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信,你可以随便去个农村地区,多穷的地方都可以,然后任意跟一个陌生人打招呼,看看会不会得到回应。
——年轻人不敢保证,但稍微上点年纪的人,一定是会热情回应你的。
这里不是个寒暄的地方,双方客套性的说了两句,手里的活儿也没耽误:“你随多少?”
唐伟东拿出来了一张百元纸币,递给了负责收钱的人道:“我听说不能随多了,那就随一百吧,正好凑个整,也省的找钱了。”
唐伟东跟李大刚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已超过了用金钱来衡量,不管是随礼一分,还是随礼一亿,性质都是一样的,李大刚他们绝对不会因为唐伟东随的钱少,而产生什么异常的想法。
老唐家是很有钱,这个大家都知道,但在老家,有钱不代表你就可以为所欲为,一些习俗还是要讲的。
人家都是十块、二十块的,你一下随一万,显得你能耐啊?你让其他人咋办?背地后里,人家还指不定怎么骂你呢!
因此,唐伟东在公事场合,也就随大流,略表一下心意,有这么个事就行了。 🄼.🅅𝙊🄳🅃𝙒.🅻𝔸
“嗯”,收账的人把钱收下,记账的人拿起笔,刚要在“人情簿”上下笔,突然又停住了,随即抬头问唐伟东道:“是写你的名字,还是写你爸的?”
唐伟东想都没想的就说道:“写我爸的吧!”
——按照青山当地的风俗,只要爹还在,所有的红白喜事,只要是随礼,全部都要写父亲的名字。
像李大刚这样没有了父亲的,他会写他爷爷的,只有父亲、祖父都没有了,他才会写自己的名字,那也代表着,他成了一家之主。
记账先生这一问,也是小心无大错,万人来人就想写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每次出现验证,请不要使用无痕模式!
第3412章 孝子的任务就是磕头,不停的磕头,向所有人磕头(2/2)
。
司仪将香收回,重新插回了香炉中,然后拿起酒壶,又将一个酒盅,递给了唐伟东,唐伟东双手捧着酒盅,司仪帮他斟满。
唐伟东奠了三遍酒,李大刚等人磕了三个头。
收回酒盅,放下酒壶,司仪翻手往下一压,唐伟东按照司仪的“指令”,对着灵棚中的遗照,磕了四个头,李大刚等人陪着磕了四个。 𝕄.𝙫𝙊𝔻𝕋𝙒.🅻𝘼
祭奠仪式,这就算结束了,唐伟东站起身来,老李家的晚辈再次向唐伟东磕了一个头,唐伟东向他们回了一个揖。
在白事中,主家的晚辈这几天就是不停的磕头、磕头、磕头,.....这跟膝盖软没关系,他们磕的这些头,全是表达的感谢。
做为逝者的晚辈,向每一个来祭拜的宾客磕头,感谢他们能过来祭拜。
向所有本村前来“帮忙”的村民磕头,感谢他们的“帮忙”;向“里柜”、“外柜”的工作人员磕头,感谢他们的工作;甚至连烧火、炒菜、洗碗的人,逝者家属都要磕头感谢,......
这还是响应新时代,简化过的程序呢,若是按照传统的程序完整的走一遍,“孝子”没有个好体力,根本就支撑不下来。
——为了防止出现“孝子”们无法支撑的情况,他们每个人的身边,一般治丧委员会都会安排两个人负责照应,一旦出现体力不支,那两人就会架着、搀扶着他们。
唐伟东祭拜完,家属回完礼之后,李大刚这才站起身来,越众而出,走到唐伟东身边,面带哀伤的对他说道:“谢谢你能过来,要是不急着回去的话,就先去里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每次出现验证,请不要使用无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