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我是一块砖(1/2)
之后,陆显志靠着刷脸,进了厅。
要按规矩,没有直接对接的人员和事务,一般人都会被门口的警卫拦住。
他的事迹上了报纸,照片印得不太清楚,但机关内部报已经全面通报表扬了,正是当红。
只是他也没立即见到想见的大领导,就坐在候客厅里看报纸。
机智的小秘书还给他送来一个收音机,挤眉弄眼地暗示下,一打开又是女儿的专题报道,表示钦佩。
“陆科,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这姑娘真聪明啊!”
陆显志口头谦虚着,心里感叹幼时都是妻子带娃,岳父母也帮了不少忙。长大上幼儿园开始,他还接了几年上下学。再长大点儿,读了书,他事业起步便渐渐淡出了女儿的世界。
怎么教的?他都没脸说是自己教的,全靠妻子、岳父母、亲爹妈带得好。
之后天色都晚了,也没见着想见的人,他也不在意,直接打道回家。
三天后,妻子终于回来,带了不少土特产,倒也不坏。
只是从这时候开始,隔三岔五地陆显志就得去父母家里打牙祭。
陆家二老听说媳妇抽空下乡去做扫盲工作,也非常赞赏。
日子一天天过,很快就到了年尾。
夫妻两在一块儿时,绕着孩子的话题越来越丰富,五花八门,让陆显志连连惊叹。同时他也发现,妻子自从下了乡后,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了,再不像以前下班回来,疲色尽显。
有时候,他也忍不住叨叨一句,“要不我也干脆调到县里去,帮你搞扫盲,帮宋队长他们搞建设和生产?”
就被梁明丽哧了,他无奈,“你瞧瞧你们现在有多贪心,自己在乡下过快乐的田园生活。把我一人拉城里对着冷冰冰的大屋子~~~哎,真是女大不中留啊!”
“老陆,你守的是大本营。要没你坐镇,咱们哪好出去打天下啊!你啊,能者多劳。”
确定是能者多劳,而不是孤军奋战?
与此同时,七中年尾的先进评定也展开了。
蒋秋碰到急着赶车下乡的梁明丽,口气阴阳怪气地道,“梁老师,您现在可真是忙得脚不沾地啊!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在外面搞了什么辅导班,赚外快呢。”
梁明丽脸色一拉,毫不客气地怼回去,“蒋老师,说话要慎重,你也是教语文的。这话要让人听去误解了我的工作,对我造成名誉伤害的话,我是可以向上投诉的。”
她转身就走,蒋秋哪甘心,爬在楼梯上朝下楼的人吼吼。
“梁老师,今年的三八红旗手你就别指望了。学校要评的教学能力,要教的是咱们学校的学生,可不是你外面那些老大不小的乡里乡亲!”
梁明丽当没听到,走得更快了。她正忙着给学生们出年终考核题,还组织了一场文艺汇演。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和父母都等着她。
哪里的奋斗不是奋斗?!
她想起女儿的作文写着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脚步更快了。
==
年尾将近,机关单位里的应酬之风狂刮,各种饭局层出不穷。
偏偏陆显志不好这口,推掉了七七八八的局,把厅里的会议室当成了个人浏览室,常常一坐一下午。
这日他刚拿起新到的报纸夹准备看看各地新闻,就被周秘书叫起,带他进了一间会议室,坐在最后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186章 我是一块砖(2/2)
太显眼的位置旁听。
他仔细一看与会人员,差点儿吓得从椅上跌下去。
在场全是各部门的分管大佬啊,商务的,水利的,火电的,交通的、宣传的……再仔细一听台上秘书主持的会议内容,这就是一年一度的工作汇报大会啊!凭他的职称和级别,根本就够不上参加这样的高级别会议,这简直让他如坐针毡。
但全场也没人注意他一个小人物,汇报内容很快把他从尴尬的情绪拉到现实。
一个小时后,有三个部分做完了汇报。
卫老提问,“我听到的都是投资,建设,怎么就没有回收、利润?”
众人七嘴八舌解释,无非就是需要时间,回报有周期等等理由。
卫老直接点名,“我之前就听说,北城那边那个商贸城项目,都修了快一年了,还没修完吗?招的商在哪里,带动的经济效益在哪里?你们刚才说了那么多,怎么就没一个提到?难道这项目不是你们负责的?”
陆显志悄悄瞥了下自家那位大领导,其埋着头,一脸闷葫芦,哪还有插着腰在办公室里训他“恃功自傲”的神气。
卫老也没点名,继续道,“基础建设呢?修了什么路,几座桥?我看这江上本来有两座桥,现在又在架新的桥头,这是紧要重要的项目吗?”
“哼!之前你们一个个要任务时倒是慷慨激昂,给我打包票。现在怎么一个个都成闷葫芦了?!”
虽然有人大着胆子解释说明,但最后都被卫老数落成“只拿钱不办实事”,现场陷入一片死寂般的沉默。
陆显志想起之前听父亲谈起这位老革命,就说带兵如神,律下严格,令行禁止,也懂得圆滑老谋。就是不知今天是特例,还是他一贯训下的风格,真是压迫感十足啊。
突然桌上一声响,卫老扔出一摞报纸,所有人抬头看去。
陆显志瞳仁瞬间睁大,报纸版面上的内容正是当初展销会的专访,照片上正是姚老板和向芹芸一起剪彩开幕的画面,还有宋爱国的鲜笋摊,以及女儿和她的督导小队的组团照。
卫老声音突然提高了三度,问,“你们谁去参加了这个展销会?知道这七天的展会,有多少商家参会?整体销售额是多少?为老百姓创造了什么便利?哦,听说人家还帮两区的重案组抓到了一个在逃半年多的灭门案通缉犯?”
有人立即反驳起来,“那通缉犯也只是意外,跟展销会的经济效益也没直接关系吧?”
卫老不说反笑了,“哦,抓到灭门嫌疑犯,是没经济效益的事儿?”
瞬间,那理直气壮的人又蔫儿了。
这案子大家都知道,跨省通查半年多,在全国都引起了轰动的。最高机关还批下一笔巨额的悬赏金额,有效线索都能拿几百上千不等。
联合出动的警力以犯案目的市为中心画圈,周围涉及区域超过了20多个城市。这里花费的人力物力,都是真金白银呢!
这案子在他们这里破获了,那笔悬赏金最终是要拔到他们头上的,怎么说都是一件极荣耀的事儿。
卫老冷哼,“那咱们就当抓犯人没直接经济效益,你们说说这场展销会创造了多少经济效益?”
有人大着胆子报数,“大概是……”
但卫老的脸色却越来越黑了,有人忙把报纸拉过来找数据,却被一声重重的拍桌吓得手抖,报纸都掉地上。
“陆显志,你来说,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