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勤劳的本质(1/2)
不过,冯义胜这边嘴巴刚停住。
彭建民忽然想起了什么般:“你刚刚在说什么?你手上捏着十一台飞机合同?”
“你不是就深市航空这边一台飞机吗,怎么跑出来十一台了?”
冯义胜这会哪里有这心思,两千多火车节货啊,没物流这张证,他们得发到猴年马月去。
电话里一着急之下竟然崩了句:“深市政府要是不给我资质的话,我明天就跑京都去!”
“嘿!我说你小子不是这性格的人啊,怎么还跟我火上啦,准备往京都去参我彭建民一本?”彭建民也有些火气。
火气归火气,但事归事,后头又接了句:“说了让我把话说完。”
“民营虽说不允许,但是我们给你找了个挂靠单位。”
“你不是总说在舍口那边有亲戚吗,明天让你们宝胜的人跑一趟舍口。”
“那边给你准备证了。”
冯义胜一听这话,心里猛的松了一口气,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抱歉啊领导,心里头着急。”
“你也知道,老毛子的性格都不大好,我急啊。”
彭建民电话里叹了口气,没好气的训斥了他几句。
但后头心理又无比的欣慰。
1989年之前的抢购潮过去后,国家开始管控市场。
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现象又出现了。
而且国际上的情况也特别不好。
因为苏联阵营发生了很大的变故,导致了国际环境也变得异常复杂。
今年欧洲贸易局面也很难打开。
于是出口成了一纸空谈。
内需消费拉不动,贸易打不开,急需要一个契机打破局面。
各大仓库里货品堆积如山,彭建民是主管深市经济的副市长,其实这会每天都睡不着觉。
现在冯义胜忽然口里爆出了十一架飞机交易,无异于要巨大的拉动深市工厂的去库存速度。
故而,电话里对冯义胜又多了一丝的信任。
挂了电话后,在自己办公室里望着窗外,忽然感慨了句:“这小子,胆子为什么会这么大?”
“他脑子里整天都在想些什么?怎么总能搞出这种天马行空的事情…”
…
第二天,韩志强跑了一趟舍口。
回来后,拿到了那张资质,在冯义胜的办公室里,兴奋的亲了又亲。
完事后,冯义胜开始布局工作。
第一,让工厂加快速度,然后内部成立验货小组,次品,质量不过关的,冯义胜绝对不会接收。
他要打开苏联市场,那就要维护好宝胜在苏联的口碑。
第二,让人跑了一趟港城,东北,去扫了一圈汽车厂买卡车。
只要现车,当然了,找了曹军的关系,不然哪有现车给他。
一共定了十二台。
第三,迅速买下了深特发在那个货场的股权,完成了百分之一百的股权控股,这是彭建民亲自组织他们双方签的合同。
第四,专门招了很多懂俄文的小妹子进来,专人小组对接科沁夫俄国小组…
这个五月的宝胜忙的不可开交。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一来二去,宝胜的总账上又空了。
冯芳有时候在财务室,也会和王小瑾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325章 勤劳的本质(2/2)
玩笑:“你以后会嫁个败家男人,手里留不住钱。”
王小瑾吐了吐舌头:“嘻嘻姐,我和小胜共同进退,那时候小胜在江河县差点欠了两百多万呢。”
冯芳温柔的笑了笑。
她是大姐,在这个财务室里也总会像个大姐姐一样的去关爱王小瑾。
虽然王小瑾还没有过门,但冯芳早就把王小瑾当成是不可或缺的家人了。
平日里更把他当成自己的小妹妹。
“就算小胜一无所有,你也义无反顾吗?”
“嗯嗯,那当然,谁都抵挡不住我的决心,呵呵。”
冯芳笑了笑:“我弟弟很幸运遇到你,谢谢你小瑾。”
正说着,冯义胜从外头走了进来:“谢啥呢你们这是在。”
冯芳笑了笑:“没什么。”
王小瑾也很俏皮的歪了歪那张皙白的小脸蛋,带着可爱的小得意:“就不告诉你。”
冯义胜没好气的回了句:“反正财务室这边你们的悄悄话总是这么多。”
“姐,我们总账上现在还剩下多少钱?”
冯芳无奈的拿出了一张账本给他:“几天之内买货场,买卡车,还给万可,军军化工厂等共转了一千多万定金过去。”
“现在账上就剩下这个数。”
冯义胜把账表拿了过去看了下,一看到下边的数字愣了下:“三十块钱?”
王小瑾边上回了句:“你说呢,我们做鞋子的时候都没这么穷,反正已经花光了。”
“还有,还过几天发工资,齐教授知道了公司的财务状况,主动打电话过来说要降薪,还说要是搞到钱了先给工人发了工资,他们研发部不着急。”
冯义胜嗯了下:“我知道了,别着急,从明天开始你们财务科有的忙了。”
“和银行那边打电话,让他们留出位置出来放我们宝胜的现金。”
“还有,也跟齐教授他们讲,我们从不会亏欠任何一个研发人员的工资。”
边说边往外边走。
王小瑾赶紧喊了句:“去哪儿啊,都快要下班了。”
冯义胜回了句:“军军日化厂找下军哥。”
“晚上不要给我留饭。”
“还有,待会我会让山哥开车送你回去。”
说着没了声音。
王小瑾背后吐了吐舌头,本来好好的,可这会坐在原地托着下巴,望着大门口忽然一阵发愁。
冯芳边上很是关心的望着她:“怎么了小瑾?怎么忽然一下不开心了。”
“是不是小胜不能陪你?”
王小瑾长呼了一口气:“姐,我又不是那种粘着他,不让他做事的人嘛。”
“不过我很心疼他呀,你看他每天早出晚归的,饭都没有准时吃过。”
冯芳笑容很是温柔,一边收拾桌子上的东西一边说:“小胜小时候就这样。”
“五六岁就整天跟在爸爸屁股后面去田里,爸爸在边上做事,他就很勤快的在边上捉小龙虾。”
“你别看他小,有时候一抓就是一水桶。”
“手上经常被夹的流血,我心疼他,教育他,他却哭着说,我要赚钱给姐姐去上学。”
“长大后,他也和爸爸一个性格,比村上同龄人都要勤劳很多,五更鸡打鸣就起来干活,从不睡懒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