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奏折(1/2)
京都,上梁,皇宫,金銮殿。
顺帝柴昊云面沉如水。
他的目光从下面一干大臣的脸上扫过,显得十分愤怒。
将手中的奏折狠狠扔了出去,他朝着下面吼了起来“你们看看,你们都给我看看,如今都成什么样子了?”
站在百官之首的陈相陈子昂,惊疑地捡起了地上的奏折。
虽然只看了几行,他的脸上已经满是惊骇的表情。
他终于明白,顺帝为什么一大早起来,生气成这样了。
望江才俊段文俊,这可是不是陈子昂第一次听人提起这个名字。
不管是当初的“为什么而读书”的二十二字真言,还是当日平复月亮岛的功劳,这些都让陈子昂记忆犹新。
尤其是,他提出的“萝卜加大棒”的政策,更是让很多人喜欢,亦是让很多人忌惮。
可是谁也不知道,这少年居然会有这么大的本事。
凌霄城的单凤山,这些金匪可一直是大顺的心腹大患。
只是,谁也没有料到,居然全部都被柴静云给平定了。
别人不知道这幕后的情况,可是陈子昂曾经看到过柴静云写给顺帝的信。
他不可能不知道。
顺帝虽然十分欣赏柴静云,可是他不过是众多王府中的一个公子哥而已。
而且,还不是长子。
所以,这也就决定了,柴静云将来的造化。
若是他不能够表现得足够优秀,自己闯出一片天地,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样子的结局。
按照大顺的律例,王府都将由长子接手。
柴静云并不能从王府得到任何的实惠。
就如,睿王府的大公子,在别人的嘴里,都会称为小王爷。
可是,他是睿王府的二公子,仅仅只是二公子一个称呼罢了。
虽然,柴静云确实得到了长公主的赏识,可是却不足以让他能够有太大的作为。
谁也不曾想到,仅仅几个月时间,这个睿王府的二公子,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这种改变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段文俊。
如今,睿王爷和小王爷都来了京都,只剩下柴静云一个人在凌霄城主持睿王府。
而他在这个时候做出了收服单凤山的功绩,这无疑会让他在顺帝的眼中,增加了无尽的分量。
只是,就是这样的一位公子,却并不贪功。
这是陈子昂看到那封信之后,最为欣赏柴静云的地方。
因为,在柴静云的信中,向顺帝说明了单凤山之战的来龙去脉。
亦是这封信,当时让段文俊的名字,再一次进入了陈子昂的眼帘。
是段文俊提出的要攻打单凤山。
是段文俊出的主意,如何攻打单凤山。
是段文俊的方法,稳定了单凤山上的生产。
如今,单凤山已经趋于稳定。
山上产出的金砂,亦是源源不断地被运来了京城。
这些,他们都是知道的。
柴静云说过,收服单凤山,段文俊功不可没。
所以,顺帝一直十分看好段文俊这个少年。
只是,陈相有些不明白的是,虽然顺帝十分喜欢段文俊,可是当时却丝毫没有要提拔他的意思。
按照陈相的想法,像段文俊这样的人才,即使不愿意参加秋闱,即使不愿意考取功名,顺帝也不应该浪费。
而是应该征召他入仕,应该让他为朝堂效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286章 奏折(2/2)
尤其是,凌霄郡守张肃刑上书,为了段家堡的安全,希望可以让段文俊扩大护卫的奏折,还被顺帝给压了下去。
这让陈子昂十分不解了。
可是,如今,这奏折上居然赫然写着,段文俊受到了袭击。
这本应该是一件十分小的小事罢了,不应该拿到早朝上来说。
甚至,这种奏折都不应该出现在顺帝手中。
可是,此刻,顺帝不但看到了,而且还怒火滔滔了。
彭大胡子是什么人,陈子昂心中不可能不清楚。
那可是大顺北方最大的盗匪,大顺朝廷最为忌惮的盗匪头目之一。
这么多年过去了,彭大胡子一直只在北方活动。
这一次,居然派出了那么多人去了南方。
而且,居然还针对了柴静云和段文俊。
这,无疑是触碰到了顺帝的底线。
可是,彭大胡子会这么做,肯定不是他吃饱了撑着要去南方。
而应该是受到了某人的指使。
这个人,陈子昂的心中也有了一些想法。
他相信,顺帝肯定也猜到了,这指使彭大胡子的是什么人。
只是,他们都未曾说出来。
一来,没有十足的证据。
二来,现在还不到跟那个人翻脸的时候。
大顺的主要税收,都来自盐税和漕运。
可是大部分都被掌握在了那个人的手中……
若是此刻闹僵了,翻脸了,对大顺并没有什么好处。
陈子昂能够在朝堂上混迹了几十年,自然心思十分缜密。
所以,他马上猜到了顺帝的意图。
当年顺帝没有收回单凤山的采矿权,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对金匪束手无策。
而是他在忌惮单凤山金矿后面的人。
大顺的金矿虽然不是很多,可是用一处金矿来保证大顺的和平,自然也是不错的。
可是,柴静云和段文俊两个愣头青,居然直接将单凤山一锅端了。
这显然会让那个人十分生气,做出报复他们的事情也就属于正常。
看来,顺帝想要帮这两个小辈。
可是,他又不想跟那个人直接翻脸。
那么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好好敲打敲打。
想到这里,陈子昂皱了皱眉头,站到一边。
就在此刻,大将军叶明已经看完了奏折,递给了旁边的大臣,率先开口了“启禀陛下,老臣觉得,这彭大胡子实在太过嚣张,实在是留不得了,莫不如派一支精兵,直接将他灭了!”
叶明说话的时候,旁边几人已经聚在了一起看完了。
有人皱了皱眉头“启禀陛下,这彭大胡子能够从北方,悄无声息地派了那么多高手去南方,而且还出现了我们边军的制式铠甲,这说明他们不仅仅是匪患,也一定跟朝廷的某些人有勾结了。”
“臣附议!”又有人道“陛下,此事必须彻查才是。”
于是,许多人开始纷纷附和起来。
陈子昂扫了一圈四周,心中顿时敞亮了起来。
说话的这些人,年龄都不大。
算得上是朝堂上最为年轻一辈了。
一来他们对段文俊的印象都算不错,二来他们也是顺帝变革的急先锋。
这两年,可没少提成许多不错的提议。
此刻他们站出来,肯定亦是受到了顺帝的暗示。
显然,顺帝今日恐怕要有大动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