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糟心的除夕夜啊(1/2)
陈水荭气呼呼地跑回家,叫父母。
“爸爸——”
但她刚叫出声,就被母亲制止了。
蒋秋脸色不太好,跟霜打的茄子似的,“别叫,你爸在打电话,讲正事儿。你好好的不在外面玩,又跑回来干啥?之前还一直嚷着要穿新衣服,他们都羡慕你了吧?”
说到最后,蒋秋抚了抚女儿的发辫,心想这一手辫发的手艺,梁明丽也是比不上的。读书到现在,梁明丽都不怎么收拾自己,看起来总是土拉巴稀的。
谁知这一问,女儿脸色并不好。
嘟着嘴,愤愤道,“妈妈,陆瑶和她弟弟也穿新衣服了,都说是从首都买是回来的,最时髦的。我说他们是假货,大家都帮着他们姐弟俩笑话我没眼光。”
陈水荭攥着母亲的衣角,央求,“妈妈,陆瑶他们家都去首都了,我也要去,去看升国旗,拍照回来跟陆瑶他们比,看谁在说谎。”
母女俩正说着时,陈晋国出来了,但神色并不怎么好。
陈水荭一看爸爸,立马扑了上去,抱住父亲撒娇央求,“爸爸,我们也去首都旅游吧!陆瑶她都去过两次了,到处显摆,讨厌死了。我也要去,我要拍好多照片回来,看她是不是在说谎,我一定要超过她。”
陈晋国听到“陆家”的事,眉头重重一蹙,道,“去去,玩你的去。什么首都不首都的,关你什么事儿,少跟他们来往。一家子的马屁精!”
他穿上外套,提起一堆礼品,就要出门。
蒋秋忙问,他只应了声“有事儿”,就推门走人了。
蒋秋心下不忿,追上去攥住人,“今天可是除夕夜,你去哪里也不说清楚,都说好了今儿中午在你家团年,晚上去我家拜父母的,你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呢?”
陈晋国一把甩开妻子的手,口气凉薄道,“大过年的又怎么了?我的事儿要不解决好,咱们未来连日子都没法好好过。松手,我要去给大领导送礼,再套点消息。”
蒋秋还是不甘心,陈晋国没法子,只得退回屋里,压低声晓之以理,“现在科里都是陆显志跳腾得不行,他后台硬我抵不过,还养出个能来事儿的女儿,咱们也比不了。你还不兴让我过年的时候多跟领导搞好关系,就这一条路了。你能帮我啥?我拜托你把孩子带好了,别拖我后腿,我就感、激、不、尽了!”
陈晋国用力扒开蒋秋的手臂,下楼走人。
气得蒋秋只能猛拍两把门,一回头,看到女儿一脸的丧气,整个人儿都不好了。
“看什么看?爸妈已经很不顺心了,你就不能听点儿话,让我们省点心吗?!”
完了,这气儿都撒在了陈水荭头上,她又气又伤心,冲进屋里扑床上哇哇大哭起来。
这个除夕夜,成了陈水荭少女时光最黯淡的一年。
……
另一边,陆家。
陆瑶给亲人们都买了礼物,整个节日,都在他们家否极泰来的话题里度过。
陆瑶说起和周启在帝大图书馆偶遇两位老教授的事儿,惹得众人都啧啧称奇。
陆小姑尤其激动,“呀,这个周小棒这样儿,算不算天才少年了啊!”
陆小姑父附和,“肯定是天才了啊!没听瑶瑶说,初中没毕业,人家把高中的课程都自学完了。还跟大学的教授能搭上话儿,这简直就是妥妥的未来之星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221章 糟心的除夕夜啊(2/2)
我说瑶瑶,你可得把你小棒哥抓紧了,这孩子长得那么俊,在你们学校,肯定很多女生追吧!”
他这话一出口,就被老婆拧了,说他瞎说。
陆瑶不好意思了,哼哼着缩到陆爷爷身边。
陆显志更不高兴,“小孩子家家的,说这些做什么,来来来,还有礼物没拆。哦,这是给爸的,包得这么严实。”
陆瑶凑到爷爷身边,“这是小棒哥给爷爷您选的。”
一打开,是一副做工很精良,标上“上海造”的老花眼镜。这年头,国内的名牌就是“上海”、“香港”,这两个地方的东西,最受青睐。
戴上后,陆爷爷很高兴地表示,看得很清楚。
陆瑶松了口气。
陆奶奶直夸,“小棒这孩子啊,跟别家的就不一样,居然这么心细。这老花镜可不好配的咧,老头之前配了两配,戴了一段时间就不行了。这一副这么好,怕他还不舍得戴。”
陆瑶忙道,“爷爷,你喜欢看报纸,就得戴着。未来要是度数不准了,我们帮你换镜片呀。”
“听听,瑶瑶多乖,多有孝心,你们家都得跟你们瑶瑶姐学着。”
当下家里的小孩多,但多数都是小男娃。这会男孩子们都围着陆珉的小汽车,玩得不亦乐呼,竟然还没有发生抢摊哭闹事件。
陆小姑有些惊讶,“宝玉越大越懂事儿了啊,都会带弟弟了。肯定是瑶瑶把宝玉带得好,现在都不跟弟弟抢东西了。嫂子啊,你把他们送到县学兜这一圈儿,孩子调教得这么好,这到底是你的功劳,还是他们县学真会育人。要不等开学了,帮我们家豆豆报个名呗!”
梁明丽刚要开口,话被陆小姑父夺走了。
“你瞎说啥呢!好好的实验附小都报名了,我拖了朋友好不容易才排上名额的。什么县学不县学的,咱们家豆豆在城里待惯了的,哪可能习惯乡下那种地方。”
陆家人都知道,陆小姑父不怎么看得上农转非,对于乡镇长大的嫂子梁明丽印象也一般般。刚才嘴上夸着陆瑶姐弟,心里其实也是看不上的,这会儿说到儿子的读书选择时,本性暴露无遗。
一直以来,梁明丽也不在意这个小姑爷的喜好,大家逢年过节时才聚一下,平常并不怎么走动。
陆显志这会儿听了,心里就有些不舒服,道,“沈明,你很久没下过乡镇了,现在那里建设得很不错。通路、通水电,青山绿水的,比咱们城里瞧着都舒服。出门就是大花园,是不是,宝玉?”
陆珉小朋友被父亲点名儿,抬头就道,“嗯嗯嗯,我们红旗镇是青山绿水,更是金山银山。山里都是宝贝,有好吃的笋笋,山鸡,菌菌,吃麻麻香,长高长壮。”
小家伙边说边手舞足蹈,活泼极了,说得头头是道。他本来生得圆润可爱,下乡之后似乎看着瘦了点,但个头却明显拔高了不少。
以往,小豆丁可不怎么敢在大人们的注视下,说太多话的,更不可能说得这么溜儿,丝毫不怯场。这都是这一年多的乡镇生活,一点点磨砺出来的。
他一说完,全屋子的人都笑了。
沈明几次鼓励儿子豆豆大胆表达,都没成功。两厢对比之下,谁家的娃娃养得更好,更聪慧机灵,不言而喻。他脸色微微有些沉,心里仍是不以为然的。
小孩子路还长,他就不信,自己一个城里人还会比个混乡下的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