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已经是九月初,田地里的庄稼正是接穗儿的时候,地里的活儿少了,村里的人们也能赶在秋收之前喘口气儿。
这人一闲了,就想要找点乐子。
古代的乡下,找乐子这种事情,花钱是不可能的,最多也就是男人结伴上山砍柴打猎,女人成群的聊聊家常罢了。
因为都是乡里乡亲的,所以沈母和潘氏两个生面空一进村,好多人就都知道了。
因为张氏的缘故,村里的婆婆媳妇们和柳家人来往不多,可也有些记性好的,一眼便看出了沈母的身份。
老柳家的亲家母来了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大半个村子。
一开始这帮人谁也没多想,可没过多久,就不约而同的在柳家门口不远的地方“偶遇”了,想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便一起站在树荫下,一边聊天,一边等着能不能有什么热闹看。
结果还真的就看见“热闹”了。
那个姓沈的亲家母才进去没多一会儿,就听见张氏那个各色的老婆子的怒吼声,还能影影绰绰的看见沈母在屋子里面打自己闺女的画面,最后,那个姓沈的亲家母竟然坐在地上哭,一边哭还一边喊着闺女帮女婿骗丈母娘的钱云云。
钱这个东西,从来都是大事,在恨不得一文钱掰成两半花的庄稼人看来更是如此。
一听沈母哭嚎,这帮人便忍不住议论开了——
“我说,是不是我听错了?我咋听沈氏她妈说沈氏帮着柳老三骗娘家钱呢?”
“没有吧?我听着好像也是这么骂的。”
“柳老三让他媳妇骗娘家钱?不能吧?她娘家是干啥的?”
“没记错的话,好像是在县里开胭脂铺子的,她家的东西挺好用,就是贵的厉害,我一年到头也舍不得买上一盒。”
“行了吧!就你那老脸,跟秋子梨似的,擦什么都白扯。不过我看那老太太哭成那个样子,八成这事儿是真的。”
“怎么可能?柳老三丈母娘家有钱是不假,那老柳家也不是没银子啊!你们忘了,当年柳老二活着的时候是怎么往家里搂钱的?”
“我说你这人,话能不能别说的这么难听?人家柳老二正正经经开医馆,不知道治好了多少病人,什么叫往家搂钱啊?可积点德吧!!”
“唉,一说这个我就闹心!前些日子我们当家的干活儿把腰给闪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赶在秋收之前好起来。不然的话,地里的庄稼还不知道怎么办呢!!要是柳老二在,两贴膏药就治好了,哪能让我当家的遭这么多天罪!”
“你男人病了,你还不赶紧回家伺候着,还在这里看热闹?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柳老二死了以后,老柳家的日子也不像原来那么 好过了。”
“不能吧?不是还有柳老三呢吗?他这些年不是一直在孙大户家干采办?逢年过节的东家给银子不说,平时也大包小包的往家倒腾!怎么着也不至于贪丈母娘家的银子啊!!”
“你这都什么时候的消息了?你不知道吗?柳老三被孙家给赶出来了!说是贪墨了主家的银子,赔了三百多两呢?”
“啥?三百多两?咋恁多呢?我的乖乖,我和当家的一年累死累活,到了年根儿底下,也就赚个十几两银子,三百多两,够我们20年的嚼用了!!”
“谁说不是呢!他们家还供着好几个读书人呢!柳大夫再怎么能挣,也架不住这么折腾啊!估计是把家里的银子掏空了,打起丈母娘家的主意,结果被人家给找上门来了……”
柳茉本来去竹屋处理剩下的最后一部分红菱花,顺便打猪草回来——这样也好给她不在家找个借口,避免被张氏骂。
谁知道,她挎着一小篮子猪草走到自家门口,就看见一群村里的人在柳家门口不远处围着看热闹,还不时的指指点点。
她站在人群最后,静静的听了一会儿,把事情的大概听了个八九不离十之后,这才开口道“各位婶子阿姨,你们在这儿干嘛呢?”
这帮女人正说得起劲儿,冷不丁身后传来了这么一个脆生生的声音,顿时吓了一跳,猛地回头。
之间众人身后不远处站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小丫头。
她看上去有些瘦弱,穿着洗得发白还带着补丁的褂子,一双大眼睛特别机灵有神。
许多人第一印象就是——这是哪家的丫头?是咱们村的吗?怎么之前没见过?
倒是有眼尖的,看到柳茉的留海下隐隐露出来的红色胎记,立刻认出来了“你是……老柳家的三丫头吧?叫那个啥……叫茉儿的?”
“是我,大红婶子。”柳茉笑眯眯的点头,“您这记性这么好,这都多长时间没见过了,您还记得我!”
那个叫大红的村妇,家离老柳家不远,对原主也见过几次,所以才有些印象。
听柳茉这么一说,顿时也笑了“哪像你说的记性好,我也就认个人准点。倒是三丫头你,这有段日子不见,看上去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知道了柳茉的身份之后,众人也围了过来,你一句我一句的感叹柳茉比起之前变化太大,就像完全换了个人一样。
柳茉上辈子虽然闷头学医,却并不是在象牙塔里生活的,再加上这段日子有张氏的“熏陶”,应付起这帮女人们来倒是游刃有余,没过多一会儿,便把这帮人哄了个眉开眼笑,看着她的眼神也比之前和善了许多。
寒暄的差不多了,柳茉才又道“各位婶子,你们在这儿……是不是我家里出了什么事儿?”
这帮人围在一起议论了半天,好不容易来了柳茉这个“不知道前因后果”的,顿时来了精神,七嘴八舌的把事情的经过又跟她讲了一遍。
还有好事的人拉着柳茉道“茉儿,你别怪婶子多嘴!我听说你三叔因为偷东家银子被赶出来了,赔了钱之后又去骗他丈母娘的银子,这事儿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这会儿已经是九月初,田地里的庄稼正是接穗儿的时候,地里的活儿少了,村里的人们也能赶在秋收之前喘口气儿。
这人一闲了,就想要找点乐子。
古代的乡下,找乐子这种事情,花钱是不可能的,最多也就是男人结伴上山砍柴打猎,女人成群的聊聊家常罢了。
因为都是乡里乡亲的,所以沈母和潘氏两个生面空一进村,好多人就都知道了。
因为张氏的缘故,村里的婆婆媳妇们和柳家人来往不多,可也有些记性好的,一眼便看出了沈母的身份。
老柳家的亲家母来了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大半个村子。
一开始这帮人谁也没多想,可没过多久,就不约而同的在柳家门口不远的地方“偶遇”了,想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便一起站在树荫下,一边聊天,一边等着能不能有什么热闹看。
结果还真的就看见“热闹”了。
那个姓沈的亲家母才进去没多一会儿,就听见张氏那个各色的老婆子的怒吼声,还能影影绰绰的看见沈母在屋子里面打自己闺女的画面,最后,那个姓沈的亲家母竟然坐在地上哭,一边哭还一边喊着闺女帮女婿骗丈母娘的钱云云。
钱这个东西,从来都是大事,在恨不得一文钱掰成两半花的庄稼人看来更是如此。
一听沈母哭嚎,这帮人便忍不住议论开了——
“我说,是不是我听错了?我咋听沈氏她妈说沈氏帮着柳老三骗娘家钱呢?”
“没有吧?我听着好像也是这么骂的。”
“柳老三让他媳妇骗娘家钱?不能吧?她娘家是干啥的?”
“没记错的话,好像是在县里开胭脂铺子的,她家的东西挺好用,就是贵的厉害,我一年到头也舍不得买上一盒。”
“行了吧!就你那老脸,跟秋子梨似的,擦什么都白扯。不过我看那老太太哭成那个样子,八成这事儿是真的。”
“怎么可能?柳老三丈母娘家有钱是不假,那老柳家也不是没银子啊!你们忘了,当年柳老二活着的时候是怎么往家里搂钱的?”
“我说你这人,话能不能别说的这么难听?人家柳老二正正经经开医馆,不知道治好了多少病人,什么叫往家搂钱啊?可积点德吧!!”
“唉,一说这个我就闹心!前些日子我们当家的干活儿把腰给闪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赶在秋收之前好起来。不然的话,地里的庄稼还不知道怎么办呢!!要是柳老二在,两贴膏药就治好了,哪能让我当家的遭这么多天罪!”
“你男人病了,你还不赶紧回家伺候着,还在这里看热闹?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柳老二死了以后,老柳家的日子也不像原来那么 好过了。”
“不能吧?不是还有柳老三呢吗?他这些年不是一直在孙大户家干采办?逢年过节的东家给银子不说,平时也大包小包的往家倒腾!怎么着也不至于贪丈母娘家的银子啊!!”
“你这都什么时候的消息了?你不知道吗?柳老三被孙家给赶出来了!说是贪墨了主家的银子,赔了三百多两呢?”
“啥?三百多两?咋恁多呢?我的乖乖,我和当家的一年累死累活,到了年根儿底下,也就赚个十几两银子,三百多两,够我们20年的嚼用了!!”
“谁说不是呢!他们家还供着好几个读书人呢!柳大夫再怎么能挣,也架不住这么折腾啊!估计是把家里的银子掏空了,打起丈母娘家的主意,结果被人家给找上门来了……”
柳茉本来去竹屋处理剩下的最后一部分红菱花,顺便打猪草回来——这样也好给她不在家找个借口,避免被张氏骂。
谁知道,她挎着一小篮子猪草走到自家门口,就看见一群村里的人在柳家门口不远处围着看热闹,还不时的指指点点。
她站在人群最后,静静的听了一会儿,把事情的大概听了个八九不离十之后,这才开口道“各位婶子阿姨,你们在这儿干嘛呢?”
这帮女人正说得起劲儿,冷不丁身后传来了这么一个脆生生的声音,顿时吓了一跳,猛地回头。
之间众人身后不远处站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小丫头。
她看上去有些瘦弱,穿着洗得发白还带着补丁的褂子,一双大眼睛特别机灵有神。
许多人第一印象就是——这是哪家的丫头?是咱们村的吗?怎么之前没见过?
倒是有眼尖的,看到柳茉的留海下隐隐露出来的红色胎记,立刻认出来了“你是……老柳家的三丫头吧?叫那个啥……叫茉儿的?”
“是我,大红婶子。”柳茉笑眯眯的点头,“您这记性这么好,这都多长时间没见过了,您还记得我!”
那个叫大红的村妇,家离老柳家不远,对原主也见过几次,所以才有些印象。
听柳茉这么一说,顿时也笑了“哪像你说的记性好,我也就认个人准点。倒是三丫头你,这有段日子不见,看上去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知道了柳茉的身份之后,众人也围了过来,你一句我一句的感叹柳茉比起之前变化太大,就像完全换了个人一样。
柳茉上辈子虽然闷头学医,却并不是在象牙塔里生活的,再加上这段日子有张氏的“熏陶”,应付起这帮女人们来倒是游刃有余,没过多一会儿,便把这帮人哄了个眉开眼笑,看着她的眼神也比之前和善了许多。
寒暄的差不多了,柳茉才又道“各位婶子,你们在这儿……是不是我家里出了什么事儿?”
这帮人围在一起议论了半天,好不容易来了柳茉这个“不知道前因后果”的,顿时来了精神,七嘴八舌的把事情的经过又跟她讲了一遍。
还有好事的人拉着柳茉道“茉儿,你别怪婶子多嘴!我听说你三叔因为偷东家银子被赶出来了,赔了钱之后又去骗他丈母娘的银子,这事儿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