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他轻声安抚清秋,“我那旧友也是个怪人,平时大门不开,不见生客,一会我让二爷去一趟,告知一声,明日我们再上他家去拜访可好?”
“明日?”清秋看了看准备的礼,放一放也不至于坏,前后也就一天,主要是娘做的小点心,怕是耽搁不了,多一日,口感就不一样了。
娘的手艺一般,做的点心也才刚好吃,比起镇上那些专门卖饼卖点心的铺子是差了点,可胜在一番心意。
“早知道昨天就跟你说了,”她喃喃,“对了,我昨天不是提过吗?”她记得自己说过的,准备礼物,明日去拜会陈姓旧友。
白凌修一怔。
他隐隐记得,她真是提过的。
不过——
当时他就给回拒了啊,他说了,那位陈姓友人并不喜欢见客人,连他都不想见,别人也不愿意见的,他以为秋儿打消了念头,没想到,她还要去,不但要去还准备了礼物,这样推脱不掉了。
“昨日,我没有细听,否则,早就让二爷先去知会一声。”
清秋也不想他为难,便允了翌日再去。
“好吧,明日就明日,二爷呢,让二爷快去快回吧。”
白凌修允诺,待清秋提着礼品进了里屋,他才去找二爷,二爷正在棚里侍弄老牛呢,喂着草,倒满了水。
“二爷,你去一趟镇上。”
“做什么?”二爷看了一眼白凌修,刚才听到屋里一声大一声小的,也不知道他们夫妻俩在说什么,“是秋丫头要到镇上有事?”
“是,”白凌修脸色微微僵硬,“她要去镇上道谢,谢那陈姓友人。”
一提这事,二爷总算是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了,他将手上的草全都塞进老牛的嘴里,拍了拍手上的草屑,回头看了屋里一眼,秋丫头没出来。
“那怎么办?上哪生个陈姓友人出来?还能随便找一个替代不成?”二爷随口一说。
白凌修却道“正是,二爷现在就到镇上跑一趟,找个人当是姓陈的,明日见了秋儿,也不必说什么,甚至可以一句话都不说。”
二爷思量了一番,还是摇了摇头。
“阿修啊,这可是个大好的机会,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你越是瞒着她,她越是不开心,时间长了,她可是要怪你的。”当初来此,阿修的确是隐瞒了身份。
他的腿和脸,甚至身上的伤都是战场上得来的,也得了皇上的赏赐,不过,赐的可不止一百两,而是当朝三品的镇边将军,赐将军府。
一年多前白凌修因腿伤严重,皇上恩赐回乡养半年,他初回到白家,家中产业已经不复存在,一时又不想回京,便在木家庄买了一处宅子。
在战场上数年,一时并不想急着回京,只想在村子里静静地过上几个月安宁的日子,谁知才来木家庄没多久,便被叶大娘上门说提亲之事,提的是木家的闺女,名声在外,家境贫苦,名声也被败完了,若是没人娶她,这辈子算是毁了。
白凌修原想这么可怜的姑娘,若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在见到清秋之后,见识了她的性子,他便决定娶她为妻。
他迟早是要娶妻的。
以前在战场上,日夜与军中兄弟在一块,大家伙都是男人,有没有妻子无所谓,后来战胜回京,皇上一一封赏,也赐了他一个镇边将军,若不是伤重,皇上早就下旨赐婚了。
那些与他一道受封的兄弟,这一年里,大多数受了赐婚,都成了亲。
娶的都是朝中官员的女儿,甚至有王爷之女下嫁的。
白凌修娶了清秋,朝中还没有几个知晓的,他倒是开始庆幸自己在木家庄成了亲,他出身低微,若有个官家女子嫁给他,他也侍候不了。
半年之后,原该回京,朝中又有了消息送来,要他查处离此不远一处矿脉,天下金银铁矿皆是由朝廷把持,交由专人开采,若有人敢私自开采,便是杀身的大罪。
可有人在此开采一处隐秘的铁矿,并冶炼成兵器,野心不小。
白凌修暗中调查,已查出是何人开采,何人冶炼兵器。
朝廷为免打草惊蛇,让他暂时按兵不动,派了人手由他差遣,盯着对方的一举一动,必要之时,一举歼灭。
这一年多来,白凌修多半是夜里行动,白天当好他的残废,乖乖地留在家里。
以至于,瞒了一年多,身为他的枕边人木清秋压根什么都不知道。
姓陈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白凌修自己。
当初知道锦绣阁的东家敢对她下手,他便让人查出锦绣阁的东家是何人,背后有何靠山,打蛇打七寸,直接拿捏住了。
至于之前所送书籍,也是白凌修遣人去寻的,送到清秋手中,为免节外生枝,便按在那陈姓友人身上。
现在好了,要他从哪里生出一个陈姓友人。
他是当朝三品镇边将军的事迟早是瞒不住的。
“你和秋丫头成了亲,虽还没孩子,可你总不能抛下她吧。”难不成过段时间要回京了,就把清秋抛在木家庄,他自个儿走了。
白二爷可不认为白凌修会做这样的事。
白凌修也的确不会。
他坚定地摇头。
“那你还要瞒她到什么时候,越是往后瞒着,越是讲不清楚。”白二爷都替他着急。
“二爷,时机不对。”他不是有意隐瞒的,而是怕吓到秋儿,木家庄是个小地方,没发生过什么大事,也没出过什么大人物,若他一表明身份,木家庄怕是呆不下去,秋儿是什么反应,他一时也拿捏不准,“过些日,我挑个好时机,再慢慢向她表明。”
“唉。”二爷一声叹,也只能随他了,“这事可不好办,我尽量找吧,就让胡朗扮成姓陈的吧,镇上也有一处宅子他们住着。”
“就这么办吧。”
二爷拉出老牛,拍了拍牛肚,“牛啊牛,你可吃饱喝足了,跟咱跑一趟吧。”说完,拉着牛儿出了门,慢悠悠地往镇上赶。
这一赶,直到天泛了黑,才回来。
“不急,”他轻声安抚清秋,“我那旧友也是个怪人,平时大门不开,不见生客,一会我让二爷去一趟,告知一声,明日我们再上他家去拜访可好?”
“明日?”清秋看了看准备的礼,放一放也不至于坏,前后也就一天,主要是娘做的小点心,怕是耽搁不了,多一日,口感就不一样了。
娘的手艺一般,做的点心也才刚好吃,比起镇上那些专门卖饼卖点心的铺子是差了点,可胜在一番心意。
“早知道昨天就跟你说了,”她喃喃,“对了,我昨天不是提过吗?”她记得自己说过的,准备礼物,明日去拜会陈姓旧友。
白凌修一怔。
他隐隐记得,她真是提过的。
不过——
当时他就给回拒了啊,他说了,那位陈姓友人并不喜欢见客人,连他都不想见,别人也不愿意见的,他以为秋儿打消了念头,没想到,她还要去,不但要去还准备了礼物,这样推脱不掉了。
“昨日,我没有细听,否则,早就让二爷先去知会一声。”
清秋也不想他为难,便允了翌日再去。
“好吧,明日就明日,二爷呢,让二爷快去快回吧。”
白凌修允诺,待清秋提着礼品进了里屋,他才去找二爷,二爷正在棚里侍弄老牛呢,喂着草,倒满了水。
“二爷,你去一趟镇上。”
“做什么?”二爷看了一眼白凌修,刚才听到屋里一声大一声小的,也不知道他们夫妻俩在说什么,“是秋丫头要到镇上有事?”
“是,”白凌修脸色微微僵硬,“她要去镇上道谢,谢那陈姓友人。”
一提这事,二爷总算是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了,他将手上的草全都塞进老牛的嘴里,拍了拍手上的草屑,回头看了屋里一眼,秋丫头没出来。
“那怎么办?上哪生个陈姓友人出来?还能随便找一个替代不成?”二爷随口一说。
白凌修却道“正是,二爷现在就到镇上跑一趟,找个人当是姓陈的,明日见了秋儿,也不必说什么,甚至可以一句话都不说。”
二爷思量了一番,还是摇了摇头。
“阿修啊,这可是个大好的机会,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你越是瞒着她,她越是不开心,时间长了,她可是要怪你的。”当初来此,阿修的确是隐瞒了身份。
他的腿和脸,甚至身上的伤都是战场上得来的,也得了皇上的赏赐,不过,赐的可不止一百两,而是当朝三品的镇边将军,赐将军府。
一年多前白凌修因腿伤严重,皇上恩赐回乡养半年,他初回到白家,家中产业已经不复存在,一时又不想回京,便在木家庄买了一处宅子。
在战场上数年,一时并不想急着回京,只想在村子里静静地过上几个月安宁的日子,谁知才来木家庄没多久,便被叶大娘上门说提亲之事,提的是木家的闺女,名声在外,家境贫苦,名声也被败完了,若是没人娶她,这辈子算是毁了。
白凌修原想这么可怜的姑娘,若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在见到清秋之后,见识了她的性子,他便决定娶她为妻。
他迟早是要娶妻的。
以前在战场上,日夜与军中兄弟在一块,大家伙都是男人,有没有妻子无所谓,后来战胜回京,皇上一一封赏,也赐了他一个镇边将军,若不是伤重,皇上早就下旨赐婚了。
那些与他一道受封的兄弟,这一年里,大多数受了赐婚,都成了亲。
娶的都是朝中官员的女儿,甚至有王爷之女下嫁的。
白凌修娶了清秋,朝中还没有几个知晓的,他倒是开始庆幸自己在木家庄成了亲,他出身低微,若有个官家女子嫁给他,他也侍候不了。
半年之后,原该回京,朝中又有了消息送来,要他查处离此不远一处矿脉,天下金银铁矿皆是由朝廷把持,交由专人开采,若有人敢私自开采,便是杀身的大罪。
可有人在此开采一处隐秘的铁矿,并冶炼成兵器,野心不小。
白凌修暗中调查,已查出是何人开采,何人冶炼兵器。
朝廷为免打草惊蛇,让他暂时按兵不动,派了人手由他差遣,盯着对方的一举一动,必要之时,一举歼灭。
这一年多来,白凌修多半是夜里行动,白天当好他的残废,乖乖地留在家里。
以至于,瞒了一年多,身为他的枕边人木清秋压根什么都不知道。
姓陈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白凌修自己。
当初知道锦绣阁的东家敢对她下手,他便让人查出锦绣阁的东家是何人,背后有何靠山,打蛇打七寸,直接拿捏住了。
至于之前所送书籍,也是白凌修遣人去寻的,送到清秋手中,为免节外生枝,便按在那陈姓友人身上。
现在好了,要他从哪里生出一个陈姓友人。
他是当朝三品镇边将军的事迟早是瞒不住的。
“你和秋丫头成了亲,虽还没孩子,可你总不能抛下她吧。”难不成过段时间要回京了,就把清秋抛在木家庄,他自个儿走了。
白二爷可不认为白凌修会做这样的事。
白凌修也的确不会。
他坚定地摇头。
“那你还要瞒她到什么时候,越是往后瞒着,越是讲不清楚。”白二爷都替他着急。
“二爷,时机不对。”他不是有意隐瞒的,而是怕吓到秋儿,木家庄是个小地方,没发生过什么大事,也没出过什么大人物,若他一表明身份,木家庄怕是呆不下去,秋儿是什么反应,他一时也拿捏不准,“过些日,我挑个好时机,再慢慢向她表明。”
“唉。”二爷一声叹,也只能随他了,“这事可不好办,我尽量找吧,就让胡朗扮成姓陈的吧,镇上也有一处宅子他们住着。”
“就这么办吧。”
二爷拉出老牛,拍了拍牛肚,“牛啊牛,你可吃饱喝足了,跟咱跑一趟吧。”说完,拉着牛儿出了门,慢悠悠地往镇上赶。
这一赶,直到天泛了黑,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