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一品寒士 > 第532章 宾客盈门

第532章 宾客盈门

   第532章 宾客盈门(1/2)

《礼记》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又说“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乡射,此礼之大体也。”

冠礼乃礼之首。

但历来又有“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规矩,所以冠礼在贵族中很重视,在平民中却不讲究。

七郎有六个哥哥,却没经历过冠礼,一时间挺新鲜的。

城中百姓更新鲜,官府搭起了两层的冠礼台,说是给赵太守举行加冠礼。

市井间议论纷纷:“州学的先生说,冠礼是要在宗祠、家庙中进行的,因赵使君外任,所以专门搭了冠礼台。”

这么一提醒,人们又想起,七郎还没弱冠就当上太守了!

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恨不得踹自家不成器的儿子两脚!

“大宾是辽东萧都督,出身兰陵萧氏。这门第多显赫?说了你也不晓得~~赞官是卢主薄,范阳卢氏!”

知道内情的人夸夸其谈,炫耀自己博学;不知内情的人听得张口结舌,虽然不晓得,但听起来就很厉害。

天明村赵家的汉子帮着搭好礼台,在街上转悠,听到全城都在议论七郎的加冠礼,更是与有荣焉,昂首挺胸骄傲得像公鸡。

小七叔的加冠礼,四舍五入就是他们的加冠礼!

“这烂肉面也吃得安逸,辽东的日子不错嗦~”阿旺站在食肆门口,大声喊店家添一碗面,故意带着乡音,生怕旁人不知他是益州人。

果然,话音一落,就有人围了过来:“你们是益州人,是赵使君的乡亲?”

赵家汉子们挺着胸,满面红光,矜持地说:“我们是赵使君的侄子、侄孙!想知道赵使君的事?问我们就对了!”

……圆润大师,又要添一层神秘传说。

太守官宅前,萧凌一家提前来了,七郎和董月明迎了出去,又要安排宴席。

萧凌芝兰玉树,和煦笑道:“明日嘉礼,庆阿全成年,届时宾客盈门。今日不必设宴,吃一顿家常便饭,早些休息才是。”

“谨遵萧大哥教诲。”七郎正身揖礼。

萧凌和崔夫人看着都觉得好笑,这孩子一板一眼的行礼,有成人的姿态了。

随董月明来安东的仆从有的是第一次见到萧凌,都怔住了……他们本以为自家郎君就已经很好看,没想到世上还有这样神仙一样的美男子!

就是天上的神仙,也不过如此!

七郎送了萧凌一家去客房,然后就看到发愣的仆从。

他第一反应去看董月明,好在董月明神色无异。

七郎还是觉得有点不放心,小声说:“萧大哥比我年长些,有成年男子的气度。等我到他这个年纪,肯定不比他差!”

等他到中年,萧凌就是老头子啦!

董月明抿唇笑道:“是!到时候你就是辽东第一美男!”

七郎:……总觉得月明有些言不由衷。

那没办法了,为了让娘子对自己全心全意,只好凭实力说话。

七郎凑在董月明耳边,嘀嘀咕咕几句。

董月明红了脸,瞪着眼睛说:“明天有得你累的,还想胡闹。”

“这怎么能算胡闹呢?这是遵父命的大事!我爹说了,至少得生七个!”七郎笑嘻嘻的,拉着董月明到正房里,把婢女远远赶开。

婢女都很贴心,抿着笑关上门,躲在院子外面。

这一夜到底怎么胡闹,只有月亮知道,小喜儿睡在摇篮里,吐着小泡泡,什么都没听到~~

第二天,天微微亮,整个太守官宅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532章 宾客盈门(2/2)

在忙碌。

为接待来贺冠礼的宾客,官宅前后院落都打扫干净,后院里还置有屏风,是女眷休息的地方。

从前只有七郎一个人,他都懒得布置宅院。

董月明来了,他才把自己的珍藏一样样拿出来。还别说,宝贝真不少,把里里外外都布置得气派整齐。

来往的人看了,都说赵家出乎意料的有底蕴。

就是……有懂行的看了说:“这件雕花屏风,怎么看着像从前高句丽王宫的?”

七郎:你有证据吗?

人有相似,物有相同,反正他绝不会承认的!

今日宾客盈门,赵义负责在前厅收贺礼,看着一样样的礼物搬进来……赵义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乖乖~~难怪当官的都爱以各种名目摆酒,幺叔要是多摆几次,收礼都能发家致富!

水军司马管大带着人送了一桶桶的海鲜来,恭敬地说:“渔民送来几百斤海鱼,给宴席加一道菜!”

又有契丹、靺鞨等族送些野鸡、野兔之类,聊表心意。

赵义都客气地收了,请他们到里面入座。

一般而言,郎君加冠礼,女郎及笄,观礼的都是族亲和姻亲。

但七郎的冠礼,却热闹得多。

官宅外面,停着一辆辆的马车、牛车,都是来观礼的宾客。

“冠礼而已,竟然如此排场!”有看热闹的百姓赞叹。

“加冠者是一地主官,本地乡绅富户、远近商贾,谁不给面子?”

“何况,有萧都督主持冠礼,许多人都想一睹萧郎风采!”

正喧闹间,只见几辆马车同时来了,自称是新罗使臣。

赵义一边迎了出去,一边让人报给七郎和董月明。

七郎一早已沐浴,穿着玄衣白裳,素净的颜色,人人见了都赞一句少年俊雅、君子如玉。

接过礼单一看,那几车贺礼倒罢了,不过是财帛一类。

另外有一个小匣子,由新罗使臣亲自送到了七郎面前。

七郎看着匣子,淡然谢过,让人把使臣带下去,他才当着董月明的面打开了匣子……

里面静静地躺着一个泥塑的小和尚,穿着锦绣僧袍,眉开眼笑、一脸狡黠,正是少年圆润的形象。

回忆似打开了阀门……

那一年,两个小和尚在高昌王城,蹲在墙角吃着烤羊肉串,好不快活。

见路边有手艺人做泥塑,圆通拉着七郎,要一人捏一个。

七郎不肯,他才不要留下光头的形象,他要玉树临风的!

那泥人,最终没捏成,圆通当时还颇为遗憾。

如今这个……是圆通什么时候让人捏的?

七郎吸了一口气,甩开脑海中褪色的回忆,把匣子盖好,收进了怀里。

二十弱冠,同时也是沙弥受具足戒的年龄,圆通选择了红尘,他终于还是选择了红尘。

他对董月明笑了笑:“师兄不够意思,让人送礼,自己却不来。”

虽然面带微笑,却有些伤感。

董月明安慰:“他能让人送礼就不错了!萧凌认识他,就算他到了安东,也不敢露面。”

圆通会来吗?

七郎双目一亮,又摇了摇头:“他不会来。”

圆通是聪明理智的,知道不该来,又怎么会来?

虽然好友不在,心中略有遗憾。但想到今日那么多人为他庆祝生辰,七郎又精神振奋。

吉时将至,七郎披发而出,步履坚定地向搭建的冠礼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