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农门福妻娇养权臣 > 第81章 另寻出路

第81章 另寻出路

翌日,余岁拉着李婆婆跟孙桂香在厨房忙活了一上午,才擦着汗,从里面出来透口气。

“岁岁。”林世成从屋里出来,似乎犹豫了一阵才开口,“这米……你可打算卖?要是想卖的话,我这就让秋容去联系,你放心,价格就按我们之前商量好的,一文都不会少你。”

“世成哥想自己补给我?”余岁擦了擦脸上细密的汗珠,眨眼询问。

林世成也没否定,只是称“我们米是精中之精,不愁卖不出去,等过了这阵子,定能……”

还不等他说完,余岁便欣然一笑,摆手道“世成哥,不用麻烦了,这米我不卖了。”

“你说什么?”林世成眉眼一颤,差点以为余岁糊涂了。

“你瞧。”

余岁把林世成拉到厨房内,这才看见案板上摆着许多刚蒸好的米糕,雪白精亮,香气扑鼻,光是闻一闻,都能嗅到这甜滋滋的米香。

昨晚一想到这个法子,余岁就迫不及待地把放在仓房里积灰多年的磨碾子搬了出来,连夜泡了米,今早天不亮,就碾了一盆米浆,同李婆婆跟孙桂香说了此事,她们也帮着做了这许多米糕。

“岁岁,你这是……”林世成一脸不明所以地看着余岁。

余岁则早有盘算地暗暗一笑“左右今年米价太低,就算是卖了,也赚不了多少钱,况且市面上各式各样的米这么多,我们的再好,也是很难登居高位。”

“倒不如做成这米糕,拿去卖。”余岁信心十足地看了李婆婆跟孙桂香一眼,“我上次也留心瞧了,集市上多半是面制品,包子啊,馒头啊,饼子啊,这米制品却很少见。”

“灾年连载,水田屈指可数,一斗米能换两斗面,即便是今年江南水田盛产,米价新低,大家好不容易买了米,都想着吃白米饭,谁能用这米做东西去卖?”林世成解释道。

“那就对了。”余岁连连点头,“咱家别的没有,大米管够!我算过了,大米十五文一升,制成米糕,两文钱一个,一升的米能做十来个,这样算来,比市价还要高几成!”

经过余岁一番周密的计算,林世成也如醍醐灌顶般,瞬间醒了神儿。

“对啊,这倒是个好法子!”林世成眼中一亮,像是看到了新的希望。

为了小试牛刀,余岁让李婆婆跟孙桂香多做了几十个米糕,次日天不亮,便让林世成带着她跟孙桂香进县城去卖,原以为这不过百十个米糕,怎么也要卖上一日,可进展却出乎意料地顺利。

早市一开集,不过晌午后,米糕就卖完了,其中不乏许多回头客,早上买过了,晌午又来。

傍晚收摊回家的时候,孙桂香捧着钱袋子里二百多枚铜板,别提多高兴了。

“想不到咱家这手艺,还能赚钱!”孙桂香激动难抑,兴奋地抓着余岁,“弟妹,你可瞧见了,咱家这米糕卖得这么好,要是明日早些去,再多备一些,定是不愁卖啊!”

“不是不愁卖,只怕是不够卖。”余岁掂了掂钱袋子,欣喜地笑着。

不过日的功夫,余岁的米糕小摊竟在附近小有名气了,不少百姓准时准点的来,甚至早市一开,她的摊位上就已经开始熙熙攘攘地排队了,一日二百多个米糕都顶不住卖。

一连几日,李婆婆都没歇着,在家里不间断地蒸米糕,老大跟老二帮着碾米,二媳妇负责泡米,除尘,一家子一下子忙活了起来。

晚上一大家子坐在院里数钱,虽说一个二个嘴上都叫苦连天,嚷着比下地还累,可脸上都藏不住的高兴,好像生活一下子有了出路,有了盼头。

“娘,您腰疼咋不知早说!明日您歇着,我也不去了。”

余岁看着偷偷在身后垫了几个软垫的李婆婆,很是心疼。连着在厨房里忙活这么多天,李婆婆腰疼的毛病又犯了,脸色也不太好。无奈李婆婆的手艺最好,是古法蒸制,孙桂香虽然也会,却怎么也做不出李婆婆的味道。

经李婆婆手蒸出来的米糕,总是又白又亮,吃起来更是绵软湿润,入口即化,丝毫没有米制的酸味,只有米香跟甜沁在口中缠绵回荡,让人念念不忘。

“可不能歇!”李婆婆赶忙说道,“趁着大家念想,我们一日也不能歇!咱们少做一日,就要少许多常客!”

“可您的腰……”余岁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可李婆婆年岁大了,总这么劳作也不是个办法,自己也十分为难。

就在余岁跟李婆婆各执己见,谁也不让步的时候,门口却忽然传来幽幽的声音“别争了,让娘歇着,这法子……我也会。”

翌日,余岁拉着李婆婆跟孙桂香在厨房忙活了一上午,才擦着汗,从里面出来透口气。

“岁岁。”林世成从屋里出来,似乎犹豫了一阵才开口,“这米……你可打算卖?要是想卖的话,我这就让秋容去联系,你放心,价格就按我们之前商量好的,一文都不会少你。”

“世成哥想自己补给我?”余岁擦了擦脸上细密的汗珠,眨眼询问。

林世成也没否定,只是称“我们米是精中之精,不愁卖不出去,等过了这阵子,定能……”

还不等他说完,余岁便欣然一笑,摆手道“世成哥,不用麻烦了,这米我不卖了。”

“你说什么?”林世成眉眼一颤,差点以为余岁糊涂了。

“你瞧。”

余岁把林世成拉到厨房内,这才看见案板上摆着许多刚蒸好的米糕,雪白精亮,香气扑鼻,光是闻一闻,都能嗅到这甜滋滋的米香。

昨晚一想到这个法子,余岁就迫不及待地把放在仓房里积灰多年的磨碾子搬了出来,连夜泡了米,今早天不亮,就碾了一盆米浆,同李婆婆跟孙桂香说了此事,她们也帮着做了这许多米糕。

“岁岁,你这是……”林世成一脸不明所以地看着余岁。

余岁则早有盘算地暗暗一笑“左右今年米价太低,就算是卖了,也赚不了多少钱,况且市面上各式各样的米这么多,我们的再好,也是很难登居高位。”

“倒不如做成这米糕,拿去卖。”余岁信心十足地看了李婆婆跟孙桂香一眼,“我上次也留心瞧了,集市上多半是面制品,包子啊,馒头啊,饼子啊,这米制品却很少见。”

“灾年连载,水田屈指可数,一斗米能换两斗面,即便是今年江南水田盛产,米价新低,大家好不容易买了米,都想着吃白米饭,谁能用这米做东西去卖?”林世成解释道。

“那就对了。”余岁连连点头,“咱家别的没有,大米管够!我算过了,大米十五文一升,制成米糕,两文钱一个,一升的米能做十来个,这样算来,比市价还要高几成!”

经过余岁一番周密的计算,林世成也如醍醐灌顶般,瞬间醒了神儿。

“对啊,这倒是个好法子!”林世成眼中一亮,像是看到了新的希望。

为了小试牛刀,余岁让李婆婆跟孙桂香多做了几十个米糕,次日天不亮,便让林世成带着她跟孙桂香进县城去卖,原以为这不过百十个米糕,怎么也要卖上一日,可进展却出乎意料地顺利。

早市一开集,不过晌午后,米糕就卖完了,其中不乏许多回头客,早上买过了,晌午又来。

傍晚收摊回家的时候,孙桂香捧着钱袋子里二百多枚铜板,别提多高兴了。

“想不到咱家这手艺,还能赚钱!”孙桂香激动难抑,兴奋地抓着余岁,“弟妹,你可瞧见了,咱家这米糕卖得这么好,要是明日早些去,再多备一些,定是不愁卖啊!”

“不是不愁卖,只怕是不够卖。”余岁掂了掂钱袋子,欣喜地笑着。

不过日的功夫,余岁的米糕小摊竟在附近小有名气了,不少百姓准时准点的来,甚至早市一开,她的摊位上就已经开始熙熙攘攘地排队了,一日二百多个米糕都顶不住卖。

一连几日,李婆婆都没歇着,在家里不间断地蒸米糕,老大跟老二帮着碾米,二媳妇负责泡米,除尘,一家子一下子忙活了起来。

晚上一大家子坐在院里数钱,虽说一个二个嘴上都叫苦连天,嚷着比下地还累,可脸上都藏不住的高兴,好像生活一下子有了出路,有了盼头。

“娘,您腰疼咋不知早说!明日您歇着,我也不去了。”

余岁看着偷偷在身后垫了几个软垫的李婆婆,很是心疼。连着在厨房里忙活这么多天,李婆婆腰疼的毛病又犯了,脸色也不太好。无奈李婆婆的手艺最好,是古法蒸制,孙桂香虽然也会,却怎么也做不出李婆婆的味道。

经李婆婆手蒸出来的米糕,总是又白又亮,吃起来更是绵软湿润,入口即化,丝毫没有米制的酸味,只有米香跟甜沁在口中缠绵回荡,让人念念不忘。

“可不能歇!”李婆婆赶忙说道,“趁着大家念想,我们一日也不能歇!咱们少做一日,就要少许多常客!”

“可您的腰……”余岁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可李婆婆年岁大了,总这么劳作也不是个办法,自己也十分为难。

就在余岁跟李婆婆各执己见,谁也不让步的时候,门口却忽然传来幽幽的声音“别争了,让娘歇着,这法子……我也会。”