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穿书后我抱上了反派的大腿 > 第三百零四章 到底是哪一位

第三百零四章 到底是哪一位

大小姐这是默认自己有亲事了?

曹郃喜不自胜,又见晏娇未有多表示,便沉默下来。

晏大小姐若是婚事定下来了,她不是寻常的女孩儿,晏旭对她疼爱有加,但凡晏家的夫婿、亲家,必定都是万般考量、经过重重筛选才定下来的。以晏大小姐之才能,将来嫁与某个世家,再自立门户,也是理所应当。

他才高兴没多久,继而又想起什么,这笑容便慢慢停了下来。

晏家也是京中望族,大小姐是晏家唯一一个嫡女,只是这一年才回京的,他来盛京的时候,可是听人说过,往前一年,还有不少世家为晏家二小姐上门提亲,只是都被退了回去。

虽说这事你情我愿的,可旁人多不这么想。被拒得多了,肯为了晏氏权势上门求娶晏家女的,自然也就少了。

在不少人眼中,只言是晏家门大欺人,自视甚高,京城里的门第,他们都瞧不上的。

这么一想,他心里就生出不安。

曹郃纠结了会儿,试探道“敢问大小姐,那小郎君是在朝在野?是清望、名流还是权贵?是同晏刺史交好的还是……”还未说完,又自觉自己盘问太多,不好意思地闭了嘴。

晏娇也被他问糊涂了,等他停下来,才明白过来——这人似乎误会她的意思了啊。

她连忙摆手,几乎从椅子上跳起来“曹先生都在胡思乱想些什么啊 !”

曹郃被她弄懵了,恍惚地看着她,“啊”了一声。

“大小姐所言,莫非不是……已定下亲事?”

同一个小姑娘说这些到底不大规矩,曹郃生怕她觉得被冒犯,停了停,才把这句话问出来。

扑哧。

晏娇险些一口茶水喷出来。

她什么时候有过定下亲事的意思了?这里这么开放的么,应个话就是定下了亲事?

晏娇在小丫鬟的搀扶下重新坐下来,平心静气地道。

“曹先生,我才不是那个意思……只是在盛京城里还有认识的人,你要是人手周转不开,我就为你借几个人。”

曹郃慢吞吞点了头,歉意道,“原是如此,是曹某多心了。”

只是应下来,还是察觉晏大小姐这话隐隐不对。

谁家有和晏家相交至深的情分,以至于能给晏家毫无保留地借府兵?

“不知那人,是谁家的?”他斟酌一番,又问了一句。

晏娇这回不扭捏了,从堂外看过去,抬起手腕,往东边指了指,笑道“他住在那边呀。”

她笑得俏皮,神情浑然天真,讨人喜欢得很。

却让曹郃喉间呛住,手里的茶盏瞬时都端不稳,手腕剧烈地抖了抖,杯盖摇晃地磕在杯子上。

东边?

那是皇城,东宫,还是十六王宅?!

他还以为晏家未来的姑爷,大抵是个世家子弟,或是高门权贵,或是清流郡王,哪曾想,晏大小姐就是个爱折腾的,居然指了东边!

这小祖宗看上的,到底是哪一位啊 !

可不管是哪一位。

从江陵府那时起,他便对爱慕大小姐的人和大小姐未来的夫婿都一直有怀疑和揣测。

那晏家宅子外面的马车,晏刺史遇难时赶到晏府的骑兵……种种都似连珠成串,在这一刻由这么个线索穿起来,他想猜测之事,也逐渐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东宫太子时年十九,尚未定亲。在京的皇子……唯有最近帝京里议论纷纷、神秘莫测的那位。晏大人再糊涂,也不可能将自己的女儿送去帝宫。

如此想来,若那小郎君真是皇子中的一个。调动朔州骑兵,自然是可通之事……

曹郃又想起他上京来,在酒楼茶肆里听到的人尽皆知的传言。

他不再执意那人是谁,犹豫道“大小姐,我在京中听说,太后娘娘要办万寿……为给皇子们……”

晏娇绕过了他的话“有人告诉我,那是无稽之谈。”

“都说要选妃,可他却告诉我……”告诉我,是为我来的。

后面的话她说不下去,莫名地有些耳热。

“选妃也好,万寿宴也好,是不是与此事有关,静观其变不就好了?”她故作轻松地摊了摊手。

曹郃眼前又浮现那坚持不懈、每隔数月来一趟晏家的马车。

虽不认识那小郎君,可他还是为那人唏嘘。

他也有过年少风华、意气风发、慕艾色的时候。

换作是寻常千金,早被这样的坚持和柔情打动了,可他这位侍奉过的小主子,还能在这云淡风轻地说出静观其变的话来。

难不成万寿宴上的选妃,也和他这位小主子有关?

那人是喜欢大小姐喜欢到了极致,只可惜大小姐看起来娇娇弱弱的,却比谁都顽固。

只怕他是难喽。

秦楼捧着一叠文札,脚步轻快地走向岐王府的书房。

他在晏府只是个干杂活的小厮,跟着慕淮到这岐王府来,学会掌庶务才两个月,里里外外,大事小事,都少不了要他忙一通。

他脚步匆忙,正两眼不旁观地走到书房门口,就跟从里面满面笑意走出来的白鬤老人打了个照面。

恒翁面上皱纹柔和地堆起,心情愉悦的模样,好似和岐王议事十分顺利。

秦楼不敢怠慢,恭恭敬敬地弯了腰“恒翁。”

这人是太子身边出来的,太子册封之后,永明帝苦于云川先生不肯受禄,辗转请了好几趟,把老者尊为太子太傅。

岐王回京之后,永明帝让太子太傅一并教导岐王,又将东宫十二率分了几支给岐王——这意思显而易见,不是要给他家公子放权,只是要他家公子守好臣子本分,日后也辅佐太子罢了。

公子如今看起来炙手可热,实则处处受掣,处理事务,都还是用的东宫的人。

恒翁先生也看到了他,只是目光在他身上扫了下,眯着眼道“秦主事。这些日子可有的忙了?”

被三朝元老关照了这么一句,秦楼诚惶诚恐,忙退到一边,也不敢抬头看他,给他让出路来。

好在恒翁先生并不关注他,只是笑眯眯地看了他一眼,嘴上念了句什么,负手离去了。

大小姐这是默认自己有亲事了?

曹郃喜不自胜,又见晏娇未有多表示,便沉默下来。

晏大小姐若是婚事定下来了,她不是寻常的女孩儿,晏旭对她疼爱有加,但凡晏家的夫婿、亲家,必定都是万般考量、经过重重筛选才定下来的。以晏大小姐之才能,将来嫁与某个世家,再自立门户,也是理所应当。

他才高兴没多久,继而又想起什么,这笑容便慢慢停了下来。

晏家也是京中望族,大小姐是晏家唯一一个嫡女,只是这一年才回京的,他来盛京的时候,可是听人说过,往前一年,还有不少世家为晏家二小姐上门提亲,只是都被退了回去。

虽说这事你情我愿的,可旁人多不这么想。被拒得多了,肯为了晏氏权势上门求娶晏家女的,自然也就少了。

在不少人眼中,只言是晏家门大欺人,自视甚高,京城里的门第,他们都瞧不上的。

这么一想,他心里就生出不安。

曹郃纠结了会儿,试探道“敢问大小姐,那小郎君是在朝在野?是清望、名流还是权贵?是同晏刺史交好的还是……”还未说完,又自觉自己盘问太多,不好意思地闭了嘴。

晏娇也被他问糊涂了,等他停下来,才明白过来——这人似乎误会她的意思了啊。

她连忙摆手,几乎从椅子上跳起来“曹先生都在胡思乱想些什么啊 !”

曹郃被她弄懵了,恍惚地看着她,“啊”了一声。

“大小姐所言,莫非不是……已定下亲事?”

同一个小姑娘说这些到底不大规矩,曹郃生怕她觉得被冒犯,停了停,才把这句话问出来。

扑哧。

晏娇险些一口茶水喷出来。

她什么时候有过定下亲事的意思了?这里这么开放的么,应个话就是定下了亲事?

晏娇在小丫鬟的搀扶下重新坐下来,平心静气地道。

“曹先生,我才不是那个意思……只是在盛京城里还有认识的人,你要是人手周转不开,我就为你借几个人。”

曹郃慢吞吞点了头,歉意道,“原是如此,是曹某多心了。”

只是应下来,还是察觉晏大小姐这话隐隐不对。

谁家有和晏家相交至深的情分,以至于能给晏家毫无保留地借府兵?

“不知那人,是谁家的?”他斟酌一番,又问了一句。

晏娇这回不扭捏了,从堂外看过去,抬起手腕,往东边指了指,笑道“他住在那边呀。”

她笑得俏皮,神情浑然天真,讨人喜欢得很。

却让曹郃喉间呛住,手里的茶盏瞬时都端不稳,手腕剧烈地抖了抖,杯盖摇晃地磕在杯子上。

东边?

那是皇城,东宫,还是十六王宅?!

他还以为晏家未来的姑爷,大抵是个世家子弟,或是高门权贵,或是清流郡王,哪曾想,晏大小姐就是个爱折腾的,居然指了东边!

这小祖宗看上的,到底是哪一位啊 !

可不管是哪一位。

从江陵府那时起,他便对爱慕大小姐的人和大小姐未来的夫婿都一直有怀疑和揣测。

那晏家宅子外面的马车,晏刺史遇难时赶到晏府的骑兵……种种都似连珠成串,在这一刻由这么个线索穿起来,他想猜测之事,也逐渐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东宫太子时年十九,尚未定亲。在京的皇子……唯有最近帝京里议论纷纷、神秘莫测的那位。晏大人再糊涂,也不可能将自己的女儿送去帝宫。

如此想来,若那小郎君真是皇子中的一个。调动朔州骑兵,自然是可通之事……

曹郃又想起他上京来,在酒楼茶肆里听到的人尽皆知的传言。

他不再执意那人是谁,犹豫道“大小姐,我在京中听说,太后娘娘要办万寿……为给皇子们……”

晏娇绕过了他的话“有人告诉我,那是无稽之谈。”

“都说要选妃,可他却告诉我……”告诉我,是为我来的。

后面的话她说不下去,莫名地有些耳热。

“选妃也好,万寿宴也好,是不是与此事有关,静观其变不就好了?”她故作轻松地摊了摊手。

曹郃眼前又浮现那坚持不懈、每隔数月来一趟晏家的马车。

虽不认识那小郎君,可他还是为那人唏嘘。

他也有过年少风华、意气风发、慕艾色的时候。

换作是寻常千金,早被这样的坚持和柔情打动了,可他这位侍奉过的小主子,还能在这云淡风轻地说出静观其变的话来。

难不成万寿宴上的选妃,也和他这位小主子有关?

那人是喜欢大小姐喜欢到了极致,只可惜大小姐看起来娇娇弱弱的,却比谁都顽固。

只怕他是难喽。

秦楼捧着一叠文札,脚步轻快地走向岐王府的书房。

他在晏府只是个干杂活的小厮,跟着慕淮到这岐王府来,学会掌庶务才两个月,里里外外,大事小事,都少不了要他忙一通。

他脚步匆忙,正两眼不旁观地走到书房门口,就跟从里面满面笑意走出来的白鬤老人打了个照面。

恒翁面上皱纹柔和地堆起,心情愉悦的模样,好似和岐王议事十分顺利。

秦楼不敢怠慢,恭恭敬敬地弯了腰“恒翁。”

这人是太子身边出来的,太子册封之后,永明帝苦于云川先生不肯受禄,辗转请了好几趟,把老者尊为太子太傅。

岐王回京之后,永明帝让太子太傅一并教导岐王,又将东宫十二率分了几支给岐王——这意思显而易见,不是要给他家公子放权,只是要他家公子守好臣子本分,日后也辅佐太子罢了。

公子如今看起来炙手可热,实则处处受掣,处理事务,都还是用的东宫的人。

恒翁先生也看到了他,只是目光在他身上扫了下,眯着眼道“秦主事。这些日子可有的忙了?”

被三朝元老关照了这么一句,秦楼诚惶诚恐,忙退到一边,也不敢抬头看他,给他让出路来。

好在恒翁先生并不关注他,只是笑眯眯地看了他一眼,嘴上念了句什么,负手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