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将军家的小娇娘 > 第51章 田氏的小心思

第51章 田氏的小心思

木家庄可没有几家人有这样的实力,到镇上买个东西还是成车拉回来的,庄子里原先那些不看好,等着看笑话的,这会倒是笑不出来了。

人家是真有实力,没钱到镇上是什么也买不到,一车东西拉回来好歹也要十两往上,多的就得几十两。

清秋这是一个人管两家,瞧瞧车上装的米,粮各种各样的都有,家里缺的她是一次都给置办齐全了,当真不能小瞧了她,现在他们家不但不愁吃穿了,还能吃得不错,用得不错,比起一般家庭来说已经是好上许多。

庄子上真正的富户没有几家,充其量就只有村长一家日子过得宽裕些的,其他家也不敢大手大脚的花钱,吃穿用度也得计划着来。

田氏见了分外眼红,自家可从来没有这样往回拉东西的,清秋以前是什么样子她心里再清楚不过,,才多久的时间,一个人变化就能这么大。

她见凤儿送去也有些日子了,再将她女儿送去,时间上也赶趟,她家宁宁可不比凤儿差,当娘的眼里自家的女儿肯定是最聪明,最是能干的。

田氏甚至动了心思,不但女儿跟着他们一块儿干,连她自己也能插上点手。

虽说她不会精绣,可寻常的裁衣缝补她还是会的,说不定能派得上用场。

田氏越想越心动,外头人是越传越邪乎,分明是一家人,区别不能这么大,“宁宁,你准备准备,一块娘就带你去大伯母家里。”

木宁宁与凤儿的年岁差不多大,也到了快谈婚论嫁的年岁了,只是木家庄还没有遇上合适的,田氏又舍不得女儿嫁得太远才没有早早的定下亲事来。

“大伯母万一不肯呢。”木宁宁有些迟疑,她知道大伯母家是收了姑姑家的凤儿表姐,可那也是因为姑姑是外嫁女,平日里与大伯家来往得不多,没有闹出多大的矛盾,自家不同,曾与大伯家是大闹过的,她有些担心。

田氏大手一挥,豪气万千,“她能收了凤儿,敢不收你,看我不与她们闹到底。”

可两家已经撕破脸了,前几日爹还上门找人家要了二十两,这会儿再将她送去——,不是要让她去做夹心饼左右为难嘛。

木宁宁不太想去,就怕自己去了处境为难,哪怕是大伯母真的接收了她,那也一定是不得已的,这种情形之下,怎么可能会用心的教她。

“娘,我还是不去了,去了也是浪费时间。”

“在家里闲着就不浪费时间?”田氏斜了女儿一眼,她这女儿性子是一点也不像她,倒是像她爹,脑子也不灵光,儿子更像她,聪明多了,她若是不再为女儿打算打算,将来肯定是不如清秋和凤儿的。“就算是浪费时间,你也得给我去。”

“娘——。”木宁宁苦苦哀求,还是没用,在这个家一切都是田氏说了算,她下了决心要做的事,就没有不去办的。

她在自家院子里抓了只鸡,提在手上,拉着女儿便要去大嫂家。

木靖风刚从田里回来,看着妻子一手抓鸡一手抓着女儿的,形势可不太对,他立刻放下农具,问道“这是做什么?你拉着宁宁要去哪?”他瞧女儿都快哭出来了,心里可想救女儿,可也知道自个儿不是妻子的对手,只好强忍着伸手去抢女儿的冲动。

田氏白了他一眼。

就是个老实蛋,整日就知道做累活,要是能动脑子,赚钱可轻快多了。

“凤儿上你大嫂家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今儿个我要把宁宁也送过去,让她跟着一块学,你没听说吗?清秋可赚钱了,到镇上买东西一买就是一车的,看得庄子里的人眼都红了。”不但别人眼红,她的眼也很红啊。

那一整车的东西啊,她也没得过一样。

“宁宁现在学也来不及了。”木靖风深怕女儿去了会受苦。

“什么来不及,你那大嫂还不是嫁给你大哥以后才学的,她当姑娘的时候可没有学过。”以前就听说了,木靖天没事让自己妻子学绣呢,知道的人不多,可谁知道谁都嘲笑他,不知他是读书把脑子给读傻了,现在看来,人家也是有先见之明。

瞧瞧,之前学的,可是赚大钱了。

“那倒也是。”木靖风想想也是这个理,大嫂的确是嫁过来之后大哥让她学的,也一直没有派上用场,谁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反倒派上用场赚大钱了,“那还是清秋丫头的点子,光是靠大嫂的绣工也没多大用处,镇上会刺绣的人可不少。”

“所以才要去学,不但学大嫂的绣工,连清秋的点子也一并学。”田氏扯了扯女儿,交代她,“你要机灵些,娘把你送过去,你得多看,多学,别输给凤儿,可得给你娘争脸,将来比凤儿强,比你清秋姐强。”

木宁宁不敢轻易应下,万一她做不到呢,到时娘一定会大发雷霆的。

“娘,我——。”

“总之,你给我眼睛睁大,她们做什么,你就学什么。”

木宁宁没敢再发表意见,木靖风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妻子拉着女儿去大哥家,他深知自己拦不住,也不好跟过去。

虽觉得妻子做得不妥,可每次妻子一说又觉得妻子说的都是道理,他也辩驳不过。

田氏喜笑颜开,完全不见往日的冷淡,提着鸡,嘴里大嫂大嫂叫得可亲热了,一点也看不出来两家之前可是好几年没有往来的。

“大嫂,最近可辛苦了,来,这是我自家养的鸡,一会炖了好好的补补身子,太辛苦了,可不能累坏身子。”田氏体贴的道。

米迎春见状,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兰英,你不用这么客气。”田氏闺名正是兰英,以往住在一个家时,都是这么叫她的,“这鸡啊,你还是拿回去,炖了给靖风和天生补补身子,他们天天在外头干活也很辛苦。”

“家里还有呢。”田氏不由分说,将鸡直接塞进米迎春的手上,“大嫂,你就别推了,都是一家人,推来推去的,让外人看了笑话。”

木家庄可没有几家人有这样的实力,到镇上买个东西还是成车拉回来的,庄子里原先那些不看好,等着看笑话的,这会倒是笑不出来了。

人家是真有实力,没钱到镇上是什么也买不到,一车东西拉回来好歹也要十两往上,多的就得几十两。

清秋这是一个人管两家,瞧瞧车上装的米,粮各种各样的都有,家里缺的她是一次都给置办齐全了,当真不能小瞧了她,现在他们家不但不愁吃穿了,还能吃得不错,用得不错,比起一般家庭来说已经是好上许多。

庄子上真正的富户没有几家,充其量就只有村长一家日子过得宽裕些的,其他家也不敢大手大脚的花钱,吃穿用度也得计划着来。

田氏见了分外眼红,自家可从来没有这样往回拉东西的,清秋以前是什么样子她心里再清楚不过,,才多久的时间,一个人变化就能这么大。

她见凤儿送去也有些日子了,再将她女儿送去,时间上也赶趟,她家宁宁可不比凤儿差,当娘的眼里自家的女儿肯定是最聪明,最是能干的。

田氏甚至动了心思,不但女儿跟着他们一块儿干,连她自己也能插上点手。

虽说她不会精绣,可寻常的裁衣缝补她还是会的,说不定能派得上用场。

田氏越想越心动,外头人是越传越邪乎,分明是一家人,区别不能这么大,“宁宁,你准备准备,一块娘就带你去大伯母家里。”

木宁宁与凤儿的年岁差不多大,也到了快谈婚论嫁的年岁了,只是木家庄还没有遇上合适的,田氏又舍不得女儿嫁得太远才没有早早的定下亲事来。

“大伯母万一不肯呢。”木宁宁有些迟疑,她知道大伯母家是收了姑姑家的凤儿表姐,可那也是因为姑姑是外嫁女,平日里与大伯家来往得不多,没有闹出多大的矛盾,自家不同,曾与大伯家是大闹过的,她有些担心。

田氏大手一挥,豪气万千,“她能收了凤儿,敢不收你,看我不与她们闹到底。”

可两家已经撕破脸了,前几日爹还上门找人家要了二十两,这会儿再将她送去——,不是要让她去做夹心饼左右为难嘛。

木宁宁不太想去,就怕自己去了处境为难,哪怕是大伯母真的接收了她,那也一定是不得已的,这种情形之下,怎么可能会用心的教她。

“娘,我还是不去了,去了也是浪费时间。”

“在家里闲着就不浪费时间?”田氏斜了女儿一眼,她这女儿性子是一点也不像她,倒是像她爹,脑子也不灵光,儿子更像她,聪明多了,她若是不再为女儿打算打算,将来肯定是不如清秋和凤儿的。“就算是浪费时间,你也得给我去。”

“娘——。”木宁宁苦苦哀求,还是没用,在这个家一切都是田氏说了算,她下了决心要做的事,就没有不去办的。

她在自家院子里抓了只鸡,提在手上,拉着女儿便要去大嫂家。

木靖风刚从田里回来,看着妻子一手抓鸡一手抓着女儿的,形势可不太对,他立刻放下农具,问道“这是做什么?你拉着宁宁要去哪?”他瞧女儿都快哭出来了,心里可想救女儿,可也知道自个儿不是妻子的对手,只好强忍着伸手去抢女儿的冲动。

田氏白了他一眼。

就是个老实蛋,整日就知道做累活,要是能动脑子,赚钱可轻快多了。

“凤儿上你大嫂家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今儿个我要把宁宁也送过去,让她跟着一块学,你没听说吗?清秋可赚钱了,到镇上买东西一买就是一车的,看得庄子里的人眼都红了。”不但别人眼红,她的眼也很红啊。

那一整车的东西啊,她也没得过一样。

“宁宁现在学也来不及了。”木靖风深怕女儿去了会受苦。

“什么来不及,你那大嫂还不是嫁给你大哥以后才学的,她当姑娘的时候可没有学过。”以前就听说了,木靖天没事让自己妻子学绣呢,知道的人不多,可谁知道谁都嘲笑他,不知他是读书把脑子给读傻了,现在看来,人家也是有先见之明。

瞧瞧,之前学的,可是赚大钱了。

“那倒也是。”木靖风想想也是这个理,大嫂的确是嫁过来之后大哥让她学的,也一直没有派上用场,谁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反倒派上用场赚大钱了,“那还是清秋丫头的点子,光是靠大嫂的绣工也没多大用处,镇上会刺绣的人可不少。”

“所以才要去学,不但学大嫂的绣工,连清秋的点子也一并学。”田氏扯了扯女儿,交代她,“你要机灵些,娘把你送过去,你得多看,多学,别输给凤儿,可得给你娘争脸,将来比凤儿强,比你清秋姐强。”

木宁宁不敢轻易应下,万一她做不到呢,到时娘一定会大发雷霆的。

“娘,我——。”

“总之,你给我眼睛睁大,她们做什么,你就学什么。”

木宁宁没敢再发表意见,木靖风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妻子拉着女儿去大哥家,他深知自己拦不住,也不好跟过去。

虽觉得妻子做得不妥,可每次妻子一说又觉得妻子说的都是道理,他也辩驳不过。

田氏喜笑颜开,完全不见往日的冷淡,提着鸡,嘴里大嫂大嫂叫得可亲热了,一点也看不出来两家之前可是好几年没有往来的。

“大嫂,最近可辛苦了,来,这是我自家养的鸡,一会炖了好好的补补身子,太辛苦了,可不能累坏身子。”田氏体贴的道。

米迎春见状,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兰英,你不用这么客气。”田氏闺名正是兰英,以往住在一个家时,都是这么叫她的,“这鸡啊,你还是拿回去,炖了给靖风和天生补补身子,他们天天在外头干活也很辛苦。”

“家里还有呢。”田氏不由分说,将鸡直接塞进米迎春的手上,“大嫂,你就别推了,都是一家人,推来推去的,让外人看了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