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学士彼此对视一眼,都明白太子此话的含义。
今年的春闱,跟往年一样,但也绝对不一样行。不但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是大明朝科举的分水岭。
以前帝国的首都在南,大明朝立国的根本就在江浙一带。再加上立国之后的前二三十年,北方尚未安稳。
所以朝中南方籍的官员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因此南北不和,甚至南北暗中内斗之事,屡见不鲜。当年以刘三吾帝师之身,尚且北南北榜案弄得灰头土脸。
而现在帝国的中心在北,朝中北方籍的官员就必须增多。这一点,从迁都之后,皇上下令北方各省推举优秀学子,进国子监读书就可见一斑。
那么这次会试录取的进士,就不可能跟往年一样,让南人占多数。
朝廷的苦心,学子们是不懂的,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利益。朝中的官员们即便懂,但也一定会暗中阻挠,因为这触犯到了他们的既得利益。
稍微处理不好,恐怕就有大患! 𝙈.𝓥𝙊𝔻𝙩𝕎.𝙇𝘼
这份名为天下读书人坐师的恩荣,现在看来,其实是个烫手的山芋。
~~
就这时,忽有太监站在殿门口。
“什么事?”六斤问道。
那太监低声道,“回殿下,乾清宫那边传话,西北巡察御史张振宗刚陛见完。万岁爷刚点了他为兵部侍郎,还问您是否要见他?”
闻言,六斤倒是没什么。
一众翰林学士却是齐齐侧目。
翰林学士黄观皱眉道,“这张振宗升官的速度也太快了.....”说着,顿了顿,“兵部侍郎?何止是连升三级?”
“而且,国朝早有议定!非有主政一方经验之人,不可为侍郎!”陈循也开口道,“再者说,他原先是户部的,他知兵吗?”
“这是心里有些不平衡了!”
闻言,六斤心中暗暗发笑。
他理解,眼前这些翰林学士们苦熬了这么多年,都没当上侍郎。
可他张振宗一个不是科举出来的,却先登堂入室了。
换做谁,谁心里都不好受!
人之常情!
但六斤还是板着脸,面色不善,“父皇用人自有道理,用得着尔等议论?”
“臣等知罪!”
“兵部!”
六斤也沉吟片刻,“兵部?”
说着,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377章 你的责任(2)(2/2)
张显宗正色道,“当初太祖高皇帝听闻东宫有喜,大呼江山右后....不但大赦天下而且还昭告了太庙!”
“老师...“六斤明白对方的意思,但还是脸上一红。
“不可人性!”
张显宗再叹,“繁衍子嗣,本就是您的责任!”说着,压低声音,“更能杜绝其他人不安之心!”
六斤苦笑,“我明白!”
“您总是说您明白,但您就是不去做!”
张显宗跺脚道,“难道,您非要让二爷的事再来一回吗?您是嫡子入东宫,您再有嫡子....天下皆安!”
“我....”
六斤长叹,不知如何开口。
他很尊敬自己的太子妃,但也只是尊敬,因为对方也尊敬他。 𝙢.𝓥𝙤🅳𝙩🅆.🅻𝔸
说来很怪,夫妻之间竟然一直都是客客气气的。你对我客气,我对你客气,让六斤觉得很累。
他自小在太祖高皇帝和郭老太妃身边长大,所见的夫妻就是家长里短,说说笑笑,吃吃喝喝,打打闹闹。
可他的太子妃....不是不好,就是太谨守礼法!
就连两人欢好的时候,也都是紧皱眉头一声不吭,一下不动。
如此,还有什么乐趣?
“责任,责任...”
张显宗又道,“殿下,这是您的责任...”
“好,孤知道了!”
~~
夜已深,六斤在春和宫中坐了一会之后,便起身朝着后宫走去。
张显宗说的对。
不是指他说的繁衍子嗣对。而是身为储君,你既然明白道理,就要去做说的对。
“呼!”
清宁宫前,六斤深吸一口气。
然后摆手,迈步的同时让身边的太监进去禀告。
唰的,清宁宫的灯瞬间就全亮了。
太子妃也带着一众宫人,躬身相迎。
“大冷天的,出来作甚?”
六斤笑笑,扶着太子妃起来。
其实太子妃很美,但就是眼神中没有那种六尽喜欢的光彩而已。
“殿下用膳了吗?”
“吃了吃了!”
<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