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梁几乎是一字一顿道“上次可是你亲口说的,再见到我,一定要波给我备年礼,现在就翻脸不认人了么?”
晏娇笑道“可是世子上回也说了,看不上我的东西。”
又被她这么呛了,李梁想不出反驳的话,噎了噎,气势弱了些,“那本世子现在勉强看得上了,这样也不行么?”
“世子说行,自然就是行的。”晏娇冲他一笑,继续呛到,“只是世子自己颠三倒四,上回嫌弃,这回又看上了,实在是让人费解。世子,您要不找个太医,看看您今天有毛病没有?”
“你……”
李梁又被她怼到说不出话来。这姑娘长得怪好看的,怎么一张嘴就满口带刺,一点都不讨人喜欢 !李梁自己闷了好一会儿,找不出驳她的话来,又做不到拉下脸为自己嘴欠道歉,拧巴地站在原地。
见他没话说了,晏娇再仪态大方地欠了欠身,便自己走进宋府去了。
李梁郁闷极了。
他自己一个人回了王府,又不免惦记起二哥那边来。年关都过了,二哥那边怎么还没消息?也不知他是不是还安好……
传来的信已是十几日前的了,听闻这一仗凶险至极,那些回纥人用了十足的耐心,趁着平凉关冰天雪地,将战事拖延了大半个月,甚至还和北边的突厥人,里应外合起来,劫持了大兴运送补给的粮道。
这两日陛下正为此事烦扰不堪,一连几夜都留在听政殿和被召进宫的朝臣商议呢。
李梁想到这,又是惆怅。
二哥还是早些回来的好,他一定能给他拿定主意。
这场战事牵系着千里之外的帝京,给帝京带来的是一片灰暗。好似有一片挥不散的乌云,压在大兴朝每一个人心上,乌云越压越浓,越积越厚,阴沉沉的,以至于正月里的帝京也没见多少喜色,在等待战事消息的闷沉中,就这么过去了一个月。
二月中旬原本是晏老夫人寿辰,往年晏府总要大肆操办,大宴宾客,遇上这般没有喜气的时候,晏府便不打算兴师动众。只是过了晏老夫人寿辰没几天,朝中却收到捷报,从西州上书的折子呈到金銮殿,说是这一仗胜了 !
整个帝京几乎是一夜之间,一扫先前数月来的阴霾。
晏娇这日从宋府回来,马车穿行过朱雀大街,便听到坊市间都在津津乐道这场胜仗,其中最为热议的,居然还是岐王殿下。
这些年来,回纥往往都只在入冬时节,在西漠一带蠢蠢欲动。大兴虽不堪其扰,却是还没这样明文作战过。谁料这连年来的第一次公开宣战,便是大兴大获全胜。
百姓们越传越玄乎,不知怎么,便有人津津乐道,说是两军正式交战之前,大兴与回纥已打了十叔场小战。回纥狡猾多端,利用地势硬是与大兴军队缠斗得难舍难分。
战事胶着不下,是岐王殿下亲领数千黑骑,利用突变的天象,趁着黄沙漫漫、视野受阻之时连夜突袭,在回纥大军主营被分散之时,截断他们的支援,打了个措手不及。
回纥大军得此消息,手忙脚乱地撤军回营,正当此时,大兴军队却分了好几股兵力,将他们围攻堵在山道之中,来了个瓮中捉鳖的战术………最后几股兵力合围,将回纥将士围困在山谷数日,断绝粮草,未过多久,便有将领带着试下军队主动献降,余下稀稀落落有逃亡之人,也被屠杀在平凉关外。
不仅如此,岐王还命人烧了回纥大军营帐,领着黑骑继续往西,夺了回纥好几座城池。
只是岐王此次大胜,却并未按朝廷上下所想,立刻班师回朝。据说他领着黑骑到西州都督府,于是收到捷报又过了两日,永明帝再次受到一封从西州上书的折子。
岐王言表,回纥献降,愿割让十五城,请求永明帝遣出使臣入回纥,商议回纥归顺大兴,俯首称臣。
回纥原先便是趁着大兴内乱,才连结西域诸多势力,趁势脱离大兴掌控。如今大兴与回纥僵持也有数十年,当下愿重新臣服归顺,实在是喜事一桩 !
永明帝甚喜,当下便披了折子。
京中对岐王李慕淮的赞誉一时飞满大街小巷。
夹杂在这些议论中的,更多的还有赞扬姬尚书慧眼识人,下了朝不少人都直言不讳地向姬尚书拜贺,说是他捡到大便宜了,能将女儿许给如此少年郎。
晏娇这一日还是去了鸿胪寺。谁料椅子还没坐热,就有个面善的宫人经过禀报进来,说书要传晏大小姐入宫。
好歹也进过几回宫,晏娇登时认出这是太后身边的掌事宫人吕蝉衣。
她好奇地问“吕掌事,不知太后娘娘为何突然宣召我?”
吕蝉衣犯难道“这事我也不知,大小姐还请先随我过去,一去便知晓。 ”
晏娇只能按下心底的猜测,跟着她上了太后转程命人来接的车舆。
一到太后的宣安宫,晏娇才发现永明帝居然也在。
她更加好奇了。
按理说她和东宫的亲事已经凉了,现在她和她爹都是不讨喜的才对。太后和皇帝就是再喜欢她,也用不着聚在一起宣召她。这对别人来说怕是莫大的福分,对晏娇来说,却是压力巨大,令人头疼。
待她拂身见礼,永明帝只打量着她没说话,御前的刘公公倒是谨遵圣意,先把事情来龙去脉交代了一番。
晏娇跪在殿内下首,竖起耳朵认真听。
原来这一次岐王西行,不止拿下回纥沿路城池,甚至还直接打到人家宫城去了。
回纥百姓游牧者居多,这次他们用了拖延战术,和大兴打了大大小小十多场战,虽说是快耗尽了大兴军队兵力,可也把自己这边耗个半死不活,军士死伤无数。再加上成为大型俘虏的那些兵力,剩下的军队多是老弱病残,无济于事。
回纥国中各部族分散,是以当岐王的军队兵临对方皇城时,来不及调兵遣将的回纥皇族根本无丝毫招架之力。
李梁几乎是一字一顿道“上次可是你亲口说的,再见到我,一定要波给我备年礼,现在就翻脸不认人了么?”
晏娇笑道“可是世子上回也说了,看不上我的东西。”
又被她这么呛了,李梁想不出反驳的话,噎了噎,气势弱了些,“那本世子现在勉强看得上了,这样也不行么?”
“世子说行,自然就是行的。”晏娇冲他一笑,继续呛到,“只是世子自己颠三倒四,上回嫌弃,这回又看上了,实在是让人费解。世子,您要不找个太医,看看您今天有毛病没有?”
“你……”
李梁又被她怼到说不出话来。这姑娘长得怪好看的,怎么一张嘴就满口带刺,一点都不讨人喜欢 !李梁自己闷了好一会儿,找不出驳她的话来,又做不到拉下脸为自己嘴欠道歉,拧巴地站在原地。
见他没话说了,晏娇再仪态大方地欠了欠身,便自己走进宋府去了。
李梁郁闷极了。
他自己一个人回了王府,又不免惦记起二哥那边来。年关都过了,二哥那边怎么还没消息?也不知他是不是还安好……
传来的信已是十几日前的了,听闻这一仗凶险至极,那些回纥人用了十足的耐心,趁着平凉关冰天雪地,将战事拖延了大半个月,甚至还和北边的突厥人,里应外合起来,劫持了大兴运送补给的粮道。
这两日陛下正为此事烦扰不堪,一连几夜都留在听政殿和被召进宫的朝臣商议呢。
李梁想到这,又是惆怅。
二哥还是早些回来的好,他一定能给他拿定主意。
这场战事牵系着千里之外的帝京,给帝京带来的是一片灰暗。好似有一片挥不散的乌云,压在大兴朝每一个人心上,乌云越压越浓,越积越厚,阴沉沉的,以至于正月里的帝京也没见多少喜色,在等待战事消息的闷沉中,就这么过去了一个月。
二月中旬原本是晏老夫人寿辰,往年晏府总要大肆操办,大宴宾客,遇上这般没有喜气的时候,晏府便不打算兴师动众。只是过了晏老夫人寿辰没几天,朝中却收到捷报,从西州上书的折子呈到金銮殿,说是这一仗胜了 !
整个帝京几乎是一夜之间,一扫先前数月来的阴霾。
晏娇这日从宋府回来,马车穿行过朱雀大街,便听到坊市间都在津津乐道这场胜仗,其中最为热议的,居然还是岐王殿下。
这些年来,回纥往往都只在入冬时节,在西漠一带蠢蠢欲动。大兴虽不堪其扰,却是还没这样明文作战过。谁料这连年来的第一次公开宣战,便是大兴大获全胜。
百姓们越传越玄乎,不知怎么,便有人津津乐道,说是两军正式交战之前,大兴与回纥已打了十叔场小战。回纥狡猾多端,利用地势硬是与大兴军队缠斗得难舍难分。
战事胶着不下,是岐王殿下亲领数千黑骑,利用突变的天象,趁着黄沙漫漫、视野受阻之时连夜突袭,在回纥大军主营被分散之时,截断他们的支援,打了个措手不及。
回纥大军得此消息,手忙脚乱地撤军回营,正当此时,大兴军队却分了好几股兵力,将他们围攻堵在山道之中,来了个瓮中捉鳖的战术………最后几股兵力合围,将回纥将士围困在山谷数日,断绝粮草,未过多久,便有将领带着试下军队主动献降,余下稀稀落落有逃亡之人,也被屠杀在平凉关外。
不仅如此,岐王还命人烧了回纥大军营帐,领着黑骑继续往西,夺了回纥好几座城池。
只是岐王此次大胜,却并未按朝廷上下所想,立刻班师回朝。据说他领着黑骑到西州都督府,于是收到捷报又过了两日,永明帝再次受到一封从西州上书的折子。
岐王言表,回纥献降,愿割让十五城,请求永明帝遣出使臣入回纥,商议回纥归顺大兴,俯首称臣。
回纥原先便是趁着大兴内乱,才连结西域诸多势力,趁势脱离大兴掌控。如今大兴与回纥僵持也有数十年,当下愿重新臣服归顺,实在是喜事一桩 !
永明帝甚喜,当下便披了折子。
京中对岐王李慕淮的赞誉一时飞满大街小巷。
夹杂在这些议论中的,更多的还有赞扬姬尚书慧眼识人,下了朝不少人都直言不讳地向姬尚书拜贺,说是他捡到大便宜了,能将女儿许给如此少年郎。
晏娇这一日还是去了鸿胪寺。谁料椅子还没坐热,就有个面善的宫人经过禀报进来,说书要传晏大小姐入宫。
好歹也进过几回宫,晏娇登时认出这是太后身边的掌事宫人吕蝉衣。
她好奇地问“吕掌事,不知太后娘娘为何突然宣召我?”
吕蝉衣犯难道“这事我也不知,大小姐还请先随我过去,一去便知晓。 ”
晏娇只能按下心底的猜测,跟着她上了太后转程命人来接的车舆。
一到太后的宣安宫,晏娇才发现永明帝居然也在。
她更加好奇了。
按理说她和东宫的亲事已经凉了,现在她和她爹都是不讨喜的才对。太后和皇帝就是再喜欢她,也用不着聚在一起宣召她。这对别人来说怕是莫大的福分,对晏娇来说,却是压力巨大,令人头疼。
待她拂身见礼,永明帝只打量着她没说话,御前的刘公公倒是谨遵圣意,先把事情来龙去脉交代了一番。
晏娇跪在殿内下首,竖起耳朵认真听。
原来这一次岐王西行,不止拿下回纥沿路城池,甚至还直接打到人家宫城去了。
回纥百姓游牧者居多,这次他们用了拖延战术,和大兴打了大大小小十多场战,虽说是快耗尽了大兴军队兵力,可也把自己这边耗个半死不活,军士死伤无数。再加上成为大型俘虏的那些兵力,剩下的军队多是老弱病残,无济于事。
回纥国中各部族分散,是以当岐王的军队兵临对方皇城时,来不及调兵遣将的回纥皇族根本无丝毫招架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