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以后,二人盘腿坐在地毯上,认真讨论这个问题。
苏远之坦白自己之前没跟对方表达这一点,是因为不确定能不能做成。
叶洛初笑道,“我也没说你什么啊?怎么这么急着澄清?”
“就是因为你的共情力太强了,我才更应该解释!”苏远之觉得善解人意是对方的选择,但自己没有权利拿人家的理解,当做理所当然。
“听了你做出转行选择,有未来家庭的因素,我有种冲动。”叶洛初的声音,变得温和了不少。
苏远之看着她,微微扬了扬下巴,示意她说说具体的。
“有种明天就结婚的冲动!”叶洛初不禁想起之前蓝朵的那句玩笑话师傅怎么只想着结婚啊?
苏远之闻言,先是一怔,继而微微偏了偏脑袋,“听了你这句,我感觉拼了命也是值得的!”
“呸呸呸,谁要你拼命?”叶洛初不禁笑了,“说句心里话。”
苏远之轻轻“恩”了一声。
“我还是希望你的创作过程,是相对享受的。”叶洛初也有自己的担心。
苏远之明白她的意思担心过于追求用它来养家糊口,创作的内容会是自己不喜欢的!或者原本是半年出一本的速度,结果却是逼迫着自己三个月就出一本!
“走商业路线,这种问题似乎很难规避。”叶洛初听过一些全职作家或者播客播主,讲过类似的现实现象。
“所以我打算等这一册绘本出版后,看看市场回馈。”苏远之确实考虑到了这一点。
叶洛初听他这么说,更加能理解了他的考虑即将出版的这本,是按照苏远之的意愿和理念绘制的,若是能收获一批读者的喜欢,说明就不需要背负太大的压力,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继续画下去就好了。
至于挖掘新的题材,也是作为创作者,必须要做的事情,对于他来说不是困难,甚至是一种激励。
有更多的人期待着你的新作品,自然就会自觉地,更加勤奋地去吸收,和挖掘新灵感。
彼此说了各自对于这件事的理解之后,对于不久之后开启的二人新生活,更加有信心了!
这让叶洛初不禁想到了前不久,听的一期播客节目的议题今年的哪个瞬间,让你觉得这个世界,是值得继续爱下去的?
现在有了答案听到苏远之对于未来的规划里,是有自己的这个瞬间!
苏远之听到这个问题,几乎没有考虑就回答了就在刚才听她说,想要明天就嫁给自己时,生出了这样的念头。
叶洛初伸手去够茶几上的纸巾,说自己的泪点,全是被对方整低的!
苏远之说自己倒是羡慕她,想哭就能哭得出来。
叶洛初觉得现阶段的自己,最喜欢对方的一点,就是无论他看到自己的哪一面,所做出的评价,都不会让自己感到丝毫自卑!
因为彼此都希望,能尽快过上所憧憬的二人新生活,叶洛初便在小长假的时候,安排了苏远之和父母见面。
叶洛初邀请父母来这边住几天,叶母第一时间,就觉察出了端倪。
“你是不是有什么大事,要跟我们宣布?整得这么正式!”叶母问得直白。
“想不想见他?”叶洛初现如今提起他,已经相当自然了。
叶母沉默了片刻,“你这丫头,好在我问你了!我和你爸不得带件像样的衣服去吗?”
“哎呦,您天生丽质,还需要打扮吗?”叶洛初很少见母亲是这种状态。
“这叫体面!也是让人家孩子,感受到被尊重了,知道吗?”叶母开始解释起来。
叶洛初不禁笑了,“就算没有带像样的衣服来,您二位到我这儿了,我可以带你们去买啊!”
“别整这些虚的,我可不愿父母和子女之间,过成了做客模式!”叶母不禁笑了。
叶洛初其实是很受这句话触动的,确实有不少同龄人都说过尤其是这几年,父母年岁渐长,能感觉到他们对于子女,愈发客气和小心翼翼,生怕耽误子女的正事!
我们都太过关注自身感受,反而容易忽略父母心里,那种很难回避的脆弱感。
叶洛初说自己联系了一位老同学,小长假的时候,对方刚好要来这座城市出差,顺便开车将他们顺过来。
这个提议被叶母拒绝了,说回头还得叶洛初还人情,现在交通都这么发达了,是一趟城际列车就能到的事!
叶洛初将这个说法告诉苏远之,苏远之提出了另外一个方法,让她不禁一惊。
苏远之说要开车去接二老过来!
叶洛初说小长假前一天的下午,自己要去参加市里的一个教研活动,作为主讲人根本没法请假。
苏远之却说不用她跟着去,有导航就能找到。
叶洛初觉得新鲜,这算是苏远之没有自己的陪同,独自去见准岳父母了?!
苏远之见她有迟疑,反问是自己上不了台面?
叶洛初不禁翻他白眼,说只要他不觉得尴尬,自己就没什么问题。
苏远之说自己不在意这些。
叶家父母听说苏远之要开车来接,自是吃惊,但考虑到一定是女儿不太好请假,只好选择这种见面方式。
叶洛初玩笑说要是父母觉得没有见自己的必要,也可以在家里和苏远之吃饭,自己不会吃醋的!
叶母笑“骂”她是小没良心的。
说起这件事,叶洛初虽然是用开玩笑的方式说的,但心里其实是有遗憾的,毕竟按照传统礼数来说,该是子女返乡看望父母的。
叶家父母对此看得很开,其实现如今的很多父母,也都接受了这一点子女的工作强度实在太大,不想孩子在路途上费时费力,有时候因为单位管理制度严格,子女也确实走不开,反而因此而更加心疼子女!
看多了这些现象,近两年叶洛初也时常反思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每个人似乎都有许多无可奈何,不只是生活中的亲朋,仔细看看工作中接触到的学生、同事,皆是如此。
都要做出或多或少的改变,才能适应生活。
回家以后,二人盘腿坐在地毯上,认真讨论这个问题。
苏远之坦白自己之前没跟对方表达这一点,是因为不确定能不能做成。
叶洛初笑道,“我也没说你什么啊?怎么这么急着澄清?”
“就是因为你的共情力太强了,我才更应该解释!”苏远之觉得善解人意是对方的选择,但自己没有权利拿人家的理解,当做理所当然。
“听了你做出转行选择,有未来家庭的因素,我有种冲动。”叶洛初的声音,变得温和了不少。
苏远之看着她,微微扬了扬下巴,示意她说说具体的。
“有种明天就结婚的冲动!”叶洛初不禁想起之前蓝朵的那句玩笑话师傅怎么只想着结婚啊?
苏远之闻言,先是一怔,继而微微偏了偏脑袋,“听了你这句,我感觉拼了命也是值得的!”
“呸呸呸,谁要你拼命?”叶洛初不禁笑了,“说句心里话。”
苏远之轻轻“恩”了一声。
“我还是希望你的创作过程,是相对享受的。”叶洛初也有自己的担心。
苏远之明白她的意思担心过于追求用它来养家糊口,创作的内容会是自己不喜欢的!或者原本是半年出一本的速度,结果却是逼迫着自己三个月就出一本!
“走商业路线,这种问题似乎很难规避。”叶洛初听过一些全职作家或者播客播主,讲过类似的现实现象。
“所以我打算等这一册绘本出版后,看看市场回馈。”苏远之确实考虑到了这一点。
叶洛初听他这么说,更加能理解了他的考虑即将出版的这本,是按照苏远之的意愿和理念绘制的,若是能收获一批读者的喜欢,说明就不需要背负太大的压力,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继续画下去就好了。
至于挖掘新的题材,也是作为创作者,必须要做的事情,对于他来说不是困难,甚至是一种激励。
有更多的人期待着你的新作品,自然就会自觉地,更加勤奋地去吸收,和挖掘新灵感。
彼此说了各自对于这件事的理解之后,对于不久之后开启的二人新生活,更加有信心了!
这让叶洛初不禁想到了前不久,听的一期播客节目的议题今年的哪个瞬间,让你觉得这个世界,是值得继续爱下去的?
现在有了答案听到苏远之对于未来的规划里,是有自己的这个瞬间!
苏远之听到这个问题,几乎没有考虑就回答了就在刚才听她说,想要明天就嫁给自己时,生出了这样的念头。
叶洛初伸手去够茶几上的纸巾,说自己的泪点,全是被对方整低的!
苏远之说自己倒是羡慕她,想哭就能哭得出来。
叶洛初觉得现阶段的自己,最喜欢对方的一点,就是无论他看到自己的哪一面,所做出的评价,都不会让自己感到丝毫自卑!
因为彼此都希望,能尽快过上所憧憬的二人新生活,叶洛初便在小长假的时候,安排了苏远之和父母见面。
叶洛初邀请父母来这边住几天,叶母第一时间,就觉察出了端倪。
“你是不是有什么大事,要跟我们宣布?整得这么正式!”叶母问得直白。
“想不想见他?”叶洛初现如今提起他,已经相当自然了。
叶母沉默了片刻,“你这丫头,好在我问你了!我和你爸不得带件像样的衣服去吗?”
“哎呦,您天生丽质,还需要打扮吗?”叶洛初很少见母亲是这种状态。
“这叫体面!也是让人家孩子,感受到被尊重了,知道吗?”叶母开始解释起来。
叶洛初不禁笑了,“就算没有带像样的衣服来,您二位到我这儿了,我可以带你们去买啊!”
“别整这些虚的,我可不愿父母和子女之间,过成了做客模式!”叶母不禁笑了。
叶洛初其实是很受这句话触动的,确实有不少同龄人都说过尤其是这几年,父母年岁渐长,能感觉到他们对于子女,愈发客气和小心翼翼,生怕耽误子女的正事!
我们都太过关注自身感受,反而容易忽略父母心里,那种很难回避的脆弱感。
叶洛初说自己联系了一位老同学,小长假的时候,对方刚好要来这座城市出差,顺便开车将他们顺过来。
这个提议被叶母拒绝了,说回头还得叶洛初还人情,现在交通都这么发达了,是一趟城际列车就能到的事!
叶洛初将这个说法告诉苏远之,苏远之提出了另外一个方法,让她不禁一惊。
苏远之说要开车去接二老过来!
叶洛初说小长假前一天的下午,自己要去参加市里的一个教研活动,作为主讲人根本没法请假。
苏远之却说不用她跟着去,有导航就能找到。
叶洛初觉得新鲜,这算是苏远之没有自己的陪同,独自去见准岳父母了?!
苏远之见她有迟疑,反问是自己上不了台面?
叶洛初不禁翻他白眼,说只要他不觉得尴尬,自己就没什么问题。
苏远之说自己不在意这些。
叶家父母听说苏远之要开车来接,自是吃惊,但考虑到一定是女儿不太好请假,只好选择这种见面方式。
叶洛初玩笑说要是父母觉得没有见自己的必要,也可以在家里和苏远之吃饭,自己不会吃醋的!
叶母笑“骂”她是小没良心的。
说起这件事,叶洛初虽然是用开玩笑的方式说的,但心里其实是有遗憾的,毕竟按照传统礼数来说,该是子女返乡看望父母的。
叶家父母对此看得很开,其实现如今的很多父母,也都接受了这一点子女的工作强度实在太大,不想孩子在路途上费时费力,有时候因为单位管理制度严格,子女也确实走不开,反而因此而更加心疼子女!
看多了这些现象,近两年叶洛初也时常反思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每个人似乎都有许多无可奈何,不只是生活中的亲朋,仔细看看工作中接触到的学生、同事,皆是如此。
都要做出或多或少的改变,才能适应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