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一品寒士 > 第754章 送战功的来了

第754章 送战功的来了

   第754章 送战功的来了(1/2)

赵家人收拾好庭院,各自回房休息。

这些日子忙着一桩桩的喜事,可真把人折腾累了。

唉,这喜事为啥都堆在一起呢?

让人连休息的日子都没有!

赵老汉和周氏回到房里,商议着上回去道观请的平安符,这回就去寺庙上香。

佛祖和道祖哪家都不遗漏,正是人情周到。

周氏说:“按理最好是去兴国寺,慈惠禅师在那里,最灵验的。但七郎说兴国寺进入了‘安居期’,不接待香客了。”

“城中新建的大慈恩寺还接待香客,听说正在兴建一座石塔,叫大雁塔,很是热闹。咱们也去看看?”

去上香祈福,顺便看一看石塔是怎么建的。

赵老汉和周氏来长安几年,渐渐适应了长安的生活,会自己找热闹了。

赵老汉点头:“大慈恩寺有玄奘法师住持,肯定也很灵验。”

大慈恩寺落成时,先帝为玄奘法师举行了盛大隆重的入寺升座仪式,他们可都去围观呢!

一边说着话,赵老汉麻溜地脱了鞋子,钻到被窝里……

周氏重重推了他一下:“没洗脚呢!你这臭脚,连正儿都嫌弃!”

赵老汉只能一脸委屈地下床,到外屋去洗脚。

唉,都做曾祖父了,还被老妻嫌弃!

话又说回来,少年夫妻老来伴,一把年纪了还有人嫌弃他脚臭,也是一种幸福。

赵家人都没有过多的担心。

或者说,从五郎去鄯州那日起,他们就预料到会有这一天。

夜渐渐深,院子里安静下来。

赵礼、赵智带着几个小堂弟,在喜房窗外叠着罗汉……

房内响起“乒铃乓啷”的拆床声……

哟,阿义哥把老赵家的传统继承得不错。

男孩子好奇地睁大眼睛,捂着嘴偷笑。

屋里响起赵义的惊呼:“真有血光之灾!”

赵智是赵义的亲弟弟,吓得连连拍窗:“哥哥?啥血光之灾?你怎么了?”

难道哥哥做坏事被新嫂子发现,被捅了几刀?

赵义:“……小孩子懂什么?滚滚滚!”

他隔着窗又骂了几句,这些坏小子才嘻嘻哈哈地遛了……

“血光之灾”这件事,他们能调侃二哥一辈子!

七郎躺在床上,听到院子里的笑闹声,叹道:“做小孩子真好,无忧无虑。”

一将功成万骨枯。

纵然相信结局是好的,可过程总是令人担忧。

董月明摸了摸七郎皱起的眉头:“你让家人别担心,你自己却忧虑。眉心都长竖纹了,这样下去,很快就变成糟老头子。”

七郎紧张地摸着脸:“不会吧?真有皱纹?那可不行!”

在萧凌白发苍苍之前,他绝不能变老!

脑海里,一下子就琢磨起各种护肤方式……

听说有种东西叫面膜?

咋做出来?

迷迷糊糊中,七郎终于放下心事,打起了呼噜。

长安城日升月落,又是新的一天。

而遥远的鄯州,开启了属于英雄的时刻。

有的人,天生就是为战场而生,来到这个充满厮杀的地方!

河源军有烽戌七十余处,很快收到了吐蕃来犯的消息。

鄯州都督府上下震怒,吐蕃人还真敢来!

大唐公主嫁到吐蕃,两国是“甥舅之国”!

“这世上哪有外甥打舅舅的?简直忤逆天理!要给不听话的兔崽子一个教训!”

“就是!禄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754章 送战功的来了(2/2)

赞那孙子,还敢来打爷爷!”

同仇敌忾地把禄东赞从里到外骂了一顿,鄯州司马赵福命黑齿常之增援前方的石山寨。

黑齿常之是降将,年纪又轻,正缺立功的机会,立刻领命!

七叔说他“利见西方”,他的机会来了!

赵福叮嘱:“你去驻守石山寨,当万事谨慎。若敌人攻打临近的寨子,你不可贸然出兵解救,以防是陷阱。”

“一旦你出去营救,而敌人围困石山寨,你进退两难,就只能力战而死。”

赵福对便宜侄子还是很关心的。

虽然他收到七郎的信,说黑齿常之如何勇武。

但能跟七郎斗将被生擒的,却还是少年人的鲁莽,不是一个成熟的将领。

领兵多年的赵福,已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将军。

黑齿常之知道五叔是关心自己,老实应“是”。

石山寨是隶属鄯州的一处小城,称为“寨”,其实城墙颇为坚固,城中都是屯田的军民。

黑齿常之带着军械和粮草入驻。

进城之后,他围着四周城墙转了一圈,确定了城墙的坚固……

脑海却不禁回想起任存城破的场景,幽幽叹了口气。

那一回,他也是守城,被七叔碾压式的攻破。

朝廷邸报说七叔平定东突厥叛乱,不知有没有受伤?

那么好的报恩机会,可惜他不在身边。

吐蕃人一时半会没来,黑齿常之还带着人出城打猎。

草原上肥胖的兔子、土拨鼠,还有獐子可以打,几样凑在一起,正好打打牙祭,比天天吃军粮好多了。

往吐谷浑和吐蕃的方向走远一些,能看到有各族服饰的牧民放牛羊、打猎。

双方遥相对视,又各自退去。

……大唐在鄯州驻军、开垦屯田,附近仍杂居着各族百姓,有的民族还是习惯放牧。

各族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官军打官军的,百姓过自己的日子。

黑齿常之朝远处望了望,对左右说:“来这里才发现,吐蕃人比我想象中矮小。”

派往长安的使者,都是长得高大的。

但普通牧民并不算高,比不上汉人百姓。

旁边的副尉脸上泛着两坨高原红,咧嘴笑道:“地势高的地方喘气都难,被天压迫着,哪里长得高?”

众人议论着,都觉得有道理。

无论是武器、粮草还是体格,区区蛮夷都没想跟大唐比!

他们在这里守了一些时日,在表面轻松的氛围下,紧锣密鼓地将各项军械准备好,只等着敌人的到来!

敌人咋还不来?

黑齿常之一身的黑灰,散发着火药和猛火油的味道。

火药味来自神火雷,他清点的时候沾了味道。

猛火油又称“石脂水”,七叔说,还有个名字叫“石油”,是很好的纵火材料。

投诚大唐之后才知道,原来唐军有那么多百济听都没听过的武器!

幸好,百济已经成了大唐的一部分,再也不会被大唐攻打了。

百济人:……

在黑齿常之的翘首以盼中,送功劳的吐蕃人终于到了。

“敌袭!”

城墙下埋着一口瓮,能扩大地下的声音。

敌人攻城若挖地道,能通过瓮监听。

黑齿常之奔下城墙,贴着耳朵在瓮上,露出嗜血的笑容:“果然来了!点燃狼烟,给鄯州示警!驱赶城外的百姓回城避难!”

“士兵披甲,开仓发放弓箭!”

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