暗流却是要压上一压。”
“哎,大明这么折腾下去,破败就在眼前。”
刘招孙叹气言道“这天下姓朱姓赵都无所谓,你若是有这般心思,最好早作安排。”
“不!非朱非赵,他姓华夏!”
明生沉声道“哥哥且宽心,某自有主张,定不会叫我族破败!”
酒酣宴罢,明生却是毫无睡意。
毫不客气的说,四海如今有了介入本土战争的实力,但时机却是要掌控微妙。
四海在大明的拥趸也仅限在沿海一带,于内陆却是名声不显,将来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席卷全国,明生亦是难以拿出一个好的章程。
越想越是头疼,索性拿出四海的邸报慢慢观瞧。
天启五年四月。
苗俊率部攻陷苏岛万鸦老,西进占据三城,兵临帕卢。
波尼国被迫求和,放弃北部狭长地带,许四海在其境内自由通商。
蒋伟率部攻陷苏岛东南肯达里,土邦瓦解,化为六部,皆承认四海宗主权。
天启五年五月。
四海在帕卢开领馆,设商栈。
马辰国上表求迁徙苏岛,苗俊允其上表,划苏岛北部半数之地予之,迁徙国人,重设国祚。
又陆续迁徙中州大小土王者七,分封各处。
苗俊仅将万鸦老一角劈为四海直属,为北苏岛总督府驻地。
天启五年六月。
蒋伟退出苏岛,以南部岛屿群构建南苏岛总督府直辖区。
叶江臣入驻哈马黑拉岛南部,四海正式在香料群岛占据一席之地。
继而派出数支探险队向东探索,前往赵大少所说的南洋第一大岛。
天启五年七月。
檀城刘松部,南苏岛蒋伟部汇攻葡属帝汶岛。
葡军不战自退,荷军默认四海对帝汶岛东部占领权,双方签订协约,划定界限。
帝汶岛东部暂时划归南苏岛总督府管辖。
明生盘坐塌上,暗暗自得,几个戳鸟还真能折腾。
不过自此之后,除非有人挑衅,否则四海在南洋当真没有仗可打了。
除爪哇本岛,苏门答腊岛南部以外,几乎所有大的势力都同四海建立了联系,也可称之为外交关系
有通商协议之国十余,大小属国三十余,半自治的土邦六十余。
可以了,就这般吧。
自己嗝屁之前能将到手的直属地正真化为本土就是天大的功劳。
苏岛同巴布亚岛便是明生选择的后备之地。
先将中州,广南的属国迁走,苏岛装不下了就发赴到巴布亚岛。
估摸着五年能完工,介时估计中州四海人口可过百万,广南人口可过二十万,剩余些许他族之人融入其中,慢慢同化自是不成问题。
要知道,除了移民之外,四海百姓也是很能生的。
吃饱喝足,滚床单的次数自然增加,一家三五个孩童也是寻常,七八个的亦是不少。
四海治下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虽是没有统计过,不过明生认为这玩意肯定会是直线飙升。
……
夜沉沉不知何时入睡。
翌日午时,明生打马北大年。
现如今北大年已经完全变了模样,整个城市扩大了将近倍余,南来北往的商贾填塞其间,明人更是多如牛毛,占了城市人口几近四成。
北大年官面的机构同四海几无不同,任职之人更是世界独一份,主官多以女子为主,身姿飒爽,威风凛凛。
这是真正的女儿国,女子比男人地位要高。
可特么仍旧是苍蝇嗡嗡嗡,数之不尽的男人对北大年趋之若鹜。说起来也是奇也怪哉,看来受虐狂自古有之。
谁也说不准现在的北大年是四海的一个府,还是单独的一个国。
都不敢动,女王有后台,什么《分封令》对她无效。
糊里糊涂的就这般混吧,反正上头的两个都是没名没份,没羞没臊的滚床单。
赵大少兴冲冲入得宫门,零部件便开始不自觉的蠢蠢欲动,大半年未曾开荤,如今总算要重新开张。
入得寝账,但见贵妇安然侧卧,俏脸粉红,一双眼眸却是冷冰冰,森森然。
呃,怎的腰变粗了?
卧~槽,肚子怎的是圆圆鼓鼓的?
被绿帽了?
有侍女将坤宁慢慢扶起,高贵的女王陛下轻轻抚摸鼓起的肚皮,语气悠悠。
“儿呀,你那不要脸的爹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