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淮苏有气无力地道“储君是天虞的未来,被寄予厚望,造福万民。臣这副残躯……担不起这重任。以免误了国事,还请陛下另作打算。”
“在臣最后的时日里,只想过一些平静的日子,辜负了陛下与诸位大臣的期望,抱歉了。”
话落,他又重重地咳嗽了几声,手抵在嘴角,有丝丝缕缕的血迹迸在指缝间,被他用袖子掩盖住了,但还是没能躲过一些人的眼睛。
朝臣们也都听过他身受重伤的消息,但从正主口中得到证实,且亲眼看见他都咳嗽吐血了,一时间有人唏嘘惋惜,也有人暗暗松了口气。
最终此事不了了之,不过宁淮苏却提了一个条件。
他希望皇帝不要收回容王府,他想这段时间住在宫外,好好享受一下这人间百态,太平盛世。
皇帝允了。
朝会散去,大臣们却没有急着走,纷纷来到宁淮苏的身边关心他的身体状况,又要给他送药材,又要给他推荐名医,非常的盛情。
宁淮苏笑着婉拒,“多谢诸位大人的好意,陛下已经赏赐了许多名贵药材,用不完的。至于名医,倒是可以多推荐一些,父皇的眼疾确实需要一位医术高超之人诊治,不可耽误了,还请诸位大人多多费心。”
众人纷纷应是。
一番寒暄之后,人群也都散去了。
宁淮苏缓慢的下了台阶,余光瞥见身后不紧不慢跟着的人影,也没说话。
他能感受到那打量的目光,直到快行到辇车附近时,那人才慢悠悠开了口。
“七皇弟下的一手好棋,以退为进,既打消了父皇心头的疑虑,也得了群臣的同情怜悯,无形之中收拢人心,可真是一石二鸟的好计策,好谋算。”
宁淮苏彬彬有礼地朝他拱手,“四皇兄未免想得太多。”
宁如意盯着他,“在我面前,七皇弟不必装模作样的,你是什么样的人我非常清楚,大家不如把话摊开来说。”
宁淮苏淡笑着反问,“是吗?皇兄觉得我是什么样的人?”
“狡猾奸诈,无利不起早,七皇弟赶在此时回京,怕是没有表面上这么简单吧。”
“那皇兄该去问问父皇才是,毕竟,无诏我是不得离开域狭关的。这个时间也不是我可以左右的,不是吗?”他温和有礼,笑的人畜无害,
宁如意微微眯着眼,心中还是有许多疑虑。
刚才跟在后面打量了他半天,除了面色有些苍白,脚步虚浮之外,看起来并不像一个将死之人应有的萎靡之感,他完全一副坦然赴死的模样,太过平静了。
父皇迟迟不曾立储,又在这个关键时刻将宁淮苏诏回来,宁垣就是嗅到了危险,怕再次被宁淮苏抢占了先机才会铤而走险,弄了个假皇帝滥竽充数。
父皇到底是怎么想的?
既然让宁淮苏回来,早朝之上突然问他那句到底又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扳倒了一个宁垣,还想让他和宁淮苏斗一斗?必须都逼得他们反目成仇才行?
“皇兄若是没什么话说,臣弟就先行告退了。”宁淮苏说道。
“七皇弟在旁边看戏看的很开心吧?”
宁如意显然没有就此作罢的打算,他挑起视线盯着他,话音一转,“早知道那是个假冒的父皇却不告知于我?看着我像个傻子似的和宁垣斗个你死我活,而你却未伤一兵一卒,就将所有功劳都捞到了自己手里,还说自己没有那个心思?”
宁淮苏叹息,“皇兄这可就是冤枉我了,我才回来几天,而四皇兄日日都在这宫内,连父皇何时被人调包了都不知道,即便我告诉你澄鉴殿里那位是假的,你也未必会信吧?”
宁如意脸色一冷,“你是在讽刺我?”
“皇兄想多了,无论如何,皇兄也是凭实力救驾有功,不算白忙活一场,你的这份孝心天下人都看在眼中,没人能抢的了你的功劳。”
那能一样吗?在外人眼中他是救驾有功,可外人的看法与父皇的看法能一样吗?
宁如意觉得父皇一定就是在考量,在众皇子间考量谁的能力更突出,计谋更深远。
从前是在他和宁垣之间,如今是在他和宁淮苏之间,以后会不会在他和宁无恙之间都很难说。
只有最终入了他心的那个人,便会将那个位置让给谁。
宁淮苏突然又咳嗽了几声,有些疲惫的开口,“皇兄,天气太冷,臣弟这身子骨虚弱,再吹一会冷风只怕又要病倒了……咳咳……”
宁如意见他这副样子,忽然笑了一声,“既然如此,七皇弟还是回去好生歇息,稍后皇兄会派一名医者过去,为七皇弟好好诊治。”
宁淮苏道“我这身子已经行将就木,就不劳烦皇兄了吧……”
“你我兄弟,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七皇弟若是再拒绝下去,皇兄难免会怀疑你是怕被人看出什么不该看的?”
宁淮苏苦笑,一副拗不过他的样子,“恭敬不如从命,那就有劳皇兄了。”
宁淮苏话落,再次朝他拱手告辞。
辇车旁等候的顾绵迎上前来,扶着他上去。
车驾动起来时,宁淮苏撩起窗口的垂帘,对着外面的宁如意,“皇兄,定要找个医术高超之人,兴许臣弟的这病还有得救呢。”
话落,也不管宁如意是什么表情,他放下垂帘,脸上的笑容也在一瞬间荡然无存。
伪装是件很累的事情,重回故土,看着熟悉的一幕幕,想到母后的惨死,父皇的偏袒,即便他已经亲手惩治了那些人,让他们付出了应有的代价,可还是不够。
他心中的恨意不曾平息半分,而且,他已经没有足够的耐心再与这些人周旋了。
出了宫,换成了普通的马车,一行人缓慢的行驶在上京城的街上。
这次事变对于城中的百姓来说还是受到了波及,宁如意带兵攻入城门之时,冲撞惊吓到了许多的平民百姓。
谁都摸不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各种版本的道听途说在人群里传扬。
街两侧的商铺还照常开门,但路上的人却明显少了许多。
宁淮苏突然在街上看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黑眸一动,扬声道“慢一点。”
宁淮苏有气无力地道“储君是天虞的未来,被寄予厚望,造福万民。臣这副残躯……担不起这重任。以免误了国事,还请陛下另作打算。”
“在臣最后的时日里,只想过一些平静的日子,辜负了陛下与诸位大臣的期望,抱歉了。”
话落,他又重重地咳嗽了几声,手抵在嘴角,有丝丝缕缕的血迹迸在指缝间,被他用袖子掩盖住了,但还是没能躲过一些人的眼睛。
朝臣们也都听过他身受重伤的消息,但从正主口中得到证实,且亲眼看见他都咳嗽吐血了,一时间有人唏嘘惋惜,也有人暗暗松了口气。
最终此事不了了之,不过宁淮苏却提了一个条件。
他希望皇帝不要收回容王府,他想这段时间住在宫外,好好享受一下这人间百态,太平盛世。
皇帝允了。
朝会散去,大臣们却没有急着走,纷纷来到宁淮苏的身边关心他的身体状况,又要给他送药材,又要给他推荐名医,非常的盛情。
宁淮苏笑着婉拒,“多谢诸位大人的好意,陛下已经赏赐了许多名贵药材,用不完的。至于名医,倒是可以多推荐一些,父皇的眼疾确实需要一位医术高超之人诊治,不可耽误了,还请诸位大人多多费心。”
众人纷纷应是。
一番寒暄之后,人群也都散去了。
宁淮苏缓慢的下了台阶,余光瞥见身后不紧不慢跟着的人影,也没说话。
他能感受到那打量的目光,直到快行到辇车附近时,那人才慢悠悠开了口。
“七皇弟下的一手好棋,以退为进,既打消了父皇心头的疑虑,也得了群臣的同情怜悯,无形之中收拢人心,可真是一石二鸟的好计策,好谋算。”
宁淮苏彬彬有礼地朝他拱手,“四皇兄未免想得太多。”
宁如意盯着他,“在我面前,七皇弟不必装模作样的,你是什么样的人我非常清楚,大家不如把话摊开来说。”
宁淮苏淡笑着反问,“是吗?皇兄觉得我是什么样的人?”
“狡猾奸诈,无利不起早,七皇弟赶在此时回京,怕是没有表面上这么简单吧。”
“那皇兄该去问问父皇才是,毕竟,无诏我是不得离开域狭关的。这个时间也不是我可以左右的,不是吗?”他温和有礼,笑的人畜无害,
宁如意微微眯着眼,心中还是有许多疑虑。
刚才跟在后面打量了他半天,除了面色有些苍白,脚步虚浮之外,看起来并不像一个将死之人应有的萎靡之感,他完全一副坦然赴死的模样,太过平静了。
父皇迟迟不曾立储,又在这个关键时刻将宁淮苏诏回来,宁垣就是嗅到了危险,怕再次被宁淮苏抢占了先机才会铤而走险,弄了个假皇帝滥竽充数。
父皇到底是怎么想的?
既然让宁淮苏回来,早朝之上突然问他那句到底又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扳倒了一个宁垣,还想让他和宁淮苏斗一斗?必须都逼得他们反目成仇才行?
“皇兄若是没什么话说,臣弟就先行告退了。”宁淮苏说道。
“七皇弟在旁边看戏看的很开心吧?”
宁如意显然没有就此作罢的打算,他挑起视线盯着他,话音一转,“早知道那是个假冒的父皇却不告知于我?看着我像个傻子似的和宁垣斗个你死我活,而你却未伤一兵一卒,就将所有功劳都捞到了自己手里,还说自己没有那个心思?”
宁淮苏叹息,“皇兄这可就是冤枉我了,我才回来几天,而四皇兄日日都在这宫内,连父皇何时被人调包了都不知道,即便我告诉你澄鉴殿里那位是假的,你也未必会信吧?”
宁如意脸色一冷,“你是在讽刺我?”
“皇兄想多了,无论如何,皇兄也是凭实力救驾有功,不算白忙活一场,你的这份孝心天下人都看在眼中,没人能抢的了你的功劳。”
那能一样吗?在外人眼中他是救驾有功,可外人的看法与父皇的看法能一样吗?
宁如意觉得父皇一定就是在考量,在众皇子间考量谁的能力更突出,计谋更深远。
从前是在他和宁垣之间,如今是在他和宁淮苏之间,以后会不会在他和宁无恙之间都很难说。
只有最终入了他心的那个人,便会将那个位置让给谁。
宁淮苏突然又咳嗽了几声,有些疲惫的开口,“皇兄,天气太冷,臣弟这身子骨虚弱,再吹一会冷风只怕又要病倒了……咳咳……”
宁如意见他这副样子,忽然笑了一声,“既然如此,七皇弟还是回去好生歇息,稍后皇兄会派一名医者过去,为七皇弟好好诊治。”
宁淮苏道“我这身子已经行将就木,就不劳烦皇兄了吧……”
“你我兄弟,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七皇弟若是再拒绝下去,皇兄难免会怀疑你是怕被人看出什么不该看的?”
宁淮苏苦笑,一副拗不过他的样子,“恭敬不如从命,那就有劳皇兄了。”
宁淮苏话落,再次朝他拱手告辞。
辇车旁等候的顾绵迎上前来,扶着他上去。
车驾动起来时,宁淮苏撩起窗口的垂帘,对着外面的宁如意,“皇兄,定要找个医术高超之人,兴许臣弟的这病还有得救呢。”
话落,也不管宁如意是什么表情,他放下垂帘,脸上的笑容也在一瞬间荡然无存。
伪装是件很累的事情,重回故土,看着熟悉的一幕幕,想到母后的惨死,父皇的偏袒,即便他已经亲手惩治了那些人,让他们付出了应有的代价,可还是不够。
他心中的恨意不曾平息半分,而且,他已经没有足够的耐心再与这些人周旋了。
出了宫,换成了普通的马车,一行人缓慢的行驶在上京城的街上。
这次事变对于城中的百姓来说还是受到了波及,宁如意带兵攻入城门之时,冲撞惊吓到了许多的平民百姓。
谁都摸不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各种版本的道听途说在人群里传扬。
街两侧的商铺还照常开门,但路上的人却明显少了许多。
宁淮苏突然在街上看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黑眸一动,扬声道“慢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